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种触
1.1 六入处触者
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
(二九八)
触,碰撞、相遇之义。触的部位是在眼、耳、鼻、舌、身、意六处,依触之部位把触分成六触身。
触是条件适合的因素相互的作用,这些作用都是发生在六入处,六入处是触的基础。
某些佛教派别认为有独立的发生触的部位,即所谓触所,但按本经所说,没有必要另列出独立的专门发生触的触所概念,六入处即是产生触的部位。
1.2 三者触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触缘想,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触缘想,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思,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思,
(二七六)
六根对六尘生六识,这三种因素相合时产生受、想、行。这是五阴产生的过程。在五阴中,六识是六根与六尘相对时产生的,这三种因素相合时产生触,在这儿,本书不认为有一个独立的因素叫触,把触只理解为相关因素相合时的情形,由触产生受、想、行(思)。
从经文看,由触产生的受、想、行三阴,处于并列关系。
2 六触身与“我”觉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增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
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
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四五)
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3 六触身与受
缘眼、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缘触,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若于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者,种贪欲身触,种瞋恚身触,种戒取身触,种我见身触,亦种植增长诸恶不善法,如是纯大苦聚皆从集生。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广说如上。
复次眼缘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于此诸受集、灭、味、患、离如是知。如是知已,不种贪欲身触,不种瞋恚身触,不种戒取身触,不种我见身触,不种诸恶不善法。如是诸恶不善法灭,纯大苦聚灭。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
(二一三)
如果于受不能如实知,则会种下五种导致苦的触:种贪欲身触,种瞋恚身触,种戒取身触,种我见身触,和其它种植增长诸恶不善法。
触是相接触之义,仅仅表示六内入处对六外入处的相互接触,在缘起法中,把触作为单独的一支,是因为唯有六内外入处的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因缘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