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八班-日精进想法成长励志
从王阳明的“致良知”,我们学到了什么?

从王阳明的“致良知”,我们学到了什么?

作者: 和水清一起橙长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19:40 被阅读15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读完董平教授《传奇王阳明》一书的良知之教一章,我不禁点头,实在太精彩,书中对“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解读实在太精彩了,虽然只有很少的几页,但让我既感动又兴奋。和君商学院院长王明夫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人生一定要皈依某种哲学的话,那就皈依王阳明哲学吧。虽然目前我对心学的认知仅限于《明朝那些事》、《传奇王阳明》两本书的相关介绍,也不禁心神向往,想更深入探寻王阳明哲学的方方面面。

    董平教授对王阳明心学关于“致良知”的部分,深入浅出的讲解,易读易理解,顺便提一下,这本书也是王明夫先生推荐了解心学的书之一。让我更为感动惊奇的更在于,前不久刚读完的迈克·A·辛格《臣服实验》一书中描述的生命流动的力量,正是王阳明口中的“良知”,他们虽然一个西方,一个东方,一个在明朝,一个在近现代,但表达的底层意思却是出奇的一致,原来“理”是不分时间空间的,而它一直都存在着。

    回到主题上,在读完《明朝那些事》王阳明部分章节后,我对“知行合一”了解的非常浅显,知道并且做到本身就很难,我之前也是这么理解,但也仅止于此,也就是个表面而已。这本书带给我的更多是对王阳明一生经历的了解,他从小就很才能出众,思想观念也和其他小孩不一样,在周边人看来,他也许就是一个怪小孩,并且他很小就立志要当一位“圣人”。

    怎么当圣人呢?圣人首先要保家卫国,所以他15岁独自到关外侦查边关地形,回到家中写了报告要上奏朝廷,被他爹骂了一顿,可他还是坚信要当圣人。16岁,朱熹的“格物致知”在当时十分流行,王阳明对此也十分相信,马上行动,在家格起了竹子,3天后积劳成疾生了重病,这件事也让王阳明开始对朱熹的学说产生怀疑,开始另辟蹊径,也因此更加坚定他要当圣人的决心。

    17岁王阳明成亲,却在婚礼当天不见新郎官踪迹,原因是王阳明在当地的广润门附近偶遇一位老道士,与他攀谈甚欢,不知不觉竟过了一夜。21岁,王阳明顺利通过浙江乡试,中了举人。22岁会试落地,25岁复考再次落地,直到28岁考中进士。随后他因替言官替正义上书,得罪当时权倾一时的太监刘瑾,被贬龙场。在这之后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领悟出一个重要的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意思是,每一个人的人性当中,原本就有”圣人之道“,以前总将圣人之道当作外在东西来追求,现在他认为,那实在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做法。

    在我目前浅显的理解来看,“良知”也即“圣人之道”的一种。“良知”就是我们的“本心”,是我们心灵本来的样子,本来的状态。也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是我们作为人而存在的根据;是理性的本原,是我们可能获得知识的根据;也是德性的本原,是我们之所以可能有道德的依据。并且“良知”是本来就存在,而且是一直就存在的。

    什么是本心?打个比方,在国学书院里,小辈给长辈递茶水,这是书院的规定,但不是本心,本心应该是,不管书院有没有这个规定,小辈都应该向长辈递茶水,这是敬重长辈。再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为什么去帮助别人?是为了积累自己的善行,还是不得而为之,抑或是为了让自己心安,这些都不是本心,都参杂着私心或者欲望,都为了想让自己获得回报。而本心是,帮助别人没有目的,为了帮助而帮助,别人需要帮助就帮助了,并没有想过帮助别人后,你能获得什么回报,或者帮助别人你要付出什么代价,这就是良知。

    王阳明说,你的“良知”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让“良知”引导我们去做事,而不是我们的偏好。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外界接触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打交道,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当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将偏见当作真理,使人们的生活偏离了“良知”的引导。“良知”被日常生活当中的各种偏见掩盖、遮蔽起来了,这十分危险,它使我们的生命失去了根基,丧失了人的本质。

    所以我们要“致良知”,董平教授解释说,“致良知”包含两种意思:

    一是我们要自觉意识到“良知”才是我们自己真正的本质,要使我们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就需要让“良知”重新显现出来,显现于我们的内在心灵,让“良知”指导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这里提一下,《臣服实验》提到,放下个人偏好,臣服于生命自然流动的力量,作者的这个观点和王阳明的“致良知”观点不谋而合)

    二是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良知”的存在,那就要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表达出来,将“良知”贯彻落实到方方面面。“知”就一定要“行”,这里的“知”就是“良知”,“知行合一”是“致良知”最为根本而有效的方法。

    王阳明正是“知行合一”彻底的践行者,从上面的他的经历中就能看出,他立志成为”圣人“,并且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也经历过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困境,最终他还是悟到了,并且将自己的心学传播给更多人受益。

    另外补充两点题外话:

    1、《臣服实验》中作者每日早晚坚持打坐,坚持了40多年,现在应该还在做着。我认为对他的臣服实验是有很大帮助,事实上他自己也说过。冥想的作用,结合王阳明“良知”学说来说明,冥想使大脑、心灵归于平静,而人在平静状态下,可以说是无欲望的,这个状态最接近“本心”,当下所做的事情或者决策也最接近“良知”引导的方向。

    2、王阳明后来在军事上的成就,也基于他年少的实践,从15岁去关外考察,那时他应该就已经开始研究兵书,28岁考中进士实习期间,利用果壳排兵布阵,被派去修陵墓,对工人采用军事化管理。这一切的积累,这一切的因,才有后面他打破东部四省山贼、平定朱宸濠叛乱等的果。这样看来,实际上,王阳明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致良知,知行合一”了,只不过那时他还没把自己的行为形成一门哲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王阳明的“致良知”,我们学到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hm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