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是《诗经·国风·卫风》中的第二首诗,是一首赞美隐者的诗。此诗创造了一个清淡闲适的意境,有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趣。
卫国大夫的女儿芸若姑娘,自从在宫庭万舞会上见到二公子姬和,再也无法忘记其容颜,从此开始孤单思念。
她睁眼是他,闭眼是他,心上肝上全是他。日日思,夜夜念,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她看他,色若春晓,清雅出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使是服饰衣帽,在她眼里,也是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尤其是与人交谈,“瑟兮僩(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当时,端庄、矜持的芸若姑娘居然失态,大口大口的吃肉,撑得腰带差点绷断。
她开始关注他的行踪,打听他的喜好,却得到他和表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且已订婚的消息,这消息犹如晴空霹雳,击得她脑子嗡嗡作响,泛白到不能思考,而心,却痛得她窒息。
她知道,她和他没有结果,但依然难以控制自己的心性,总想找机会接近他,向他表达自己的爱慕。她去找他的胞妹玩,希望能邂逅他,却在那里见到了二公子和他的表妹,他正在弹琴,默默含情地望着那白衣绿裙的女子,为她唱着情歌: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
那清水出芙蓉的女子笑魇如花,满脸幸福,看他的眼里装满柔情蜜意。
芸若姑娘瞬间神魂涣散,跑进花园里独自哭得一塌糊涂。她觉得自己应该悲伤,她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还未来得及爱却先失去了爱……她哭得一点不含蓄,她哭得撕心裂肺,她哭得天昏地暗,她哭得日月无光。
其实,在芸若姑娘的身后,有一位翩翩少年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她,他是二公子的三弟姬庆。姬庆性格内向,面冷心热,曲高和寡,她早就喜欢上了芸若姑娘,却不敢向她表白。今日见芸若受伤痛哭,内心自然波涛汹涌,尤其是看她梨花带雨的,更是爱她爱得滚烫。
姬庆公子想上前安抚芸若姑娘,又不知从何说起,他看着眼前的美人在那花丛中悲悲戚戚,若隐若现,就欲语还休,随取下背后的长琴,为心爱的人儿弹奏一曲《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芸若姑娘听到歌声回头望,见白衣飘飘的姬庆公子正痴痴地弹唱着,一副怅然若失样,停止抽泣,不禁心想:他为什么对我弹唱?他唱的“伊人”是谁,是我吗?
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三公子啊,我的心中早已被那个人儿占满,你来的不是时候。我虽然求之不得,也不可能水性杨花停靠你岸。所以,我情愿远离喧嚣,到山涧隐居,让他永存心间,即便孤独终老,也会永远记住对他的美好情感,往后余生,我在山坡,在原上,在林间,将用美好的回忆让独居的日子变得舒畅快乐,也让他无牵无挂。
芸若姑娘不愧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女儿郎,随擦干眼泪,走到三公子面前,略施一礼,拿姬庆的长琴弹了一首当时很流行的曲子-《考槃》:
考槃(pán)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xuān)。
考槃在阿(ē),硕人之薖 (kē)。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筑成木屋山涧间,贤人居住天地宽。独眠独醒独自言,永记快乐不言传。
筑成木屋山之坡,贤人居如安乐窝。独眠独醒独自歌,绝不走出这山阿。
筑成木屋在高原,贤人在此独盘桓。独眠独醒独自宿,此中乐趣不能言。
此曲描绘出山间结庐独居、自得其乐隐士的意趣恰恰吻合了芸若姑娘此时的心绪,同时,也拒三公子于那千里之外。
而姬庆,也明了她是那临水而居,与秋霜、芦苇为伴,可望而不可及的“水中央”的佳人,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
写在题后:
读《考槃》,首先让我想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其认真,不如随便,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
又让我想到了《神雕侠侣》中的郭襄,爱上了杨过,爱而不得,有了遁世的念头,用何足道的古琴弹奏一曲《考槃》,痴迷得何足道神魂颠倒、一眼万年,想忘掉,却怎也忘不掉。
寻一偏隅,开一荒林,搭一木屋,房前种花,房后种菜,吹吹小风,与落叶共舞,与飞鸟唱和,好不惬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