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 作业04
《非暴力沟通》
R 阅读原文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
3)指责他人。
“我很伤心,因为你说你不爱我。”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I 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上面文章讲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俩个问题,一个是我们通常利用别人的内疚来解释自己的不愉快,其结果是并不能带来一个好的导向,例如文章中说的,父母说孩子成绩不好使自己伤透了心,并不能让孩子产生对学习的热爱,第二个是我们时长只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切合感受与自身的关系,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的话,我们是不是就能更好的梳理自己的感受,并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呢?
A1 联系自己过往的经验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一次考试没有考好,父母告诉我他们很失望,然后给我列举邻居家小孩XX,你看人家怎么考的,而你又是怎么考的,就像文章里提及的状况差不多,父母并没有给我一些健康的引导,只是把我考试没有考好,让他们很失望,让我觉得我非常糟糕,然后自己就在那一时间段做了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来迎合父母,比如周末了不出去玩,按时休息,表现的比较积极,好像是在用行动告诉父母,我在为之前没有考好的事情,承认错误并积极改善,但并不是处于热爱,所以没有多少时间以后自己就放弃了这种方式。
A2 规划下一步行动
我自己宝宝再过几个月就要出生了,透过文章和自己的经历我决定在面对自己的小孩出现类似问题时,比如上面所说学习的问题,我会尝试着告诉孩子,爸爸因为你学习不好,心情也不好,因为爸爸希望你对学习有热爱,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爸爸会为你感到骄傲,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用话语建立孩子的自信,并给与孩子热爱学习的理由愿望等,有个好的引导,而不是把责任推脱给孩子,当然并不是一次性就会得到答案,所以我想类似情况我需要不间断的去做,用5-10次的经历不断总结,引导孩子在一件对的事情上产生兴趣,用3-5个月的时间,让孩子在产生兴趣的事情上热爱
网友评论
苹果(做的好的地方)
1.A1具有故事性,要比以前的概括的写法好的多。
洋葱(可以改进的地方)
1.A1联系经验中,可以把父母对你说的话对应到拆页中提到的几种情况,是(1)只提及了关心的事,还是(2)只提及他人行为,还是(3)指责他人,能分清楚这三种情况,能够帮助你区分他人和自己对话中他人和自己的语言是不是出现了这些不太合适的表达方式。
2.A2,对应smart,可以这样说
要具体:以后遇到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并且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情况,我会运用拆页中“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和我的孩子对话。你在A2中的表达是“遇到类似情况”,这个不够明确
要可衡量:遇到这样的情况10次中我有8次都运用了“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和我的孩子对话,那么我的目标就完成了,如果只运用了6次,说明我还有改进的空间。知道达到10次中我有8次,才算是合格。
可达到:这个满足,因为这个任务不难完成。
相关性:如果设定的是与孩子之间避免沟通问题,那么它与上面的具体的目标是有很大相关性的。
截止日期:这个比较难,因为你宝宝还没出生呢,你设定的目标又是和宝宝相关。如果你这里的目标是和你家人、同事之间的,那么可以给出截止日期,比如我在今天后的2个周内就要运用这个方法至少1次。
不是SMART的每个步骤都需要写出来,比如上面的可达到和相关性明显是满足的,所以可以选择不必说明,而主要描述其他几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