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贴合品牌传播那点事广告圈
发现没?广告长得越来越像人了

发现没?广告长得越来越像人了

作者: 何以宽 | 来源:发表于2016-11-09 22:30 被阅读122次
    1

    发现没?最近的广告长得越来越像人了。

    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目前的广告有三个有趣的新特点:

    1. 产品拟人化
    1. 产品场景化
    1. 产品社交化
    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

    先上图。这是最近的谍战热剧《麻雀》。也就是李易峰和周冬雨主演的国共抗战电视剧。(原谅我没有找到原电视剧....)

    我们要注意的是《麻雀》电视剧的冠名商“东鹏特饮”的举动。

    它每次都是以一句话的形式出现在电视剧的屏幕下方,最常见的话语是:喝东鹏特饮,醒着拼。或者什么革命不易,且行且珍惜之类的。

    总之,冠名商就像是“一个人”在场外为电视剧串讲台词。

    最拟人化的莫过于我现在正在看的热剧《如果蜗牛也有爱情》,王凯和王子文主演的这么一部都市破案剧。

    它的冠名商是三只松鼠。其中一幅画面是王子文日夜兼程的在做体能训练,三只松鼠在旁题词:主人加油。


    电视剧:《如果蜗牛也有爱情》

    是不是像极了一只宠物?产品瞬间淘气起来了。

    这是冠名商试图在建立一个品牌形象。至于为什么是拟人化的呢,继续往下看。

    2

    第二点是产品场景化。

    也就是说产品尽管拟人化,但是它都是伴随在电视剧的场景里面出现的。

    比如,东鹏特饮的经典广告词是:东鹏特饮,年轻就要醒着拼。那么,它是什么时候会出现在电视屏幕呢?

    电视剧《老九门》 它会随着场景出现。比如,当国民党卧底经历生死离别的时候,某个人要去拯救另一个人,东鹏特饮就会默默的配词:喝点东鹏特饮,醒着拼。

    广告为什么这么做呢?

    我猜它的目的可能是尽可能的贴近电视剧场景,试图让观众对于品牌的记忆同电视剧情节联系起来。

    等下一次你看到东鹏特饮的时候,你的第一记忆可能是:哎,它在《麻雀》中出现过,当时那个什么什么剧情特别吸引我....

    于是乎,很可能一来二去最后就买这个产品了。

    广告商希望借助产品场景化来实现:在适当的时间内唤醒消费者的深处记忆,从而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完成购买。

    我的依据是这本书:《疯传》,研究广告传播相关的书籍,它告诉人们流行的法则之一是产品需要唤醒。

    荐书|《疯传》
    3

    最后一点是产品社交化。

    我理解的是:产品拟人化和场景化更多的是产品社交化的基础。

    所谓社交化,说白了就是同谁交流:

    1. 产品拟人化可以理解为产品同观众进行交流互动。
    1. 场景化可以理解为产品同电视剧演员进行互动。(最终还是同观众互动....)

    最终是实现社交化,即产品像一个人一样在某一个熟悉的桥段里面同一个真实的观众进行交流互动。

    比如,我看到《如果蜗牛也有爱情》的插播广告,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的广告是推广探探APP,一款主打年轻人社交的软件。它是直接用电视剧里面的两个演员结合电视剧人物关系来切入进去推荐的。

    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仿佛看了一个《如果蜗牛也有爱情》的小外传,探探APP是其中一个的人物或道具。

    广告试图同消费者进行近乎真实的互动。这个广告逻辑可以说是刷新了我的广告世界观。

    当然,可能不排除一个原因:广电总局要求广告的行文规范,搞不好是广电总局要求广告商打广告的时候必须品牌裸露,不准软性植入哈哈哈.....

    我没有仔细研究过广告新规,所以只是做点可能性的猜测。

    不过,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广告商正在往我所说的3个方向摸索前进,如果是这样,未来的广告的逻辑真的会变的很有趣。

    荐书|《认同感:用事实包装艺术》

    在《认同感:用事实包装艺术》这本书里面,明确的论述了一个问题:如何用故事来塑造品牌。

    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像人一样的感情。进而实现重复消费,口碑消费。

    就我目前观察到的情况,广告商的举动同这本书里面描述的表现非常像。

    也许广告的新逻辑正在形成,谁知道呢?你觉得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现没?广告长得越来越像人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pt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