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第十四章
【大义】
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龙树《中观》)
道,不可见。道,不可闻。道,不可触。
道,并非一个感性的存在物,它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我们人所能思想的范围。道,永远不可能被我们真正地言说,它就是它自身,是一个实在的“一”。
道,绵绵不绝,无穷亦无尽,它并没有一个明亮的开端,也没有一个晦暗的终结。道,无法名状,最终又复归于空无。
道,若有若无,缥缈亦无定,它是一个没有形状的形状,它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形象。
道,就是一个恍恍惚惚的存在物。你从前面迎向它,却看不见它的开端,你从后面跟随它,却看不见它的终点。
道,一以贯之,穿越古今。我们用“道”的眼光,来观照现世,便可驾驭一切,博古通今。这才是真正掌握到了“道”的规律。
【心读】
1.
老子经常把“道”称为“一”。这个“一”很值得我们反思。世界原是一个整体,只是我们人为地制造了差异。人与人的疏离,人与自然的对抗,就是源于我们不自觉地粉碎了这个“一”。
“我”的产生,必定同时伴随着“非我”的出现。《圣经》里的故事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当亚当和夏娃吃下智慧果以后,他们便羞愧地用树叶遮住了自己的身体。因为他们开始觉察到了人与人的不同,他们开始产生了男人和女人的分别心。基督教把偷吃智慧果称为原罪的开始。我把这个故事理解为一种隐喻。我的理解是,原罪,就是分别。
人确实变得越来越聪明,但不见得会越来越智慧。我们用自己的聪明,制造了我与非我的界限。我们变得自私,变得与自然对抗。如今我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大自然却也因此而被我们破坏。
科学,或许并不能让我们幸福。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说:“科学所能描绘出的世界景象是非常不足的。它提供了许多资讯,也将我们的经验梳理成非常整齐的秩序。但是关于一切跟我们心相近的,一切对我们真正重要的,它的沉默是可怕的。”
汽车、飞机的发明,让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但却同时剥夺了我们享受自然的心境。它们给我们带来便利,也让我们的心愈发浮躁。手机的发明,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系到我们想联系的人,但它并没有真正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它给我们带来便利,也让我们的心变得疏离。
对“一”的领悟,值得我们更加用心地去体会,去践行。
2.
我在读林语堂先生的《老子的智慧》一书时,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注解。他说,耶稣会成员认为夷、希、微三字合在一起正好与上帝一词的希伯来发音类似。这真的是个有意思的发现。我试着用我学到的基督教知识做一些解释。
基督教源于犹太教,犹太人的语言是希伯来语。在希伯来文中,上帝被称为“耶和华”,这是上帝的名字。当年,摩西问上帝,该如何称呼他的时候,上帝的答问是“我就是我所是的”,希伯来原文就是“耶和华”。
其实,“耶和华”也是误译。更正确的音译当是“雅威”。希伯来文的特点是,只写辅音,省略元音。所以,“雅威”就是“YHWH”。如此一来,夷、希、微三个字连在一起念,还真有一点“雅威”的意思。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我们探索终极实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无论你我之间是多么地充满差异,最终却都是殊途同归。
我们走的路或许不同,但我们的灵魂却始终遥望着同一个方向。世界是一个整体,地球是全人类的家园。我期盼着有一天,世间可以不再有纷争,人与人之间可以彼此消除芥蒂,和平共处,因为我们都活在“道”的一体性中。
2016.11.30
心读《老子》|14.心与心的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