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总是幻想着是要去北大好呢,还是去清华好呢。
以上是一个特别老的梗,大多90后都有过这样天真的认知。可当我们渐渐长大后才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清华和北大哪是我们这种凡人可以肖想的起的。梗虽老,但这确实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心情。我们可以从这里面发现,在我们那么小的时候,心里就已经被竖立起了一个标杆,认为北大和清华,就是优秀的人可以去得地方。换而言之,在我们还不能准备地衡量自己能力,还不太懂事的那个时候,我们就认为,去了北大和清华的,才是优秀的人。
从前有个好友,是小时候写小说,参加网络文学社认识的。那个时候她才十五六岁,在网站签约连载着小说,一个月大概能挣500块左右。小孩子嘛,总是像想要证明自己的什么一样,希望可以早早开始赚钱。我也就大她一岁,所以特别羡慕她。我还记得我当时问她:“你这么早就能挣钱,你家里人一定很开心,觉得你很厉害吧。”她说:“并不,他们要是知道我还在网上写小说,非打死我不可。”后来我才知道,她家里人对她特别严格,不让她做任何不利于她学习、升学的事情。什么写小说,在他们看来纯粹是浪费时间还不讨好的事情,赚了点小钱又怎么样,还不够交学费呢。但她对我说:“我有我想做的事,这件事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被其他人认可,而在于这是我喜欢做的事。周围人的期许我不能辜负,但我相信总有一种途径,可以让我两面兼顾。而寻找这个途径最关键的在于,我是不是真的热爱。”
后来我在想,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北大和清华就是优秀的代表,抛去它们的教学质量和学术地位不谈,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不是单纯的因为它分数高,是最难考进的学府,所以才告诉自己的下一代,你只有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你才能变得更加优秀。还有人会这么跟你说:“你可以不学习啊,你也可以想做你喜欢的事,你不是喜欢写小说吗?先不说你能不能得诺贝尔文学社奖,你能出一本书吗?”我不确定,但我觉得,好像在很多人眼里,只有把你所爱的事做到优秀,做到所有人都夸奖你的时候,你才能理直气壮地跟别人说:“我只是做了我喜欢的事情而已。”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优秀的人啊。我们只是喜欢,不代表我们专业。于是我们躲躲藏藏,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后,小心翼翼地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前进。
一面是现实,一面是梦想我们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浮浮沉沉,背包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人越来越成熟,却对自己爱着的东西越来越不敢言。后来我又在想,当我们被雕刻最适合这个世界的样子后,我们忘记了什么,错过了什么,丢失了什么,而又得到了什么?
高中的某一天,我突然收到一个消息,之前那个文学社的小伙伴获得了新概念作文的二等奖。我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我是心酸的。初中毕业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努力写出一篇自己最好的文章,参加那个比赛,不考虑获不获奖,也就算是给自己年少的文学梦一个不太遗憾的结局。可是后来见识到太多人的好文笔,以及在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我渐渐不动笔写东西了,只满足于写完作业,爬进被窝看小说。直到那天收到那个消息后,我才从自己的心酸中总结出来,成为一个作家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只是我害怕做不到、害怕被嘲笑,而从来不愿意承认罢了。
很多人总说,我们应该把心思多放在正事上,少搞些乱七八糟又对人生毫无意义的事。但人活着不就是为了找乐子吗?我一直认为,不轻狂枉少年,少年人就应该做些自己认为对的事、表达想表达的东西,过活地肆意而潇洒。你的想法、你的喜好以及能让你喜欢并且有意义的事情,都不应该埋没在所谓的正事下。或许人生确实是有所谓的轻重缓急,但我相信,只要真的是我们所热爱的,即便不专业、即便在一些人看来毫无意义,我们依旧能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过出让自己开心的人生。
上了大学后,发现身边的朋友都开始点亮了一些从前他们没有的技能,有人加入了大学电台、有人玩起了公众号运营、有人召集了几个小伙伴做起了个性化原创服装。“我们并没有想过要做多大,粉丝量订阅量要多厉害,只是想着做一些我们喜欢的,跟我们平常生活不一样的事情,那可能是别人的专长,是我们以前一直羡慕的事情,但如今,也成为了自己的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所爱的勇气。
如果你也这么想,希望你能给自己以及你所爱的事,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动力。
我妈妈快接近50岁了,还在事业单位里上着班,离退休还有几年。但她突然对画画产生了兴趣,并利用周末的时间认认真真学画画。这是她四十几年来从未干过的事,现在也画的有模有样的,还登上了自己单位的画报。
有想做的事就快去做吧,别给自己的软弱找借口,其实你远比你自己想象的,更加优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愿你能在这里,重温来自内心的回响。
你好,我是未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