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唧嘴”是没教养吗?

作者: 不文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01:49 被阅读72966次


    今天,这篇文章下面突然多了许多偏激的言论,欢迎大家各抒己见,也欢迎粗言秽语,但谩骂的逻辑也烦请缜密一些。而这篇文章只是随性之作,做一个独立思考的论述。所以建议各位看官心态从容些。我在很多篇文章都会提到的一个自己的观念:“不一样的声音很有趣”,故此将此文分享给喜爱思考,敢于思疑的志同道合者。思考不一定会有实际意义上的结果,但一定是个自得其乐的过程,与君共勉。

    ————————————————————

    近来,我在浏览知乎时看到一个很火热又有趣的话题:“吧唧嘴”是教养问题吗?

    在这个话题下面出现了不少有趣的答案:有的人将问题归结为南北地域差异,这类答案的潜台词就是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懂礼数更有教养。(然而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其实都有吃饭“吧唧嘴”的人)有的人则将这个归结为家庭环境的贫富差异,认为“吧唧嘴”是穷人病;(可是许多答案中也列举世家子弟,高富帅,白富美有“吧唧嘴”的习惯)还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个人问题,是抽烟爱吃零食一样的行为.(但是其实很多人是没有意识地发出“吧唧嘴”的声音,并非刻意为之);此外也有很多答主表示在被邀请解答之前甚至都不知道有“吧唧嘴”这个概念(有些人则根深蒂固,在被严厉教化下自小被灌输“吧唧嘴”是不好的行为)。答案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那么,到底“吧唧嘴”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不是家教问题呢?对此我做了一些思考与考究,且待我在下文一 一论述。相信许多对“吧唧嘴”已有成见的朋友是读不下去的,姑且不论如何也将我的所思所感一诉衷肠吧.

    什么是“吧唧嘴”?

    吧唧嘴指的是吃东西时嘴发出声,这是一种不符合饮食礼节的行为。吧唧嘴特指混合了唾液的食物在狭小的口腔空间被挤压、搅拌时发出的声音,是咀嚼食物时上下颔或者上下唇的频繁接触、分离时发出的一种“咂、咂”声,属于噪音的一种。——百度百科

    以上是来自《百度百科》对“吧唧嘴”的定义。若将这个定义作简而化之,则是:“吧唧嘴是一种无礼的行为”。然而这个定义在我看来是不够准确乃至失之偏颇的,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行为”。

    行为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xíng wéi,基本意思是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如:做出动作,发出声音,作出反应。出自《荀子·非十二子》。——现代汉语词典

    也就是说从汉语意义上来说,“行为”指的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是自主地主动地做出来的举动,才可以称之为行为。

    但是“吧唧嘴”的人是自主地要去刻意发出这种进食的声音的吗?显然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如此,如果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吧唧嘴的人自己知道吗?”会出来大量的内容,这些网页由各种被认为有“吧唧嘴”的网友提出一致的否定答案。“不自觉的”,“自己不知道的”,“吧唧嘴”是即使刻意控制,但是可能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声音。也有一些声称无法忍受“吧唧嘴”的人对“吧唧嘴”嗤之以鼻,但自己吃饭的时候其实动静也并不小,甚至吃到酣处也是咂舌弄嘴而不自知,也就是说有可能你也“吧唧嘴”,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这些答案表明,“吧唧嘴”是一种非主动的无法自己意识到(与意识无关)的动作,而非刻意为之的。

    再来看看心理学对行动,行为与运动的界定图

    “吧唧嘴”是没教养吗?

    可见在行动是将“行为”与“运动”区分开的。也就是说即便从心理学来说,“吧唧嘴”应该归类为“运动”,而非“行为”。因此《百度百科》的这个“吧唧嘴”定义是不准确的。我则更倾向于把“吧唧嘴”定义成一种进食的咀嚼运动而不是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引用“不知者无罪”,先论述“吧唧嘴”这个动作的发起者是“不知者”,再论证批评者的“欲加之罪”是莫须有之罪。

    “吧唧嘴”的声音如何产生?

    《百度百科》中将“吧唧嘴”的成因在定义中归结为:“混合了唾液的食物在狭小的口腔空间被挤压、搅拌时发出的声音,是咀嚼食物时上下颔或者上下唇的频繁接触、分离时发出的一种“咂、咂”声”。

    但对于《百度百科》上概括的这个关于“吧唧嘴”的成因我也颇有异议。根据学者观察发现,会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人的嘴巴在进行食物的咀嚼时嘴巴是张开的。相反“非吧唧嘴”即进食比较安静的人在则在咀嚼食物时禁闭双唇。因此“吧唧嘴”的声音是由于人张开嘴巴让口腔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来完成咀嚼的而产生的。亦即说是口腔空间相对“变大”了,而不是像《百度百科》中说的是因为口腔空间的狭小。其实大概的发生原理很简单,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小实验,你拿着一个半瓶的矿泉水,盖着瓶盖晃动,与打开瓶盖晃动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你会发现打开瓶盖的声音会比盖着瓶盖时水晃动的声音更加响亮。

    “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假若闭上嘴巴咀嚼,嘴巴除了食物则会被空气填满,声音自然相应会小很多。而当你把口腔打开,除了外来空气的介入,牙齿与上下颔还有舌头的会获得更大的空间与更多的自由,活动尺度也会更大,加之张开的嘴巴形成扩音的效果,空气作为介质又能有效传播声音,声音自然会更大。

    既然会发出较大的声响,为什么有人会情不自禁地用这种咀嚼方式呢?

    “吧唧嘴”吃饭更香,更开心?

    存在即为合理,这种“人神共愤”的咀嚼方式也有它的合理性。那么是不是这种咀嚼方式吃东西会更香呢?

    人类进食,除了有像其他动物一样为了让身体得到营养存活下去的“饥饿机制”,还有让自身感受到愉悦的“奖赏机制”。这点其实跟做爱一样,除了少部分哺乳类动物会为了愉悦而有情欲而性交,其他动物都只是为了繁殖而交配,所以为了愉快进食是人类与动物的分野,享受美食的食欲与饥饿产生的食欲是不同的。由奖赏机制而进食的自然为了享受食物的美味。我们中国人常用“色香味”来辨别食物的优劣。也就是说我们在吃东西时,我们会用眼睛来辨形色,欣赏食物的外观;用鼻子来闻香,品鉴食物的香气;再用嘴巴来尝味,享受食物的滋味。换言之我们享受美食其实调用的是五感——“形、声、闻、味、触”中的“形、闻、味”三感。而当中“味”的环节其实中主要是通过咀嚼来完成,而咀嚼过程中我们除了有“味”的感受之外,其实还伴随着舌头与口腔内部“触”的感受。

    而“吧唧嘴”这种咀嚼方式其实是“五感”的全部调用。由于“吧唧嘴”的进食方式是张着嘴巴咀嚼的,口腔内部的活动空间更大,(往往“吧唧嘴”的人进食时咀嚼的张合度要更大)因而舌头的运动会更加自由,他们舌部的味蕾与触感会比闭着嘴巴咀嚼的人更得到充分的运用,口腔与食物的接触也会更加充足。此外,张开的口腔随着咀嚼时空气的置换,食物的气味也会在咀嚼的过程中再次被鼻子的嗅觉感受到;咀嚼食物时错落有序的节奏也能让听觉感知,让听觉也参与其中。因此通过这样的分析,“吧唧嘴”的进食方式的相比“闭嘴咀嚼”确是更多地调度了人类的“五感”去感受食物的魅力。这种进食方式在理论上的确会更香。但“香”是一种主观的感受,除了进食者自己,其他人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其他人对“吧唧嘴”都是怎样的感受呢?

    看看中外对“吧唧嘴”的观感:

    我翻查了一些网络上国内外对“吧唧嘴”的讨论的资料,发现似乎不管哪个国家都存的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对“吧唧嘴”非常反感,当然也有一部分持宽容与理解的态度。对“吧唧嘴”反感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认为这种进食方式不符合“table manners ”(餐桌礼仪),另一种则是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声音,这种咀嚼的声音让他们感到厌烦与难受。这两种反感的理由似乎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包括我们中国。

    先谈谈“吧唧嘴”在中国真的是不合礼节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老祖先留下的大量教我们“礼节”的典籍,却没有留下什么明确关于“吃饭不可作响”的指示,我找遍古代关于礼节的典籍,几无所获,唯发现对于吃的礼节在《礼记·曲礼 》有这样的记载: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当中唯一像是在说不可“吧唧嘴”的是这句“毋咤食”,如今很多网络词典都将这个“咤食”解释为“进食时口中作声”,但是在《康熙字典》中同样引用了【礼记·曲礼】中 的“ 毋咤食 ”,只是《康熙字典》却解作“谓于口舌中作声,似嫌主人之食”。也就是说“咤食”的口舌之声,是会让主人或者厨师听完觉得进食者嫌弃他所提供的食物的声音。那么这个“咤食”是不是等于“吧唧嘴”就很可疑了。中文中另外表示“吧唧嘴”的成语有“咂嘴弄舌”、“咂嘴弄唇”象声词则有“咂巴”。这些的解释都是“①形容贪吃的馋相。②表示食物味道美好”的意思。也就是说吃东西发出“吧唧嘴”的声音其实不是嫌弃反而是称赞,这点应该也是很多“吧唧嘴”的人的共识。由此推论,“毋咤食应该理解成“不要在吃饭时发出嫌弃食物的口舌之声”。进食时发出的嫌弃之声,这样的声音是区别于“吧唧嘴”的声音。此外,单看“咀嚼”二字,两个字都是撮口音,像极了“吧唧嘴”之人进食时的张开嘴的口型。请不要无视老祖先造字组词的用心与智慧,你试试发“咬”字之音,是否像极了人做咬合的动作,而“舔”字的发音是否让你在发音的时候舌头外露?若果开口咀嚼真是自古由来就让人厌恶,我们祖先又怎会用两个撮口音来组成这个词汇呢?还有,“啧啧称赞”的“啧啧”是象声词,同“咂”,是模拟人进食时发出的表示回味无穷的口舌之音,用这样的声音来表示称赞,可见我们的文化中并不排斥甚至是认可这种口舌之音的。

    进食时通过嘴巴发出声响来赞叹食物,这种对食物表达赞美的方式在日本也是存在的,日本人在吃拉面的时候会发出响亮的“吸溜吸溜”的声音,以表示对面条美味的赞美,对厨师的嘉许。诚然日本人吃面“吸溜吸溜”跟吃饭“吧唧嘴”不是同一种声音,但是表示愉悦与赞赏的初衷是一样的。试想如果一个人是进食难以下咽又不得不吃的东西,(网上有言语偏激的朋友说“吧唧嘴”的人吃屎都会吧唧嘴,这里正好反驳),你还会愿意细细咀嚼再发出提醒你自己的大脑在吃一个难吃的东西的声音吗?这只会加剧反胃。当人吃到苦涩抑或腥臭又不得不吃的东西时,第一反应自然是快速吞咽而不咀嚼。因此只有愉快的进食或者不抗拒不反感才会使人主动咀嚼,细细品味。因此咀嚼是让人在进食时候产生快感的方式。而“吧唧嘴”不只是这种进食快感的扩充方式也是这种快感的表达方式。“吧唧嘴”就好像性交时发出的呻吟,只有不排除或者享受时才会发生。

    那如果“吧唧嘴”是一种对食物赞美肯定的声音,为什么赞美会变成“没有家教”“没有礼貌”的声音呢?

    “吧唧嘴”不礼貌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进食时“吧唧嘴”是不礼貌肯定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概念。在知乎众多的评论当中,很多答案中的答主都表示在被邀请回答问题之前都没有都不知道有“吧唧嘴”这个概念。而笔者之前一直生活在香港,据旁人判别是没有“吧唧嘴”的习惯的人,也是来了北方后听到一些朋友背后非议他人,才知道有“吧唧嘴”这个概念的。

    诚然不许“吧唧嘴”是一部人的“教养”,那么吃饭不能“吧唧嘴”是怎么开始被当做“礼节”的而被一些家庭当成教养的一部分的呢?这值得我们去探讨。

    这里不得不牵扯到“礼仪“的由来,以及“礼节”与”美学“的关系。

    “礼”的产生其实源于畏惧。

    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

    所谓“礼”其实是“立于敬而源于祭”,最初的礼是来源是祭祀,祭祀中一些向大自然或者鬼神表达敬畏与乞求的行为就是“礼”最早的原型。因而“礼”是存在阶级性的,要么是高高在上的人对下面的人的“要求”,要么是低低在下为表达谦卑而展现出来的“屈从”。这并不难理解,比如古代位高权重的集团越重视“礼节”,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礼的阶级表现。臣子要朝拜君王,君王会要求臣子叩九跪。

    而时代过去了,大家都在讲求平等,过去的这种阶级制度已经一定程度消隐了。为什么礼节还存在呢?因为“礼”与“美”产生了联系,人所推崇的所赞赏的都是“美”的事物,而“美”归根究底是功利的甚至礼己的,只有礼己的东西我们才称之为美,并将其推而广之。

    现在社会普遍认同的“礼”,其实是因为有利于人类或者一部分人类才保存至今抑或从新立定的。而如今真正由古代圣人提出的礼节“食不言,寝不语”之类的反而被大家忘怀甚至无视了,但并无明确文献记载的“吧唧嘴”反而有那么多人觉得是违背礼节的呢?结合上述礼的由来,我们可以推论“吧唧嘴”很有可能是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才会被定义为“非礼”的。

    “吧唧嘴”真正的侵犯对象是谁?

    那到底“吧唧嘴”会损害人的什么利益?而这些人又是什么人呢?

    答案是上文提到的第二种对“吧唧嘴”反感到无法听到这种声音的人——Misophonia (恐音症) 。

    这个谷歌搜索输入“noisy eating” 出现的结果

    如果大家在gogole上搜索“noisy eating”(聒噪进食)这个关键词会出现大量包括《TIME》等诸多权威媒体在科普的一些信息,而且这些科普文章的发布时间也都在2018年4月份左右,属于较新的科研报道。这些报道文章中伴随着“noisy eating”大量出现的关键词—— Misophonia (恐音症)到底是指什么呢?维基百科这么说:

    恐音症(英语:Misophonia),字面意思就是“对声音的厌恶”,是一种对声音的低度容忍,也被称为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症(Selective Sound Sensitivity Syndrome),或者简称4S。

    恐音症通常被认为源于在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大脑边缘系统之间存在者异常的过强的联系,而并非通常认为的仅仅是听觉系统的过度活动。恐音症这个词最先被美国的神经学家Pawel Jastreboff和Margaret Jastreboff提出。

    不同于听觉过敏,恐音症通常仅仅针对某些特定的声音。目前科学家关于引起这种症状的生理异常的具体的解剖学位置还知之甚少,但很有可能这种异常存在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中。

    恐音症的人会对重复的声音感到烦躁与不安。在英文版的维基百科中对这个症结有更详细的解释:

    As of 2016 the literature on misophonia was limited.Some small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with misophonia generally have strong negative feelings, thoughts, and physical reactions to specific sounds, which the literature calls "trigger sounds". These sounds are apparently usually soft, but can be loud. One study found that around 80% of the sounds were related to the mouth (eating, slurping, chewing or popping gum, whispering, etc.), and around 60% were repetitive. A visual trigger may develop related to the trigger sound.

    大意指一项研究发现,Misophonia (恐音症)患者反感的声音大约80%的声音与嘴巴有关(吃,啜食,咀嚼或咀嚼口香糖,窃窃私语等),大约60%是重复的。视觉触发可能与触发声音相关,就是视觉上看到也可能会引发声音的联想,患者即使并没有确实听到声音,但看到类似会发生声音的动作会自动脑补声音,或者在大脑中扩大对声音的印象。

    除了咀嚼的声音之外,恐音症患者还可能会对雨声,键盘声,按圆珠笔的声音感到不安与烦躁。当患有恐音症的人听到那种让他们憎恶的声音时,会立即出现负面的情绪反应。这种负面情绪可能是一般的不适感,也可能是极度的焦躁,或者勃然大怒、极度恐慌。遇到触发他们恐音症的声音时,这些人可能会对这个声音来源表现出愤怒、防范、攻击或者疏远的举动。(许多小时候因为“吧唧嘴”被家长采用言语与身体暴力的朋友,也许正是这般由来,毕竟正常的管教不应上升到施虐。)

    目前Misophonia没有被归类为听觉或精神病症状,没有标准的诊断标准,对于它的常见性或治疗方法几乎没有研究成果。现有的研究只能证明恐音症患者当听到不喜欢的声音时,前额叶皮层灰质区会分泌较多髓磷脂。脑皮层和与传递讯息和情绪有关的前脑岛皮层,也出现不太一样的连结。有恐音症状的人,一听到「虐耳」的声音,两个皮层的活动都会一下子活跃起来,且也会明显出现压力骤增反应,心跳加快或是冒汗。

    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症结可能对患者实现人生目标和享受社交场合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专注力跟学习能力。目前专家在研究的治疗方法包括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开发应对策略。但都未能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笔者身边恰好就有恐音症的典型实例,这位患者朋友当然也对“吧唧嘴”这种咀嚼声很是反感,此外,她不愿意吃“白菜”“白萝卜”等白色半透明的蔬菜,因为在她咀嚼这类食物的过程中会听到像咀嚼塑料一样的声音而反感以至于无法下咽。)

    此外,正常的聚餐如果气氛融洽的话,人们是很难会去留意到“咀嚼声响”这种细节的,因为欢声笑语会这微弱的声响遮蔽过去,当一个人在聚餐时,若已无聊到去留意别人咀嚼的声响时,说明本身这次聚会就气氛诡异,彼此无话可说,充满隔阂,或者自己感觉被孤立,无非插入话题,这种时候感觉窘迫不适当然会让人情不自觉反感周边的人。而当你不喜欢一个人时,那个人连呼吸都惹人讨厌,何况是“吧唧嘴”了。也就是说一些人会对同桌吃饭的人“吧唧嘴”如此反感,有一部分是社交氛围以及社交能力与社交人设决定的。

    “礼节”即当“限制”变成“教养”时:

    当然不是每一个厌烦“吧唧嘴”的人都是恐音症患者。正如上文提到的“礼”来自于敬畏与恐惧,假若恐音症是由来已久的常见病灶,恐音症患者自然会想方设法限制这种“噪音”的出现。用”礼节”来限制同桌吃饭的人发出这种让自己心生恐惧与烦躁的声音,恐怕是最好的方式了。所谓礼节其实本义就是用“礼”来对人加以“节”制。而这种“去噪”经过严厉的言传身教,自然也就慢慢在一部分人身上演变成所谓的“教养”。因此如今在网络上看到大多反对者都是站在一个伪道德制高点将“吧唧嘴”批评为“没有教养”。那为什么我们常听到的“食不言 寝不语”如今又不再讲究,甚至现今在外用餐常听饭店中高声交谈歇斯底里,这不比“吧唧嘴”更惹人生厌吗?因何今人多对“吧唧嘴”吹毛求疵而将真正的食仪置之于罔?安静用餐不是更能体现教养吗?这不可疑吗?

    “教养”是什么?

    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也就是说没有教养是指你做的事情是违反了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关于“美”或“好”的定义的事情。但显然“吧唧嘴”并没有到这个程度,而是相反确实在某些地区、某些家庭、某些个人或者群体是认为“吧唧嘴”是一种享受食物,赞美食物,表达愉悦的自然进食方式。“享受”、“赞美”、“愉悦”、“自然” 这些关键词又何曾违背“美”抑或“好”呢?

    某些“教养”或称“教化”更为合适,某些范畴上的教化其实是一种驯化过程,被驯化的人是不自知的。驯化如何让“吧唧嘴”一方面成为在一部分人眼里是赞美与享受的自然之举,另一方面在另一部人眼里則是“非礼”的行径呢?允许我做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来说明:当原本跟狼一样有野性的獒犬被训练成牧羊犬后,牧羊犬会觉得狼甚至其他野兽靠近羊是错误的,甚至牧羊犬会主动攻击想要靠近羊群的狼,牧羊犬忘记了它以前跟狼是一样的兽。而但凡獒犬一代驯化成功变成牧羊犬,此后世世代代的牧羊犬都会对狼深恶痛绝。这里无意说贬低或者抬高什么,而是想通过比喻来指出违背自然而达到利己目的的教养教化其实就是驯化。牧羊犬没有不好,狼也没有十恶不赦。只是大家生长环境不同,教化不一样罢了,不必“狗咬狗”。而此间唯教化训化之源由则引我深思而已。

    结语: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又主张:“食、色,性也!”。这两个理论都是在说食欲和性欲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食”与“性”两者存在一定的共性,人在满足这些本能的欲望时,总是会情不自禁有些在旁人眼中“失态”之举。而相对“食”,“性”在历史上就已曾经出现过许多压抑的禁欲“礼法”。如今“吧唧嘴”亦然如此,其实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如果要真正享受上述这两种欲望得到满足的过程,在一个私密的空间可能会更随心所欲。因此在我看来,其实进食归根结底也是一件很隐私的事情,如果你是个会“吧唧嘴”的人又不得不与人聚餐时,稍“有所克制”、“有所保留”也未尝不失智慧。把咂嘴弄舌,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留给独处的自己与不拘小节的“性情中人”吧。

    或许我们应该这样思考,我们生活中所谓的“礼节”,是不是其实在某些时代已经被一部分人,因出于利己的目的而骑劫了呢?用被骑劫的“礼节”去限制,歧视一些无害非恶的人是否无异于“道德绑架”呢?而比“道德绑架”更甚的是这种“道德”的来由本就可疑。不要让无稽的“礼节”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主宰我们的认知,古人不也推崇“不拘小节”吗?也许,你并没有如你想象中那么讨厌一些“声音”,比如像我这篇一反其道,一反既往的文章。


    一些简单的回应:

    今天这篇文章下多了许多评论,非常感谢大家如此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暂无暇一一回应,感谢点赞的朋友。下面再对一些反复的质问与反驳意见做些简单的回应。

    1.论题很无聊。这篇文章得到大家很多回应,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而我的随笔之作甚至激起了一些“有教养”的朋友在文章的评论中大秀教养为何物。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2.长篇大论没必要。越是根本与简单的问题越要博引旁证,引经据典,列陳邏輯,就像如何证明“1+1=2”。而有趣的是有的评论者一面不赞同我长篇大论,一面又自己作逻辑堪忧的长篇评论,其实这篇文章更倾向于讨论一个“逻辑起点”的问题,为什么“吧唧嘴”会与“礼节”、“教养”扯上关系,探讨的是“吧唧嘴就是没有教养”这种论调的逻辑起点有无问题。

    3.粗言秽语与谩骂。本不欲与这些人对话,但这些人言论当中体现的逻辑又很有趣。比如称我这篇讨论“吃饭”的文章是“屁事多”的,所以推論是…;又诸如说“吧唧嘴都是傻x”的,感谢这类朋友的直诉衷肠,恰好又用他的言语反证了“吧唧嘴”与教养并无直接关联,“吧唧嘴”也显然不足成为教养的衡量标准。

    4.断章取义。大意指责我将所有反感吧唧嘴的人归类为“恐音症”。请这些朋友仔细看看文章,首先恐音症这个论调不是我提出的,是现在的许多国外权威媒体的科普讯息,我只加以引用。其次我在文中也表述的很清楚,并不是所有反感者都是恐音症,而是教化使然。

    5.我的立场。我本身不是一个“吧唧嘴”用户,但是我并不排斥吃饭时情不自禁发出这种声音的人。我认为享满足食欲与满足性欲是一样的,与相投之人抑或独处时会更加随心所欲。我也建议在聚餐时进食“有所克制”,不只“吧唧嘴”。社交本就不是可以肆无忌惮随心所欲的事情。

    教养与优越感并不是通过限制与贬低他人来体现,这样做只是适得其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Layee:教养问题言重了,但是确实是个人问题,是毛病,当自己的利益被损害时,他会用最快的速度去改变
      • Layee:不论如何,这种无意识有意识的动作,都可能对别人产生不良影响。作为一个人,在某些场合,的确不合适
      • 46ba79d71867:我一室友吃口香糖都吧唧嘴 相处久了也硬是把我磨的不在意别人吧唧嘴了
      • GelsangRam:想起了父母爱情里的江德福
      • 吾心光明_bbfe:全文我最欣赏这句话:教养与优越感并不是通过限制与贬低他人来体现,这样做只是适得其反。
        吾心光明_bbfe:@吾心光明_bbfe 我认为吧唧嘴或不吧唧嘴不是什么大事 在重要的场合 注意些 , 平时随意些 这不挺好的么😁
      • GelsangRam:想起了电视剧父母爱情里的江德服也是很爱吧唧嘴。
      • 947c2a611c0d:作者的思考方式很赞
      • 255b4ce8b4d0:如果吧唧嘴会给别人带来负面影响,那就应该有所克制,至少要让你影响到的人知道你已经有所克制了可是还是会发出来,这样别人也会理解。为什么多数人觉得吧唧嘴是没教养,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是因为部分吧唧嘴的人没有换位思考,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些行为会给别人带来困扰,而不是单纯的因为吧唧嘴。
      • 后海大乐鱼:很讨厌吃东西吧唧嘴的人 会瞬间对这个人产生反感
      • 书山学海:꧁收录通知꧂恭喜!本文已被〖情商实战派〗和〖简书文章精选集〗专题收录!!!希望作者加油!期待朋友们关注相关专题和本人,现招募管理哟!
        46ba79d71867:@归禾公子 付款费了吗?
      • 木有鱼丸那粗面呢:有个人吃饭,边盛好稀饭边大声咻溜咻溜到饭桌,很想说,不过,发现他全家人都这样,习惯问题吧,和随地吐痰一样,习惯随地吐痰的人觉得把口水咽下去好恶心😅😅
      • 689fbd2e1283:在韩国吧唧嘴不是对别人饭菜的一种肯定么
      • 4420e70ccf74:吃饭吧唧嘴的人都不怎么讨别人喜欢
      • 阳光下打篮球看书:个人行为,自发而产生的。
        就像抖腿,有些人不自觉的就开始抖腿。
        (上学的时候,最怕就是和抖腿的同学坐一起了,我喜欢精心静思)
        我们单位早晨点名会,一位同事,不吃饭也会吧唧嘴,个人习惯吧。
        可能自己没有察觉到,只觉得舒服就行。
      • 世勿虚人_:吃个饭也不能随心所欲,真是无趣。
      • b04896fb52ab:某任男朋友就是吃饭吧唧嘴,第一次跟他吃饭听到惊呆了。
      • 8ee4b9ff2291:我不会跟吃饭吧唧嘴的人再一次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但也不会去指责对方,也不会影响正常交往。
      • 小明爱读书:我很讨厌吃饭有声音,我一直觉得吃饭发出声音是没有礼貌的表现。但我的好朋友吃饭就喜欢吧唧嘴,我也没说什么,从小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我虽然不喜欢,但我尊重你的权利。这是我最好的教养了,我无权要求别人必须按我的方式来。
      • 神叨熊: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那他克制自己的行为是有教养的表现,就是常说的不给别人添麻烦,咀嚼食物连嘴都闭不上,那就是没有教养。
      • 韩依薰:在这个吧唧嘴没有火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可能是我的注意力不是在菜上就是在其他事物说,我觉得还好啊,生活地理习惯不同吧,有时候会觉得很多教养的理论是人创造的,他吧唧嘴你凶鄙视他,好像也不怎么好看。言论比较乱,麻烦大家不要凶我,我怕,我玻璃心的😇
      • 吓鬼:正文很有料,评论更精彩,就喜欢看大家一起钻“牛角尖”的样子,你一言我一语,吧唧嘴也许只是一个单纯的论题,难能可贵的是论题背后的各类思考。
        不文生:@吓鬼 谢谢
      • 同一终点相互扶持:狗娘养的,你他妈的写得也太好了吧,我这个粗人什么时候才能及你的百分之一😭😭😭
        不文生:@南穷 哈哈好了解了!语气助词~谢谢你的夸奖:+1:
        同一终点相互扶持:@不文生 不不不,文生兄弟,你不要误会我,这不是骂人,这只是一些出来社会后经常会用到的口头禅。前面的那部分你可以过滤了,后面才是我要说的话,前面那部分只是我的性格养成习惯了。其实刚出社会的时候,我也不这样的。现在一激动,连打字都带着我的口头禅。
        不文生:@南穷 你更厉害,你说完我都不知道你是夸我还是骂我。哈哈哈
      • 曹666:说个例子吧 我以前有个北方朋友 女孩 甘肃的 我是重庆人 和她一起吃饭的时候 我没有吧唧嘴的习惯 只是正常牙齿咀嚼发出的声音 自己没有发觉 然后她突然对我大吼 “你能不能吃饭别发出声音啊 ??烦死了你 换做在我们家吃饭 你早就被打了” 我:“????我说我没有吧唧嘴啊” 她自己吃饭是那种闭嘴吃的 故作淑女那种 在她心里 吃饭发出声音是没教养的行为 然而她自己吃饭就算闭嘴也会有咀嚼的声音 只是自己没发现 我故意逗她说 喏 你不是也有声音? 她只会说她没有 她不可能有 说实话 在我心里看来 她所认为的教养 只是吃饭不发出声音而已 后来心里对她的看法慢慢产生了改观 后来确实发现 这个女孩 一味只会限置和指责别人 喜欢管教 而对自身 觉得自己完美无瑕
      • 84d06796c117:经历过室友半夜睡觉吧唧嘴,惊恐
      • 叽哩叽哩鸡:之前不太喜欢吧唧嘴的,后来碰见一个喝汤的时候咻溜咻溜咻溜的长胡子肥宅:no_mouth:
        木有鱼丸那粗面呢:@叽哩叽哩鸡 正常吃饭声音不敏感,那个咻溜咻溜吃饭超大声的,就好不自在😂
      • b3c26e2710cb:没想那么复杂,就是觉得吃饭的时候对面坐一个人吧唧吧唧很恶心,生怕他把食物残渣溅我盘子里
      • 解了个说:天呐,吧唧嘴就算,就算不是坏事,至少也不是好事吧?硬掰这个也是无理的
      • cc287b36ec44:细嚼慢咽还有声音 我也很无奈 我也不想 自然而然有吧唧声的`
        叽哩叽哩鸡:闭上嘴吃就好了
      • 川么么:没去研究过吧唧嘴,但一般情况下我个人非常讨厌听到这种声音,浑身不自在
      • 带一人回云深不知处:一般自己吃的时候吧唧,和大人一起的时候淑女,朋友的话不介意的,就放开了,介意的拘束点😅
      • cb14618798f3:我对这方面没有太大怨气,随心就好啊。别人吃饭很香,发出点声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要是实在受不了就跟别人说一句呗,问题不大。
      • 腿粗如你:是的,下一题
      • 秋小实:身边太多这种。讨人厌!
        曹666:@秋小实 你的头像 我以前用过 这么多年了 第一次看到有人拿这个当头像的
      • 染莲殇:个人就是单纯的不喜欢吧唧嘴 说的再天花乱坠也还是不喜欢 也忍受不了身边的人有这种习惯🙂
      • 风雨中的烟火:其实我不喜欢吃饭吧唧嘴的人,我个人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凡事都想一想会不会影响到他人,不过我也不会道德绑架,就是单纯的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吃饭的时候遇到吧唧嘴的人我可能会到一边去吃
        薏米旖旎:@金山寺的老法海 我也是,我只会躲得远远的,在一个听不到他声音的地方,如果实在躲不掉就打包了
      • 瀟湘竹影:谁爱吧唧嘴就让他随意好了,虽然我受不了那个声音,但我可以躲开!如果是我亲近的人我可以让他注意!
      • 67df150a7fdc:用心的写作 有趣的思考
      • fcc0f9fbd833:没有被吧唧嘴统治的人是不会体会那种痛苦。
      • 原心_愿:佩服你的论述,我对这种事大多无感
      • ac6a9896bcf2:我吃饭就喜欢吧唧嘴,我会在公共场合注意不要吧唧嘴,但是我更喜欢和不在意我这些行为的人一起吃饭,吃饭都不能愉快了那玩耍也就没必要了
        带一人回云深不知处:@青天为墨 确实,感觉不吧唧嘴,吃饭都不香😅
      • 亲嘴豆皮:我一开始吃饭也吧唧嘴,后来被闺蜜提醒了,收敛了点。后来,有个很讨厌的人,吃饭吧唧嘴声音特别大,才知道吧唧嘴这么讨人厌,所以就改掉了。🙊
      • 嘘C橙春0308:一般还是不要为宜,真的很失礼。一朋友吃东西就习惯性的发出声音每次要是在我旁边就很反感,我就会稍微的说下,就可以不怎么发出声音了,稍微注意下要改还是很容易的。
      • e900c9db3f84:平常感觉没什么,但是刚睡醒,或者比较烦躁的时候,专心某些事的时候,听到吧唧嘴的声音就会很烦,这可能就是一个容忍度的问题吧😄
      • 小龙摆尾:有意思
      • 孤赴:教养确实不是靠贬低他人,而是大众需要,是反对那些自私有逆反倾向的人,而大众都是自私的,他们不想无私,为他人奉献,所以圣人永远没有好结局,追捧只能实现在表面,无法真正改变根本
      • 孤赴:我想说吧唧嘴确实是可以克制的,也可以养成的,很多人不喜欢吧唧嘴,因为很多人都希望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享受美食,这个时候吧唧嘴就属于挑衅打扰,就像你看电视剧能容忍别人一直吵闹吗。所以很多人都从小教育孩子吃饭别发声,孩子吃饭就会放慢,同时把饭嚼细,既对自己好,又不影响别人,而吧唧嘴则是小时候反对教育,父母越说,我声音越大,渐成习惯,是逆反心理的代表,自然就是没教育好,没教养
      • mg_51de:恐音症好有道理,恐惧几个声音:吧唧嘴,按动手指骨节的“咔啪”声,睡觉时窸窸窣窣的“翻书声”和俩人以为的压低声音的交头接耳”声。
        其实想来,都是打扰了我对安静的需求,又不好制止,所以极其恐惧
      • 你爸比啊:我爹训了我好多次以后放弃了,因为我始终不明白什么叫吧唧嘴……
      • 始衷:一般的吧唧嘴不会说道而解释那是天性使然,而为此出来辩解的人好面子比较在意自身形象,就会注意场合。总之天性豁达之人并不会在意
      • 鱼鱼鱼鱼鱼儿:这么简单的问题作者要提出这么多观点也实在不易!个人觉得很好解决的问题,跟别人在一起吃饭时尽量不吧唧嘴吃饭,不过我们咀嚼食物难免会发出声音也不要吧唧嘴,在人多的场合对一些不喜欢吧唧嘴的人起到一个尊重也很重要!不知作者是否认同?如果不尊重别人对这些的要求的话那样的人我认为很自私,就更别提家教这块了!人品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自己一个人吃饭大口大口吃都无所谓的啦!在我看来吧唧嘴吃饭也是不符合饭桌礼仪!优雅的吃东西让人心情很好,不是作,而是对自我的要求!就像运动和看书让人自律!其实人的自我行为吃东西都会自然的吧唧嘴!在成长过程中会改掉一些习惯,自己做选择要怎样做就觉得自己好?小时候我吃饭就特喜欢吧唧嘴,我家人吃饭都不吧唧嘴,而且外公外婆是农村人,我们家一套饭桌礼仪到现在都要遵守,不然会被骂甚至私下会被打!我还是大一点跟我妈住,她硬是把我吧唧嘴吃饭的习惯给改成了抿嘴细嚼慢咽的吃饭,这样吃饭对消化不错!吧唧一下嘴她就是一筷子,当然只有我们俩一起吃饭她才这样教训我!理由就是女孩子吧唧嘴吃饭对别人不尊重不礼貌!也是一个家教问题,家庭教育注重这块则会管教,而多数家庭不会注重这块!所以,尊重别人吧唧嘴吃饭,也尊重别人不吧唧嘴吃饭!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别人!站他人角度想问题总是好的!吧唧嘴文明不文明看场合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吃饭吧唧嘴没人会说的:wink: 我现在吃饭想吧唧嘴吃还吧唧不出来了!身边朋友很多国外的包括男生吃饭都不吧唧嘴,我觉得特别绅士!当然这是我在细节上看人的一个标准!能想象他们平时怎样待别人!
      • 鞋咕咕咕咕:我小时候都没有吧唧嘴的概念。家里人吃饭也常会发出声音,大家都习惯了没什么拘束,有时候邻居来串门还会说看你们家人吃饭总感觉很香。
        后来长大了才慢慢开始听说吧唧嘴这一概念,也注意到有些人吃饭是安静无声的。看到大家都在骂吧唧嘴,那时我开始感到一些羞耻,然后慢慢改变自己的习惯,以后在外面吃饭都会保持很安静的状态,形成和大家统一的礼节吧。
        但是回到家吃饭还是会放松了吃,氛围如此吧。
        我不太懂其他人对吧唧嘴如此痛恨的点在哪里。我可以同意在外面保持不吧唧嘴,但讲真如果有人吧唧嘴了,也没必要被那么多人骂和嫌弃吧。大家能保持理解就好了。
      • 311Betty:哇,我不会是恐音症吧,光是看到吧唧嘴这三个字就不舒服了
      • 锦珞:这也没什么的
        李博李白:@锦珞 有时候你在宿舍学习时,而你的室友吃饭吧唧嘴,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很厌烦了,注意我还是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需要思考很多细节问题
      • 燃烧的十二三:首先很欣赏作者如此认真的分析。
        然后就几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哎,本来写了一大段,狗日的网络卡,没发出来,全没了,就重写一下最重要的部分吧)
        一、作者首先论证吧唧嘴是动作,不是行为,我不太明白“咬这个文,嚼这个字”有多大意义。但是,就比如有的人聊天时抖腿,这个“动作”,我认为它的“动作属性”跟吧唧嘴是差不多的,但是我们并不会认为是无法控制的。因为它更多的是〔习惯〕问题,是自己注不注意的问题,是从小家庭教育问题,是养成问题,说到底是受思想支配的!
        二、作者孤立吧唧嘴这个动作(暂且依作者吧),又是通过咬文嚼字和各种定义引用,将吧唧嘴与社会文化背景割裂开来,却又妄谈吧唧嘴的社会性质。用日本人吃面来比较,又无视了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我们说吧唧嘴是不符合礼节的,这不是通过分析定义就可以蒙混过关的,各位朋友完全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吧唧嘴试试,看看别人的反应!
        三、不是任何进食时嘴巴发出的咂巴声都叫吧唧嘴,请作者回看自己百度出来的吧唧嘴的定义。最后一句恰恰被作者无视的话——属于噪音的一种!这个吧唧嘴首先是[噪音]呀!那么肯定是达到了一定的音量,影响到了他人的!
        四、其他的就不写了。
        总结:吧唧嘴——一种长时间养成的习惯性动作,同时又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养成克服的动作,并且是一种会影响到他人的不符合礼节的动作——是没有教养的!
        燃烧的十二三:@鱼鱼鱼鱼鱼儿 同意你的说法,然后我同样不认为砸吧嘴就说明这个人没有教养,因为有没有教养不是从单独的一件事就能认定的。
        鱼鱼鱼鱼鱼儿:@燃烧的十二三 认同前三...个人认为第四不能一概而论,教养这个问题牵涉很深...有的人在吃饭这一块有吧唧嘴的习惯!但其他方面有非常好的特质和品德!但一概而论的话确实和家教有关系!理由是家庭注重这块的管教与不注重这块的管教!谦卑的人会在家庭范围外受到这块提醒而选择改变这个习惯!我身边有同事就是如此!再就是有一种人觉得自己喜欢就好!感觉这个问题牵涉的比较多……也要因人而异!很多人会虚心接受自己吧唧嘴这个习惯给别人带去不好的感觉而选择改变!因为他们更体贴别人的感受
      • 荒妙塔:吧唧嘴本质上和啪啪啪时叫床性质一样,生物本能制造的声音,都有一定的隐私属性,只要不影响别人,在想怎么吧唧都行,想怎么叫都可以:blush:
      • SETfree:我也是属于非常反感吧唧嘴的,但是个人觉着将注意力集中在别人吧唧嘴上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饭菜并不可口,所以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就像带耳机听歌一样,思想集中时是可以将歌声忽略的。所以,吃饭一定要吃美味的!
      • 马珂珂:小时候被我妈拿筷子打嘴,不让吧唧嘴,搞得我刚开始吃饭感觉呼吸不上来,憋的要死!不过也养成了吃东西不张嘴,不吧唧嘴的习惯
        马珂珂:@鱼鱼鱼鱼鱼儿 我的天,我们居然有一样的妈,我吃饭坐姿不好,说话说个不停的时候,我妈也要拿筷子打,反正小时候吃饭,可担惊受怕了。哈哈哈
        鱼鱼鱼鱼鱼儿:@马珂珂 哈哈 :smile: 我也是这么被我妈改过来吃饭不吧唧嘴的!几岁时吃饭突然被筷子打一下,那个委屈啊……连饭都不知道怎么咽了!但后来吃饭不吧唧嘴确实让自己觉得非常好
      • 436c66cf859b:我发现讨厌一种行为不一定是因为行为本身,有可能是讨厌那个带着此类行为的某一个特定的人,如果换一个人来有这种行为,感受上会弱化很多
      • bf0a1e2788d1:你吃饭的时候,在你脑海中会响的不是自己的咀嚼声而是别人的吧唧嘴声,你能接受吗。
        张着嘴吃饭在对面的人可以清楚的看到嘴里翻动的油腻的舌头,食物碎渣充斥于整个口腔和牙齿缝隙,唾液黏糊糊的在嘴里流淌,这些东西还会让人立马联想到食物在胃里的情景,说实话看着很难受
      • b456a4c9ba0f:自己以前吃饭也会吧唧嘴,慢慢的就不吧唧嘴了,每个人习惯吧,不过我觉得在公共场合吃饭的话,尽量不要吧唧嘴,不是因为吧唧嘴没礼貌没教养,就跟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一个道理
      • 38000483c6f5:作者这么说的话,我可能有恐音症,室友小电动风扇开着我都受不了,直接跟他闹僵了
      • bianruifeng:吧唧嘴就是一种习惯,无意义而又降低人气质的行为。试想一个长相甜美,身材丰腴,吃起到来吧唧嘴,是不是瞬间就不好了。同样男人也是。所以能不吧唧嘴就是对自己气质的提升,对别人的尊重。至于对美食的赞叹之类的说法,我更愿意张嘴说话直接去形容食物之美,而不是吧唧嘴。
      • 749c8b0fb194:我个人认为,吧唧嘴是对食物的凌迟,是对食物的不尊重。这种声音和吃面时发出的呲溜的声音不仅是音色不同,性质也大不一样。
      • 浮生_c:有时候别人不说,我们自己还真不知道这么回事,只是在吃自己的饭而已。这跟教养扯上什么关系,就好像我们不喜欢同屋的人睡觉打呼噜一样,你能说人家打呼噜是没教养么。或许是环境影响的吧,还很安静的地方吃东西,你要是一直注意人家的那声音确实会不舒服,不过你可以建议人家小声一点,就比如在图书馆看书,安静一点不要影响别人,但其实我们吃饭,在食堂,还是在外面吃火锅,大餐,大多数时候都会有人聊天,说笑,吧唧嘴那点声音也不算什么了吧。
      • 来生做春风:在西方,确实吃饭吧唧嘴是对主人厨艺的赞美,但是在中国,吃饭吧唧嘴自古就被认为是十分无理的行为,我认为这种行为十分粗俗,虽然当着当事人的面不会表现出来,但并不代表我欣赏这种行为。
        来生做春风:@楚轩的信徒 食不言寝不语
        dfe5bc7cbcf1:@来生做春风 :自哪个古?
      • 上了岸的的的鱼:这个看个人的吧。。。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
      • cca091f7a651:如果谁和我一起吃饭吧唧嘴,我会默默地远离一些,大不了耳不听为静。
      • 焦糖_007:我可以保证,下次再碰到不停发出那种声音的人,我还是想摔盘子走人!
      • 追风少年变大叔:现在连吃个饭都不敢出声了😂😂😂
        cca091f7a651:@追风少年变大叔 闭上嘴巴吃饭就好,还是可以随意吃的🍝
      • 自在雀:吧唧嘴的人一般都胖,嘴唇比较厚比较长,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勿责怪勿责怪。
        cca091f7a651:@骞不知是谁 那你就错了,只是习惯
      • 3ce683872624:我一哥们北京人,说讨厌吧唧嘴,但是他吃饭的时候吧唧得最响!哈哈哈但是他自己不知道~倍逗!
      • 2059ab48c993:听到吧唧嘴真的特别难受,第一次和男朋友吃饭就仔细听了下他是不是吧唧嘴,如果这个习惯不和,要难受一辈子啊哈哈,还好他不吧唧…
      • 释迦佛子宝莲童:公共场合,大家一起吃饭,你吧唧嘴,会是很没教养的行为,寺院里吃饭,你要是吃饭做声,会挨板子,就这么简单。你要是自己一人独食,吧唧上天也没人管你,要分清场合。实际很简单的事情,现在人很喜欢小题大做,拿来做文章。就像打牙放屁,一个屋里共住,零容忍时,小心挨揍。公共场合,你觉得吧唧嘴很舒服,却让别人起烦恼,说你没素质都是轻的,遇到心情不顺的,骂你都有可能,这叫做心大,也是心粗。另外,这些不好的行为,哪里来的?有些人走路脚跟不抬,或者落地不稳,也有些人腰板挺不起来,还有的头抬不起来,这些无不是跟自己的身心健康,或者前途命运相关。如果遇到高明的算命先生,他一看就知道你几斤几两,如果遇到高人,他一看你吃饭的相,就知道你前世的习性如何?(哪个道托生来的?)。研究相书的就知道怎么看,实际有点常识的也明白,唯有动物吃饭时会吧唧嘴,过去古人为什么要那么在意礼仪?吃个饭也这么麻烦,因为这些细节无不反映你的内心,你能低下头,这个动作的背后隐含着你的心很谦卑柔软,吃饭有礼,反映你的心不粗浮。外在的行为,映射的是你这个人的内在。什么叫做修养德行?他并不是装模作样的表现,他是由内往外的一种气场。这些不是给别人看的,这些是个人的财富!研究相书的,就明白有些行为的不当,最后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比如走路腰不挺,脊柱会弯曲,又比如踮脚,心脏一定有病,吧唧嘴也有可能缺乏维生素,面色无光,也是心里的映射,糊里糊涂的人,面色模糊不清醒。总之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行为举止,无不是心的映射。为什么关乎命运?心肝脾胃肾,多思多虑的,肝就不好,包括发脾气易怒。肾,主志,肾脏好的,一般都很有胸怀壮志,体格也好,精力充沛。腰都直不起来,有气无力的,走路踢踏,这样的人,你能相信他能做大事吗?所以古人就讲修养,讲究德行,不乱来,有一定的规矩约束。现在人稀罕放逸,就认为古人的规矩是束缚,能躺着就不坐着,怎么高兴怎么来,结果年纪轻轻就把福报折腾了了,不是短命就是疾病缠身,要不然活的像个没灵魂的傀儡。对于古人的智慧,一知半解,拿到现在完全用不上,好像真的活在两个世界,实际社会再怎么发展,文明再怎么进步,也都离不开根本。还是一人,一家,一国,修身,齐家治国,没有过时。格物致知,返回到心性,也没过时。尤其这个时代的人,更要多去修养身心,才能应付纷繁复杂的外界,在古代没有诱惑的环境下,也没忘了修行内在,何况充满诱惑潜伏着种种危机的现今?吧唧嘴最多也就是素养问题,真正可怕的是大家对此的态度与看法,你的看法暴露了一切,眼光高低,智慧多寡,全在评论里了!
        不文生:@释迦佛子宝莲童 嗨~我没有恼火~也没有致人于死地的能力,言重了。是风吹烛台,还是你的心动,是人吧唧作响,还是听者内心躁郁?是我唇枪舌剑还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说的谤佛也并没有直指阁下,你对号入座我的错?我也就事论理,又谈何口业?满口业障报应,这就算是修为?禅理佛学变成一种褒贬他人,寻求优越感的器具~这真的好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何解?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我文章旨意说的是吧唧嘴只是一种进食方式,并无是非对错,世人嗔怒于此,实一念无明,乃生执念而已,你说寺庙不允许人吃饭作响,我则思疑不准人吧唧嘴是否又算执念呢?其实看你言论,你尚且不能渡己,又谈何渡人?建议你把谆谆教诲先收起来,多读佛偈,自证菩提才是。阿弥陀佛么么哒
        释迦佛子宝莲童:你的语气咄咄逼人,招招要致人死地,这是言语中一个坏习惯。涉及到佛法,我不想多谈,至于你言我谤佛,更是无理取闹。寺院的规矩就是如此,对于游客,有另一套规矩,你可能有误解。我家有出家师父,所以十分清楚这些,至于说无欲无求,无尘无染,不要忘了前提是守规矩,孔子七十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何后面要加不逾矩?我不说你也明白,显然不是随便放纵,而且我得提醒你,我没谤佛,你后面的过激言语有谤的嫌疑,口业要慎重。再者,你写文,大家来评,本身没什么不妥,反对或者不同的看法,也都很正常,何必非要去争辩?实际大家看的时候,心里自有一杆秤,如果你处处要拔尖,就显得没有气量,先接受,然后再以理服人,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参考价值,除非真的无理取闹,为了争辩而争辩,那就没意义了。我很羡慕你们能写作的,我没有写作习惯,所以语言组织也一塌糊涂,你不必恼火,根本就没有敌人,说通了,误会就解除了!
        不文生:哈哈在寺庙吧唧嘴为什么会挨板子?因为这是享受欲求的表现~佛教讲无欲无求,但是随心所欲就不对了吗?你的名字很佛系,但是你的言论又很功利~人活在别人的嘴巴下才算有人生价值吗?此外,佛说:“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那为什么寺院人吃饭出声音就要打人?这么无容人之量不也是戾气?是不是现在讲佛论佛的其实也并不黯佛理,曲解佛理的言论其实无异谤佛,此外你说不必大作文章但你又仅是评论就长篇大论~这不矛盾吗?
      • 只想看书不想写书:这话题有什么好讨论的,大家散了
      • MVP丶诗妍:道德层面的这些东西,都是用来管制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
      • 我男神哇:吧唧嘴就是故意发出来的呀
      • 毛紫月:虽然听到会很难过,包括我自己的妈妈,亲人,朋友,我从来没有表达过厌恶,因为怕让他们尴尬,我的教养不需要通过限制她人。
        能做好自己已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文生:为你点赞
      • cybkw:吧唧嘴也不是说没教养的问题.. 主要是这个声音真的很不好听... 真的会影响到周围人的
        李博李白:@cybkw 是的,我学习时最讨厌听见这种声音
      • 4fafdb4f8a2b:对不起,真的不喜欢吃饭吧唧嘴的人。😡
      • 小昙花:吧唧嘴这是一个自己习惯的问题,不谈教养,在不影响他人的同时,开心就好:smile:
      • 菲菲_21fe:我就吃饭吧唧嘴,怎么了。又不吃别人家大米,这是习惯问题,与教养何关
      • lvddd:说真他妈讨厌吧唧嘴的人,知不知道自己的打鼾声也真他妈让人讨厌。其实我讨厌的是你的人,不是讨厌这声音。听得到吧唧声,打鼾声说明都是会在一起吃饭睡觉的人,互相理解体谅,听到这声音我就知道你吃得香睡得香,真好~对于不熟的人,还不屑让你听到呢哼
      • MK1985:有时候别人吃饭吧唧真的很难受啊
      • TheFreezxxx:杠精
        不文生:@TheFreezxxx 哈哈哈谢谢
      • a0a566eb6dca:滴~滴滴
      • 苘观著:我会无意吧唧嘴,我也没办法,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感觉,吃个饭文绉绉的没意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吧唧嘴没教养那不是自己的圈就别挤了,难受!
      • 十二碗:你们都那么闲么????
      • 39172b4bf8c8:只是从小被家长教育吃饭不能吧唧嘴而已
      • 211965bc9c2b:我觉得吃饭吧唧嘴要看场合,如果是在家里或者都是玩得很好的朋友,大家都不介意的场合,就无伤大雅了,但要在刚认识的朋友或者在比较正式的商业场合就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了,不管你吧唧嘴吃得有多香,都给我小声点,你不知道他们中有谁比较反感吧唧嘴,如果你此时还自以为吧唧嘴无所谓,这只能说你自以为是,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个人修养不够,所以我的观点是是否吧唧嘴要看场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要看场合的,放错了地方是不合适的
      • 3581aa313dac:我要给作者大大的一个赞!!!
        分析问题,能从定义,属性,辩证法,专业知识。各个给出解释,太需要这种全面心细的文章了!内容的合理性在我看来已经是次要的了。写作就是需要这个态度和角度。
        不文生:@一二同学 谢谢你哈哈
      • f52735cdac36:如果吧唧嘴就能看出修养,还要警察干嘛?画骨难画心知面不知心。
      • 5041287460a8:关注了
      • 独折:吧唧嘴 今天中午刚跟室友讨论完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 小时候我妈就不让我吃饭吧唧嘴 可能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 所以非常不喜欢吧唧嘴的人 其实想来 吧唧嘴只是一种私人的 就如同打呼噜一样因人而异 但个人还是觉得 如果在外面还是别吧唧嘴 更显得有教养😐
      • 弄潮儿nce:个人觉得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有些事情存在即合理
      • 多识仁波琛:看你喜不喜欢这个人了…
      • 喝茶的女人最优雅:很难想象出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一块儿吧唧嘴的声音:hushed:
        拜金主义异形:@喝茶的女人最优雅 看一部美剧就可以有想象的空间了。。。行尸走肉。。。
        喝茶的女人最优雅:如果边吃边聊当然不会感觉到 否则那就真的很诡异也说不定:smile:
        不文生:@喝茶的女人最优雅 @喝茶的女人最优雅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只是安静地吃饭,又静到只能听到咀嚼声不太可能发生,而且这本身就很诡异尴尬!
      • 七日江南:吧唧嘴,打呼噜,这两种声音听了真的像虫子在身上挠……看来我是恐音症了
        李博李白:@七日江南 同感
      • 车槐:说这些都没用,有些人必须从小练习,没练好的话,强行阻止吧唧嘴影响进食。什么“教养”?遇见坏人坏事回头就跑是好还是坏?“教养”的范畴包括“遇见坏人坏事一定要冲上去,即使死掉也要冲”吗?没有这个词的存在,我们能更好地体会人性。
      • defd05fad609:所谓教养,就是克制自己喜欢的,而且别人不喜欢的吧,吧唧嘴是无意识行为那我在车站拖鞋晾脚呢?反正我舒服了,上大厕不冲可不可以?反正我也舒服了 楼上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文标题:“吧唧嘴”是没教养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kz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