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人世中人们的常态,但绝不是一个人拒绝接受新事物,逃避困难甚至放弃努力的借口。
生活中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或多或少拖延的习惯。“今天周五了,要不这个报表下周一再给你!”,“今天加班,有点晚,明天再去跑步吧!”,“打了几个小时的游戏了,眼镜酸,书还是明天再看吧,反正明天周末不上班。”生活工作中各种拖延随处可见。
人们总是下意识的给一些眼下待做的事情重新设置更远的时间起点,信誓旦旦说从某某时间开始就怎样,过了这段时间就怎样。结果到了那个时间,又会找出其他的一些借口,继续往后推延,一直到这个事情无休止的推脱下去。有朋友喊着跑步减肥,学英语,学吉他的,几个月甚至几年都过去了,都还没开始过。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拖延?从小学开始,大家已经学会并适应了拖延。暑假作业,本来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是一放假就开始肆意的玩,虽然也偶尔惦记着暑假作业没做完,但是理智终究会败给贪玩的心。到了最后两周发现开学时间越来越近的时候,才全身心投入到暑假作业,而且在短时间内,也高效的完成了作业。事后想想也懊恼自己为什么不是前两周完成作业,那么剩下的时间可以更毫无顾虑的玩得更痛快,然而第二年依然如此。
拿自己的工作来说,也经历过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说,两个月周期的项目,前一个月,大家根本没有什么紧迫感,工作节奏保持日常的放松状态,上班间隙照常刷刷手机,看看新闻等。直到项目后期,才意识到时间突然变的很紧,加上过程中发现的曾未考虑到的很多细节和疏漏,然后每天都在紧张的氛围中度过,加班更是常事,但是大部分情况结果还是不错的,项目还是按时完成了。但是过后大家少不了一通抱怨,时间紧任务重等,但是大家都忽略了项目开始时候大家做事的效率。而且后面的项目又如出一辙。
上面的两种例子是一种极限生存的做事方式,这种做事方式绝对不是大家想要的,但是又发现大家似乎又对此上瘾。大家的生活都一直这样循环着。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拖延?有些事情拖延拖着拖着就无果而终,但是有些事情,虽然拖延却还是会做,会尽量做好。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目的。前者大多数出于自身的愿想,而后者则是因为客观的责任,换句话来说就是那些因为拖延而没有实现的事情如果是必须做的事情,大家也都可以做到。周末大家会赖床,而工作日不管再热,再冷,如果没有请假就必需按时上班,这是我们必需遵守的规则。
说了这么多,总结下来生活中的拖延大多只是因为自己的愿想不够强烈,大家都口头说自己想很有钱,要实现财务自由,但是除了必需要做的工作,大家却不愿意为此付出多一点的行动。所以告别拖延的前提就是要有清晰,渴望强烈的目标,愿意为这个目标坚持努力付出。那么在工作就是要更主动高效的将工作的目标提前实现,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和风险,这样才不至于在后期遇到忙碌,压力大,加班的情况,从而才会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拖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