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想说的7788
讨好型人格:比起讨好别人,更重要的是讨好自己

讨好型人格:比起讨好别人,更重要的是讨好自己

作者: 苏暖1234 | 来源:发表于2019-11-06 23:39 被阅读0次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类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非常敏感,总是很轻易地能够察觉到别人的需要;几乎没法拒绝别人的帮忙请求,而自己却好像永远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害怕和别人吵架,发生任何冲突,即便吵架也很容易妥协;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错了,或者应不应该生气……

    有这种特质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

    正如网上有一句话所说的“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形成这种人格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一个人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充分的“无条件的爱”,相反他得到的更多的是“有条件的爱”。

    讨好型人格:比起讨好别人,更重要的是讨好自己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写过一本书,叫《讨好是一种病》(The Disease to Please)。

    她在书中提到:

    “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阅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可能都会有这种感觉: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不仅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对我好,而且还不领情?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一般都渴望别人的关注和爱,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以自己期望得到的方式对别人,希望别人也一样回报他们,就像我在你难过的时候第一时间就陪着你,那我也希望你在我难过的时候能第一时间陪着我。

    然而,他们只是想想,很难真正地给别人说自己想要得到同样的回报,也很难给别人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因为生性敏感,他们能很轻易地察觉到别人的需要,又因为他们很善良,所以往往宁愿委屈自己不会去打扰别人,他们不会拒绝别人的需要帮忙的请求,而且还因给别人带来困扰而感到内疚。

    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一般在潜意识里还觉得自己当初是那个脆弱的孩子,没办法保护自己。

    所以,面对别人的请求,他们很难说不;面对自己很生气的事,他们不敢生气……甚至日常相处和一段关系里,他们总是下意识地讨好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但是,他们忘了:讨好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我总是小心翼翼,在和人交流时担心冷场,想要不断照顾别人的情绪,不会表现出任何伤害性和攻击性。”

    “除了近一年的时间来,我从来都没有和人吵过架,我没有跟人发生冲突的能力。”

    “我是那个圈子里年龄最小的,所有人都认为是晚辈,都觉得可以来指点一下我。我也总会认为自己需要‘谦卑’一些,于是也会拿出很谄媚的姿态来,放任大家的指点。”

    “我从来不敢和人提出真实的意见,都是在一味地夸奖他们,像一个每天笑脸迎人的店小二。”

    这是近日蒋方舟接受了Know Yourself的专访时说的话,

    这些表现,几乎是所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都具有的特征。

    天才作家蒋方舟是这样,大多数普通人更是如此:他们都不可避免地期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就算那个人自己不喜欢,但还是希望他喜欢自己。

    这些喜欢说到底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但其实,追求别人的爱和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与其花时间讨好别人还不如将精力用来讨好自己。

    你在通过答应别人所有需要帮忙的请求,掩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一味地迎合别人,这些方式讨好别人时,看似获得不错的人际关系和别人的肯定,但你吸引来的一定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

    蒋方舟最后说,她很喜欢一句话“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还说,她想那些喜欢你的人一定是喜欢你骄傲的样子。

    就像一句话说的“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力“,一个人本身就应该努力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任性地活着,对自己的肯定应该建立在通过自己努力创造的价值上,而不是三两句通过讨好得到的别人的两句赞同。

    何炅在一期节目中评价讨好型人格时说,敢把自己的不足拿来自黑的人不一定就是讨好型人格,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敢那么做。

    敏感和对别人需要的及时洞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就像为别人着想是一种善良一样。

    但这并不代表你要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

    把讨好的别人的精力花到讨好自己身上,当下次别人问起时,就说,你的确是一个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但你讨好的只是你自己而已

    别人如何看待你,如何评价你,本质上取决于你个人的价值,你是不是一个“好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你对他人的讨好和迁就非但不会赢得尊重,反而会更让人将你看轻。

    很多文章中说,改变“讨好型人格”,终极办法是“自我确认”。

    香港科技大学的陈紫嫣在《总是忍不住取悦别人,为什么?》一文中提到:我们产生“讨好”行为的根源,是把对自我的认识和价值,建立在别人身上。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讨好者们最终需要做到的,是摆脱对他人赞赏和认可的依赖,自主确认自我的价值和需求。

    为了远离“讨好型人格”的深渊,关注他人的需求,但更要关注自我的需求,这不是自私自利,也不会影响我们做一个好人。

    唯一能评价我们是不是一个“好人”的,只有天上的星空,和我们自己心中的道德律,所以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我们要为自己而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讨好型人格:比起讨好别人,更重要的是讨好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tm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