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晨光||长将一寸身

作者: 陆子飞 | 来源:发表于2020-04-16 01:33 被阅读0次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精卫》

    时间已经过去三年,顾炎武始终忘不了1645这事关天下兴亡的一年,他没办法力挽狂澜,甚至到不了东南和西南的抗清基地。

    但这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能做,并不代表他就能坦然接受天下沉沦。时间过去了三年,现在已经是1648年,天下已经掀起第二次抗清高潮。

    形势似乎有利于南明,可是一直在清统区奔走的顾炎武,明显感觉到人民虽然不满清庭的政策,却更不愿意继续反清复明,持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消极心态。

    顾炎武是一个另类,虽然备受敬仰,却没有多少人愿意效仿。他不由想起三年前,天下群起抗清的局面,无论乡绅还是百姓,都为了捍卫中华传统据城自守。

    所以扬州惨遭十日屠城,八十万市民或死或亡,再不复当年繁华;嘉定遭受三次屠杀,仍然不妥协。

    最壮烈当数江阴,“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一座小小江阴城,竟然可以抵抗清朝大军八十一日,六万百姓誓死不降,最后仅剩53人幸存,谱写了天下兴亡时刻,最悲壮的一幕。

    仅仅三年,热血儿女竟然把血流尽,剩下的只是顾及小家的顺民。对此顾炎武悲愤异常,于1648年作《精卫》以明志。

    著书立说

    1640年,屡次的科场失利,让已经27岁的顾绛决定遵循内心,从此告别科场,一心只作学问。

    他开始总结历代得失,遍览历代史书、郡县志,以及文集、章奏、辑录等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的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动笔写作《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此时的顾绛绝对想不到,明朝竟然只剩下四年寿命,他根本不可能向李时珍、宋应星、徐霞客等前辈那样,安稳地取材写作。

    顾绛这个年轻人,和我们一样普通、平凡,不能预料未来。他效仿前辈,放弃科举,靠做学问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一年顾绛27岁,现在生活的明朝272岁,未来将要生活的清朝4岁,当然,如果从清朝的前身“后金”算起,就得多加二十岁。

    心怀天下的顾绛,一定知道这个小他三岁,叫做后金(清)的政权,但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不然也不会在七年前行冠礼之时,会同意取“忠清”这一表字。

    当然了,他取表字时,清还不叫清,仍然叫后金。但是,直到此时,仍然叫忠清,足以证明顾绛和当时所有文人士子一样,没有把割据东北的清政权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顾绛,字忠清,苏州府昆山人。此时还只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才子,屡试不第,怀有十足的傲气。和归庄是好友,两人都有点桀骜不驯的感觉,行事常常特立独行,时人称“归奇顾怪”。

    有此才华和性格,选择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在众人眼里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身处这天崩地解时刻,谁人可以置身事外?天下之大,已经容不下一个甘于做冷板凳的学者了。

    仅仅在顾绛投身书海的第二年,祖父去世,一度打断了他的计划。

    三年后,突然传来惊天霹雳,崇祯殉国,大明亡了!

    紧接着北方又陆续传来清军入关、李自成败亡之事。近在咫尺处,更传来了诸大臣拥立福王南京称帝。

    这给了正在研读历代政治地理历史的顾绛以希望,他头脑中浮现出东晋、南宋故事,加之南京作为大明都城两百多年,有现成的行政班子,不用另起炉灶。简直是祖宗有灵,天佑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兴奋不已的顾绛,立刻停止手上著书立说之事,开始积极谋求一官半职,好为南京朝廷效力。

    书生意气

    满腔热忱的顾绛,奋笔疾书,于是著名的“乙西四论”诞生了。他针对国家军政废弛及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策略。

    《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可以说是这四年顾绛思想的结晶,可惜南京诸公正上演撕逼大战,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也怪成祖朱棣太过远见卓识,留下的制度太过完美,以至于让后人没有危机意识。失去半壁江山,还只知道争权夺利,继续败家。

    一年纷争下来,倒叫清朝得了便宜,江南半壁拱手相让。争权诸公,大都开城剃发投了新朝,做了贰臣;个别的死的死,逃的逃,真真的是树倒猢狲散。

    顾绛连骂人的气力都没有了,他恨天恨地更恨自己。你说取什么名,什么字不好?偏偏叫绛,叫忠清?

    如果自己没有礼义廉耻,民族气节,眼睛一闭,头发一剃,衣服一换,高高兴兴去捧清朝的臭脚,说不定还能靠冥冥之中天注定的由头,混出头来。

    可是他顾绛就不是那种人,做不出那等无耻之事。这时他想起一个人,一件事。

    这个人叫王炎午,宋末元初遗民,算是文天祥的学生,曾跟随文天祥起兵抗元。后因亲丧回家守孝三年,完美错过文天祥兵败被擒的悲剧。得知文天祥成了俘虏,他第一个念头不是去救,而是干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得以名留史册。

    为了保存南宋人民反元的民族气节,王炎午洋洋洒洒写了一篇祭文《生祭文丞相》,引起南宋遗民强烈反响,受伤的民族自尊第一次得到满足。

    于是他们沿路张贴此祭文,后担心文天祥看不到,还浩浩荡荡去拦囚车!当然不是为了劫囚车,只是要亲自念给文天祥听。

    可惜让王炎午等遗民失望了,文丞相听完这一个劲让他赶紧去死的祭文,并没有就此自尽。我想他大概是想见见吞并天下的忽必烈,所以才在三年后死于北京。

    当文天祥死讯传来,已经做了三年遗民的王炎午,终于盼来了迟来的死讯,他嚎啕大哭,再一次写下《望祭文丞相文》。

    王炎午,这第一次经历天下兴亡的遗民,满是书生意气,在战争关键时刻,竟然因为守孝浪费三年。为了民族气节,一个劲催逼文天祥殉国,而不是想方设法去营救。

    但是,这就是当时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有相同经历的顾绛就很是佩服王炎午。于是同样有着书生意气的他,决定给自己改名,以示与清朝势不两立,他改名为炎武,改字为宁人。

    寓意效仿王炎午的气节,宁愿做一个堂堂正正之人,也不卑躬屈膝当奴才。清朝以皇帝为尊,视天下为家业,视王公大臣为奴才,不要以为奴才就很卑贱,在清朝,能自称奴才的,不是皇帝亲信,就是显贵大臣,一般臣子想当奴才而不得。

    这是一个扭曲的社会,不想当奴才之人,不死也得被迫害;一心想当奴才之人,只有想法设法,卑躬屈膝讨好主子。

    顾炎武就是不愿意当奴才的人,所以他叫宁人。从这一刻开始,天下再没有顾绛,再没有顾忠清。有的只是顾炎武,顾宁人!

    虽然书生意气,可我就是喜欢这样的书生意气,但是王炎午的生祭行为,我一点不赞同。

    毁家纾难的1645年

    1645年已经来到,这被顾炎武后来称之为亡天下的时刻,他失去了太多太多。

    虽然我们常常说,国家不幸诗人幸,可是,哪个诗人愿意用国家的不幸来成就自己的幸呢?恐怕没有几个,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顾炎武的成就,最高的当然是学术,是思想。但他的诗,也是一等一的好,虽然比不上唐宋一流的诗人词人,却也可以笑傲明清两朝的诗人了。诗评家言,顾诗直追杜诗,也就是说虽然还是比不上杜甫,也可以秒杀无数同题材诗人。

    这一年,顾炎武没想过写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只是毁家纾难,只是想力挽狂澜。

    投笔从戎

    还没到南京,南京已经城破,顾炎武只好改道,投奔王永柞的义军。当时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

    因为朝廷已经不在,但民间并不愿意归顺清朝,于是一时“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众义士纷纷响应,齐聚一堂。

    可惜仓促起兵,没有良将,没有劲旅,一帮乌合之众,如何是八旗铁骑的对手?义军在攻打苏州时,遭遇伏击,溃不成军。紧接着松江、嘉定等城相继陷落。

    顾炎武第一次抗清就此失败,但是他不会轻易认输的。

    据守昆山

    顾炎武潜回昆山,此时昆山的知县逃亡,县丞阎茂才代理知县,决心降清,下达剃发令,士民大哗。

    顾炎武与归庄、吴其沆等决心捍卫祖宗衣冠,于是发动群众,杀阎茂才,据城自守。

    清朝因为北京、南京皆归己有,以为天下已定,于是暴露狼子野心。颁布六大政令,封赏八旗兵,并用以区分刁民顺民。剃不剃发就是最好的区分标志。剃发为顺民,留发为反贼,要求令发十日内,必须剃发。

    为了捍卫衣冠传统,本已经放弃抵抗,决心降清的江南诸地,纷纷起而抗清。嘉定、江阴、昆山等城,不约而同的杀清县令,城头树立日月旗帜。

    第一次抗清高潮就此掀起,这不是官方的,有组织的策划,所以虽然声势浩大,江南皆反,可难免被各个击破。

    此时朱聿键还在难逃路上,还没有登基称帝。可即便称帝,没有郑芝龙的支持,他也无法乘势北伐,收复河山。

    机会来得这么突然,又失去的那么悲惨。血染大地,山川变色。华夏的赤子,被屠刀屠戮;中国的脊梁,被铁骑践踏。站着的人没有几个,跪着的奴仆却遍地都是。

    国不成国,家无完家,让死去之人不得安宁;让苟活之人,不得安生。

    毕竟顾炎武只是书生,没有班超的天生智勇,没有阎应元的将才。他的伙伴,也都是纸上谈兵的书生,节气是有的,死亡是不怕的,可从军打仗,坚守城池毕竟不得其法。

    所以仅仅几天,昆山城就被攻破,因守城而死,以及被屠杀的民众多达4万。好友吴其沆战死,顾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他的两个弟弟被杀,顾炎武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

    虽然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提前出城,但可以肯定,他不是临阵脱逃。语濂径在常熟,是他曾经著书立说之地,他应该有庄园田产在那,也许他是回去募集粮饷,招募壮丁。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昆山城破了,生母失去右臂,两个弟弟被清军杀死,好友非死即亡。这一战败的悲惨,这就是把战火烧到家门口的后果,不管能不能接受,顾炎武都擦干泪,更坚定了他抗清的信念。

    家破人亡

    昆山城破九天后,常熟也沦陷,顾炎武的嗣母王氏听闻,知道大明彻底没有希望了,决定绝食殉国。

    王氏不知道,常熟虽然沦陷,可是不远处的江阴城正在顽抗,在阎应元的带领下,他们一共能坚守八十一天。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扬州、南京等坚城几天就沦陷,苏州、杭州等雄城可以传檄而定。昆山、常熟等小城也只能抵抗那么几天,同样是小城的江阴怎么就能硬扛八十一日呢?

    决定性因素肯定是百姓,但哪座城百姓不比江阴多?可见能将毫无经验的百姓组织起来的江阴三公,有多厉害了,其中最杰出的就是阎应元

    可惜他只能带领六万江阴人民,如果交给他的是扬州八十万人民,是南京百万人民,或是江北四镇的几十万军队,中国的历史说不定真的就改写了。

    不说野战,单单是防守,天下就没有几个能超越他的。

    历史给中国开了一个玩笑,也告诫后世,人不能尽其用,会是怎么一副场景。适合带兵的没有兵权,一心当贰臣的手握大权;适合搞学问的,必须得整天和军队打交道,这是何等的悲哀!

    这一如宋末模样,擅长水战的将军偏要他去骑马,擅长步战的去乘船,擅长骑战的要让他下马。然后好了,蒙古铁骑一来,全线溃败,南宋亡了。

    三百多年过去,历史惊人相似,所以南明也该亡了。

    看不到希望的王氏把顾炎武叫来,最后嘱咐道:“我即使是一个妇人,身受皇上恩宠,与国俱亡,那也是一种大义。你不是他国的臣子,不辜负世代国恩浩荡,不忘记先祖的遗训,那么我就可以长眠地下了。”

    一介妇人,都要殉国,这得给顾炎武多大打击?他何尝不想一死了之,可是死简单,难的是好好的活,有价值的活。

    顾炎武已经没有眼泪,他有的只是希望,因为他听说贤明的唐王在福州继位,宣示天下。

    此刻的他,大喜过望,吃了多少苦,做了多少牺牲,终于看到了曙光。

    化身说客

    一方面是遥领了隆武帝的旨令,让他利用自身优势,秘密联络抗清义士,策反降清臣民。另一方面,经过两次大失败,顾炎武也许已经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统军打仗,于是决定做一个说客和联络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从这也可以看出,隆武帝具有远见卓识,不仅能看到联合农民军的必要性,懂得不拘一格用人才,还能从只言片语中,知道如何把顾炎武等人用到实处。

    果然,相比较行军作战,显然当说客更适合顾炎武。

    适合也只是相对而言,有句话说得好,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用到顾炎武等书生身上完全合适。虽然没有人天生可以胜任,但顾炎武等人真不适合乱世生存,空有满腔热血,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国事败坏而不能挽回。

    多方游走,眼见就要大功告成,却因为行事不密,走漏风声,最后功亏一篑。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隆武朝没了,反正之人被抓,陈子龙等义士也死的死,亡的亡。

    可是顾炎武并没有被接连不断的打击击垮,在接下来的五六年里,仍然在继续行走着,哪怕明知不会有结果,他依然没有放弃希望。

    自比精卫

    看着身边一群麻木不仁,尔虞我诈的自利之徒,顾炎武已经出离愤怒了。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北上 待访

    希望一点点缩小,直至几乎看不到。顾炎武曾创建“惊隐诗社”,表面寄情山水,实际是用来遮掩,秘密联络。

    他也曾六次祭拜明孝陵,叩拜太祖朱元璋。他的家产被亲戚佃户谋夺,并被告秘密反清,有过牢狱之灾。

    终于他在苏州府待不下去了,南去之路阻塞,北上大门敞开着。

    天下人都知道,南下必定是投明,北上是归顺清朝。可顾炎武就不是按正常逻辑来思考之人,别人都在做顺民和反民中选择。

    他偏偏在当下和未来进行思考,几年如一日的思索下,顾炎武终于醒悟了,真不愧是杰出的思想家。

    他知道反清复明短时间是看不到希望,但他不愿意认命,现在没有希望,几十年后呢?元朝也不过存在九十多年,清朝就能超过百年?

    胡无百年运,皓月自当空。北上,就让我顾炎武来为后世王者打下基础,把北方河山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北伐之用!

    顾炎武北上了,他终于不再硬抗清朝,重新回归著书立说的本途。于是世间少了一个屡败屡战的义士,多了一个有着耀眼光芒的思想家。

    二十年后,当他辗转得到另一位好友黄宗羲寄给他的著作《明夷待访录》。顿时惊为天人,“读《待访录》,知百王之弊可以复振。

    同时他也知道了,原来天下竟不止他一人要将希望寄托后世。于是回信说:“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其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

    这时候他自己的著作大都已经完成,虽然晚了黄宗羲几年。他们也得以成为明末清初最耀眼的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智慧结晶,影响清朝三百年。

    因为有顾炎武,后来才有乾嘉学派;因为有黄宗羲,后来才有浙东学派。因为有他们,清末有识之士,才得以借机宣传资本主义启蒙思想。

    他们终究是等到了后来者,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

    无独有偶,顾炎武因为敬佩王炎午改名叫炎武,章太炎也因为敬佩顾炎武,所以改名为,改字为太炎

    大概这就是一脉相承,惺惺相惜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海晨光||长将一寸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tl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