今年春节,家族群里的90后和60后、70后因为孝这个话题引起争议。父母普遍认为,儿女听父母的话,早些成家立业才是孝。子女认为,为什么父母总是不能理解自己。父母催婚,孩子逃避,冲突和冷战时时发生。我是家族内第一个结婚生子的晚辈,能懂得父母生儿育女的辛劳,也懂得新时代年轻人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心情。
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孝是最大的人性,孝道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信仰的功能。父母理解的孝是什么?孩子理解的孝,又是什么?问过长辈和兄弟姐妹后,我又有了新的疑惑。长辈普遍认为,孝就是孝顺,过好自己的生活,平时多关心父母,要听父母的话,因为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子女认为,在经济上赡养父母、多陪伴父母我们能做到。但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我们有想法和主见,也愿意为未来负责,请父母不要太操劳。
时代变化太快了,父母年纪慢慢大了,接受新事物和学习的能力逐渐下降,有些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思想观念的更新往往来自同层次朋友之间的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些偏见。父母以爱之名将观念灌输给我们,想改变我们。
而我们又想坚持自己,靠自己去闯一闯。坚持自我,觉得亏欠父母,听从父母,觉得委屈自己,夹在中间非常难受,于是开始逃避沟通。孩子在寻找自我,释放个性的同时,忘了换位思考,也忘了反思,我们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辨别和筛选优秀的文化?我们是否将西方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一并吸收?是否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里有许多精华。
父母在等待孩子的道歉,孩子在等待父母的理解,如果不思考、不自省、不沟通,那么误会只会越积越深,最后谁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当我们的选择和父母的意愿冲突时,真诚地沟通,借鉴父母长辈的经验,懂得他们的担忧。
矛盾无处不在,这是人生常态,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孩子主动向前走一步,坦率地说出内心的感受,让双方多一些理解,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给彼此空间。父母唠叨的出发点是为你好,或许沟通方式不对,或许态度有点强硬。我们要接受他们的不完美。父母有些想法不正确,子女也要指出来。孝,不仅仅是敬爱,也有劝谏。
听课之前,我的思考停留在父母和子女如何沟通这个阶段。听课之后,我有了新的感悟,我可以作为两代人之间的桥梁,去劝说,让他们之间的理解再多一点,误会少一点。希望长辈们不要因为几件事情就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情绪上来的时候先缓一缓,不要轻易说出伤害对方的话。比如“她就是个自私的人”“我再也不管她了”。孩子呢,要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用心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用智慧去看待矛盾和解决问题,向上,向善,向内,利他,生慧。
最后,用习主席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