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正是那一场运动会,让我始终记忆犹新。
“曾老师,加油!”“曾老师,加油!”“加油!加油!加油……”田径场人头攒动,警戒线外人声鼎沸,阵阵风吹来,彩旗猎猎。
那时是自己第一次参加运动会。
也算是幸运吧,那是自己从教第二年的时候,学校里运动会最后的项目是教师运动会,这往往也非常激动人心,扣人心弦,因为此时更多人的瞩目和期待,更何况还是许多学生在看着,不得不拼了一把。
学生时代的运动会始终都只是观众而已,认真的当着打酱油的看客,最激动的时候莫过于为班上的人加油鼓劲儿,要知道,运动会永远都只是少数人比拼,大部分人是没有资格参赛的。
赛前报名的时候,斟酌再三,还是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勇敢地报了800米。那时我想,800米是既要速度又要耐力的,而自己又恰好都不具备,只求不要丢脸,不然如何在学生面前立足。
那时自己第一次以运动员的身份上场,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能超过一个人,就要拼尽全力。所以,真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的。
“各就各位,预备……”赛场如战场,时刻考验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听着裁判的发号施令,目光锁定在跑道上,丝毫不含糊。此时的内心,心潮汹涌,面露笑容,也许只有自己明白笑容是为了打破这样的紧张的。
“嘣!”
一听到枪响,全身的原先紧绷细胞稍微松弛了一些,此刻我知道只有拼命地跑了。即便如此,一开始还是落后了别人很多,没有办法,什么都不去想了,拼命地跑着。跑到班上大本营的地方,此起彼伏的加油声,呐喊声,声声入耳,此时跑步的状态变成了忘掉所有,只顾向前。听着这些加油声,仿佛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一圈下来,自己明显感觉到速度减慢了不少,必须坚持,时刻不忘自己不能倒一的目标。
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以刀二的成绩跨过重点。那一刻,我终于如释重负,却很开心。
“我做到了。”
(二)
真的不容易,在运动会里体验了一把,却不是打酱油。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一次机会,也许自己会一直理解不了什么是超越自我,什么是全力以赴,什么是接纳失败,什么是敢于尝试。
由此我想到,体育其实是教育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学生生涯体验过,或许自己的很多性格就不是这样了。
至少自己会具有敢于拼搏的品质,不轻言放弃的品质,而这些重要品质在成长途中的缺席,导致性格不够完善,导致高考成绩的不理想。
(三)
我们都知道奥林匹克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生活中如果没有参加过运动会,恐怕很难get到。
那是唯一的一次,自己深深地认识到体验感的重要,所谓的“经历过,才会懂”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每次想起一代运动会,我都会告诉自己,不要怕,要不断地去超越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