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弯,原理工男一枚,后受弗洛伊德老先生冥冥之中的感召(厕所里捡了本书)转投心理学的怀抱,08年硕士毕业于华东某还算知名高校心理学系。生性活泼,对各种大部头、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书籍深恶痛绝,认为心理学应该写的跟段子一样好看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举个栗子:
一个三岁的小朋友,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大声告诉爸爸隔壁桌的叔叔没有头发,这叫童言无忌。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这么干,叫没教养。
如果三十岁的老爷们......那就只能叫SB了!
埃里克森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的需要、能力和社会的要求之间会不断的出现差距,从而给人带来内心的冲突。
埃里克森把这种冲突称为心理危机,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这八个阶段与生俱来,我们一出生,就注定要按照固定的顺序一一面对。
就像身体的发育,什么时候能走,什么时候能跑,什么时候性成熟,什么时候更年期,都是基因决定好的。
虽说吃点十全大补丸之类的能早熟点,但大体上离不开这个路子,人格的发展亦然。
不管是棒子还是鬼子,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信奉的是耶稣基督还是释迦牟尼,只要你是人类,都摆脱不了这一套路——这就是所谓的跨文化一致性。
但是每个阶段到来的时间、持续的长短,以及解决的方式,则与社会文化因素息息相关,中国有一句老话可以完美的诠释这一观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元旦刚过,2018年到来,掐指一算我也36了。84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指挥着千军万马,踏上漫漫征途,浴血奋战几十年,打出一个新中国。
其中有一位,那一年也是36岁,他的名字叫周恩来。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之时,主要将领的平均年龄为25岁,师级以上平均不到30:刘亚楼23岁,林彪28岁,左权29岁,陈赓31岁,徐向前33岁,彭德怀36岁......
这一串名字和年龄足以让现在的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包括我汗颜不已,因为现在我勉强能指挥的,只有我7岁的儿子......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存在着相应的危机。
说到危机,我想起十年前,我刚刚踏出校门就经历了一场危机。不过不是心理危机,而是经济危机。
那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市场萧条,订单锐减,刚入职三个月的我差点加入裁员大军。
紧要关头,老板站了出来,我至今记得他用带着浓郁乡音的普通话对我们嗦:危机,细危险,也细机遇,我们不光应该看到危险,更应该看到机遇......
(此处省略文字两万余,口水三两半)
在那个严冬里,公司在稳住市场份额的同时苦练内功,裁汰冗员,并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
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公司业绩迅猛增长,一举拿下半壁市场,成为行业内的翘楚。
危机,对企业来说,是危险+机遇,对于人格的发展亦然。心理危机并非是过不去的坎,而是重要的心理转折点。
如果应对得当,心理危机得到解决,就可以顺利向后一个阶段转换,转换就意味着自我成长、意味着人格向前发展。
从而让我们形成积极的品质,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做好面对下一个危机的准备。
如果应对不当,心理危机得不到积极的解决,人格就会停滞不前,无法顺利转换到下一个阶段。
于是形成消极的品质,造成各种人格异常,使人无法适应社会。
记得有一位老师跟我们说过,作为心理咨询师,要牢牢的把握一个“机”字。因为每一阶段的危机,都是有时间段的,如果错过了时机,以后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甚至会因为无法弥补而遗憾终身。
这个观点不光心理咨询师要明白,每一位老师和父母也都要牢记在心。
第一阶段 (0-1周岁):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关键词:安全感
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心里充斥着强烈的不安全感,整天疑神疑鬼,在单位怀疑同事领导排挤他,在家里怀疑老婆出轨、女儿早恋,买包香烟都要怀疑人家找他的是不是假钱。
在他们眼里,所有人都是不能相信的。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即使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都能绕上一百零八个弯子和自己扯上点关系,找出不利于自己的理由。做事情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这种现象发展到极致,就是一种耳熟能详的心理异常——被害妄想。
这一心理异常并非当今社会的专属,古已有之,看过三国演义的亲们应该很熟悉阿满同志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于是干掉恩人吕伯奢,于是干掉神医华佗,于是干掉蔡瑁张允.....
于是身背天下骂名,于是顽疾无药可医,于是赤壁之战一败涂地......
几年前,有一个朋友向我求助,说他的男朋友整天怀疑她,一天要打七八个电话问她在哪,还经常偷看她的手机,甚至有几次还跟踪她,看到她和别的男生说句话,都要大吵大闹。
而且理由还非常高大上:我太在乎你!
这个朋友我自幼相识,是个很本分的女孩子,说她会出轨,真的是打死我也不信。
我让她回去和男朋友好好聊一聊,详细了解一下他的过去,尤其是童年的经历,我判断这孩子的童年应该过得不会太舒服。
果不其然,这个男孩子家里很穷,老爸是个酒鬼,母亲生下他不久之后就被他爹打跑了,要不是邻居好心帮忙照料,早就饿死了。
她问我怎么办,我说没办法,分了吧,他的人格中印刻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本能的不信任感,难以改变,跟这种人生活在一起,只能痛苦一生。
后来二人分手,男孩几次自杀未遂。
之所以会形成如此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多是第一阶段出了问题。
这一阶段从婴儿出生开始,持续到1岁左右,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任务是克服基本不信任,获得基本信任。
这段时间,婴儿没有生存能力,完全处于成人的支配之下,是否得到充满爱的照料,对顺利度过这一危机至关重要。
了解弗爷理论的亲们都知道,这一阶段在弗爷的理论中,叫口腔期,这段时间一定要给予孩子适宜的满足,既不可断奶过早,亦不可断奶过晚。
除了给予哺乳之外,还有一项互动是至关重要的——经常的抚摸,通过你的抚摸,使孩子感觉到亲密感和安全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24小时之中,真正能接受你的抚摸的,也就是短短几个小时,因为绝大多数的时间在睡觉。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个著(臭)名的心理学实验——恒河猴实验。
这项实验的实施者是美国心(chao)理(ji)学(bian)家(tai)哈里.哈罗,哈罗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个理论——依恋理论。
这个理论听起来温情脉脉,但验证的方式确是无比的残忍,以至于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讨伐哈罗的声音一直络绎不绝,众多的动物保护人士纷纷指责哈罗“毁了几代恒河猴的一生”,请注意是几代!
实验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把刚出生不久的猴崽子从母猴身边带走,关在一个铁笼子里,笼子里有俩假猴。
其中一个是用铁丝做的,在胸部挂着奶瓶,内部也安装着取暖的灯,另一个则是用布做的,但是什么都没有。
按照“有奶便是娘”的观点,猴崽子应该和挂着奶瓶的猴更加亲近,但是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除了饿得实在不行了,爬到铁丝猴那里猛吸几口奶,猴崽子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和布猴在一起。当猴崽子受到惊吓,第一反应也是抱紧布猴。
后来哈罗把布猴放到另外一个笼子里,当猴崽子受到惊吓,宁可眼泪汪汪的看着抱不到的布猴,也不愿意去碰铁丝猴。
再后来,这个死变态在布猴身上安装了射钉和喷水装置,被虐的嗷嗷叫的猴崽子,还是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奔向布猴的怀抱。
165天后,猴崽子们被放回猴群,它们无一例外的出现了自闭、攻击性、反社会的倾向,甚至在生育了小猴之后,也根本不知道去照顾,甚至干掉自己的猴崽子。
而他们的后代,也多多少少的存在这些问题。
这就是抚摸为什么如此重要。
如果得到充满爱的照料,婴儿的心理和生理需要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当妈妈离开的时候,他就会显得很平静,而不会焦躁不安,因为他的心中有一种信念:妈妈很快就会回来!
时间长了,婴儿会感到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周围人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一般信任。
获得了一般信任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比较乐观、开朗,胆子比较大,不怕挫折和失败,充满希望和冒险精神。因为在他的人格中印刻了强烈的安全感:没事,我去闯,我不怕,我背后有妈妈!
如果母亲疏于照料,婴儿的心中就会充满挫折、恐惧和怀疑,当母亲离开的时候,他就会烦躁不安,害怕母亲不再回来。
时间长了就会对外界产生畏惧与怀疑,在人格层面就印刻着强烈的不信任,内心深处充满着不安全感,长大以后就疑神疑鬼,胆小懦弱,害怕被抛弃。
看到这里,很多父母的心里可能会咯噔一下,担心自己偶尔的疏忽会不会给孩子的人格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因为再细心的父母,也有打马虎眼的时候。
记得几年前娃还小,有一次夜里做梦,梦见娃掉床底下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醒来,发现娃真的掉床底下去了,脸上满是鼻涕和眼泪的混合物,感情梦里听到的哭声是真的.......
这里我要告诉你,无妨!因为人格要健全的发展,适度的不信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往大了说,怀疑精神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
往小了说,不会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里,还有一个词语,叫母亲代理人。
所谓母亲代理人,就是代替母亲,行使养育、照顾任务的人,可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可能是没有亲缘关系的保姆阿姨。
这一现象在当下的中国十分普遍,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山大,除了个把家庭条件贼好的,大多数的父母都要上班赚奶粉钱,所以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
白天交给代理人也就罢了,有些父母晚上回家也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而疏于和孩子的互动,孩子哭了了喂点奶就丢在一边,闹了就赏个奶嘴叼一叼.....
我要告诉你,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和他亲密互动,那他长大之后,也基本上不会鸟你。因为在他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你忽视了他。
等他工作了,拿了第一笔工资,百分百没你的份,气死你!
1-3岁 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关键词:意志力
这一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都已基本具备,他们可以说话、可以走路,可以自己尿尿拉臭臭。
他们渴望探索周围的世界,并且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
这一阶段,还是人生中的第一个心理反抗期。这个阶段,不论哪个国家的儿童,都有以下几个常用的词语:
日语:私は,ない
韩语:나,내,안
美国:I,My,NO!
翻译成中文都是:我,我的,不!
家中有孩子的父母,一定对以下场景不陌生:
场景一:家里有很多零食,娃早就吃腻了,平时看都不看一眼,有一日家中来了客人,妈妈拿了一块巧克力给小客人,娃立马眼泪汪汪,这是我要吃的......
场景二:家里有很多玩具,早玩腻了,大半年没碰过,有一日,又来了个小客人,坐在那里玩他的玩具,娃又扑过来,这是我要玩的.....
家长眼睛一瞪,把玩具拿过来给小客人玩,眼泪汪汪......
没过两分钟,一把把玩具抢过来:不是你这么玩滴,是这么玩滴......
因为这段时间是小屁孩们自我意识的印刻时期,自己和客体融是一体的,在他们眼里,家里的玩具和自己的小丁丁一样,都是自己的,没有什么分别。
你拿他的玩具,基本上相当于......
不和你拼命才怪!
这一阶段,在弗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叫肛门期。
弗爷认为,这一阶段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排便训练的阶段,排便训练的严格与宽松,对孩子人格的发展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埃里克森继承了弗爷的观点,并从社会文化角度加以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是规则的内化时期,也是意志力、坚持性的教养时期,很多孩子长大后意志不坚定,容易放弃,多是这一阶段出了问题。
这一阶段,父母应该以理智忍耐的精神,坚定负责的态度,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行为。既使孩子的行为符合父母和社会的要求,又不伤害他的自信和自尊。时间长了,孩子感觉到可以控制自己,就会慢慢形成自主感。
父母如果放任自流、过分溺爱,或者严厉苛刻、专制独裁,儿童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导致羞怯和怀疑。这样的儿童往往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控制生活的能力。
这一阶段是意志力训练极其重要的阶段,如果自主意识超过羞怯与怀疑,就会形成意志力,反之则意志薄弱。
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出现心理反抗的时候,一定要有技巧的处理,而不是硬碰硬,这样会导致他心理的困惑,加重他的羞怯感。
我举个栗子:
当孩子不肯分享玩具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一般都会觉的脸上挂不住,一把从娃手里把玩具抢过来给小朋友,有的还会骂上两句,脾气不好的还会屁股蛋子上给两巴掌。
我要告诉你,这样搞,你的面子是挂住了,但孩子羞怯了。
你骂骂不要紧,孩子懵逼了:这是我的东西啊,别人拿我的东西,你还打我!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于是就羞怯了。
时间长了,随便你拿什么东西吧,反正又不是我的,是你们买的,分享规则也就没了。
正确的方式是拿另一个玩具给小朋友玩,然后耐心教育孩子,好孩子的玩具是要和朋友分享的,让他一慢慢的学会分享。
这样既不会伤到孩子,又给他建立了分享规则,两全其美!
第三阶段(3周岁~6周岁):主动性—内疚感
关键词: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一套家喻户晓的书名来概括一下:十万个为什么。
娃们在3岁以前大脑还没发育成熟,用老人的话来说,叫还没开窍,傻乎乎的搞不清楚状况,手脚也还不够灵活,想干点啥也是有心无力。
但这一阶段不一样了,经过3年多的发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能够主动的去探索周围的环境,也能用语言的表达自己的意图。
这时他们就会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所以经常动动这个,问问那个。
有很多父母,当孩子表现出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实在是......让人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场景一:
孩子:妈妈,为什么灯一开就亮!
妈妈:傻瓜,灯嘛,一开就亮,不开就不亮,就像你一样,蜡烛不点不亮!
孩子:......
场景二:
孩子:爸爸,为什么水龙头一开水就来啊?
爸爸:傻瓜,这就叫自来水嘛!
孩子:......
场景三:
孩子:妈妈,为什么我走月亮也走?
妈妈:傻瓜,月亮跟谁都走!
孩子:你往左走,我往右走,看看月亮跟谁走。
妈妈:傻瓜......
我告诉你,无数的傻瓜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时候,孩子表现出的,是人一生中最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个时候,成人应该好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是打击与破坏。
如果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主动的探索外部的世界,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这样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发展,将来就能以积极主动、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人生。
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压制的态度,禁止他们的探索行为,嘲笑他们提出的问题,甚至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探索行为是错误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愚蠢的,就会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长大以后就循规蹈矩,缺乏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在小屁孩们的问题里,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娃都问过自己的爸妈,或者和小伙伴们探讨过,我很小的时候就问过我妈,我得到的答案是:从咯吱窝里拽出来的,我相信了好多年......
我问过很多人,统计了一下他们的答案,以下两个最为常用:
答案一: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哪里捡的不好,非要这么脏的地方)。
答案二: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西游记看多了)。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你回答是生出来的,那下一个问题肯定是怎么生出来的......
总不能跟孩子讲XXXXXXXOOOOOO,所以有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尴尬就乱答一气,于是就有了以上两个不着调的答案。
我要告诉你,当孩子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绝对不能胡乱回答,因为这是对孩子自我同一性的严重打击。
别的孩子都是父母生出来的,自己是捡回来的,不受打击才怪。
你告诉他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他有事没事就会去看垃圾桶,要搞搞清楚自己是从哪个垃圾桶捡回来的。
你告诉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走路就爱踢石头,看看自己到底是从哪块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第四阶段(6周岁~12周岁):勤奋—自卑
关键词:自信心
这个阶段,娃们面临着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入学,他们背上小书包,戴上红领巾,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玩,但在小学不一样了,主要任务变成学习,因为小学比幼儿园多了一样东西,叫作考试。
进入学校之后,小屁孩们会逐渐意识到,不能贪玩了,要好好学习——于是他们开始认真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
如果能经常获得成功,并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孩子就会意识到,我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有能力说话、作文、做数学题、画画、唱歌、跑步、做操,勤奋感就逐渐发展起来。
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鼓励,经常体验到失败的苦涩,就会逐渐产生自卑感,感觉自己不如他人,将来也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这一阶段,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的人,从父母变成了老师。
但是在当下中国的小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无比奇怪的现象:就怕孩子不自卑——很多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不是给予孩子勤奋感的满足,而是非要让孩子自卑。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是如此,30年过去了,这一情况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
以前读心理咨询师的时候,班上有不少小学老师,有一次我们开玩笑说,你们小学老师的心理都蛮健康的,因为你们可以宣泄......
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到班上训一通学生:你们¥#@¥%#……%!#%#¥……%#¥%,老师都是为了你们好,@#!@¥#@%#¥……%¥#%~#%@#@#¥
训完收工,神清气爽!
除了训人,还有一个很爽的宣泄渠道——改作业。
小朋友放学回家,一个人认认真真的做完作业,第二天交给老师。
老师大笔一提,一个大红叉,两个大红叉,三个大红叉,叉叉叉叉叉,爽!
小孩......
第二天,叉叉叉叉叉,好爽!
第三天,叉叉叉叉叉叉叉,超级爽!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慢慢产生无力感和自卑感,以后每次做作业就要叫妈妈检查,叫妈妈校对——我不行,要妈妈来,妈妈也不行,那就请家教......
陪读就是这么来的,家教也是这么来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少打叉,多打钩,今天十道题全错,明天错八道,孩子一看,今天有两个勾,开心:)
第三天,三个勾,第四天六个钩,开心开心好开心:)
慢慢的孩子就意识到,我成长了,我进步了,就会慢慢的悟出:只要我认真、勤奋,我就能提高,就能做的更好。
如果每天发下来的作业都是一片红叉,孩子看不到一点点希望,到最后就被无力感、自卑感吞没——很多孩子两三年级就开始厌学,不爱读书,因为他们被打击的太多,已经失去了自信心。
经过了无数不靠谱老师的摧残,现在真正爱学习的孩子比较少,很多孩子都不是自发的勤奋,而是被外力推动——被父母推动,被老师推动,被升学压力推动。
前一段时间,一个同事接到一个二年级学生家长的爆料:孩子的作业做错了,被英语老师罚抄作业100遍,孩子抄到下半宿,才抄了30遍,家长心疼,让孩子睡觉,自己帮孩子抄,抄到5点钟,突然发现字迹不对再把孩子叫起来抄......
最后这位家长还千叮咛万嘱咐这位同事,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学校名称爆出去,不然没准老师会让抄200遍。
这样的孩子一旦到了大学,父母管不着,老师懒得管,升学压力也没有了,结果就只有一个——往死里玩,无数的大学生就是这么废掉的。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
这段似乎少了一个字把意思说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