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沁柔的妈妈
01
接触的人不算多,如果加上归类的话,那就更单一了,学生及其家长的话,占比就有九成。
教英语,从幼儿园大班到大学二三级(考大学四级)范围的学生都有。
教钢琴的话,学生的年龄跨度从幼儿园小班到七十几岁退休人员。
教过的这些,只有小孩子(4-10岁)是自己最喜欢,也最愿意去教的,成就感还最大。
可能童心未泯,可能心态较好,可能比较擅长表扬,可能比较热爱学习,可能比较容易信任人,可能比较会模仿……
而这些通常都是小孩子的标配,只有跟他们相处,这些标配才不会被我丢掉。
02
昨天快中午时分,我在看书,陶沁柔听了会歌,嚷着要我带她出去玩。
我说,“等下就是午饭时间了,等吃完饭再出去吧,不然只玩一下下就得回来了。”
她估计没能理解,或是需要即时答应她的要求,哭着说,“要出去玩。”
这两天本来就有点咳嗽流鼻子的她,这下子一哭,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往衣服上蹭。
再加上天气热,浑身是汗,我就说,
“妈妈先给你换下衣服哦”
随即拿了一条粉色polo连衣裙,准备给陶沁柔穿上。
她边哭边说,“这衣服好漂亮啊!”
……
瞬间被她逗笑了!
哭的时候,还不忘夸衣服一下。
后来想到,原来在平时生活中,不管是穿衣服、鞋子、包包,还是绑头发,或是评价别人的时候,都会在她面前说,“好漂亮啊!”
在人前,也毫不吝啬地夸,“陶沁柔真好看!”
所以,当陶沁柔在路上遇到一个有扎着辫子的妹妹或姐姐时,她都会跟对方说,“姐姐/妹妹好漂亮啊!”
03
这段时间,教过的几个孩子,问了我一些不懂的问题,给他们解答之后。
他们也会很大方地表扬我:“哎呀,王老师好厉害啊,太牛逼了。”
一个学生表扬,是意外。
两个学生表扬,是巧合。
三个学生表扬,是养成了习惯。
我想,我们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这就是我喜欢小孩子的原因,单纯且向上。
对他们好,他们就加倍对你好。对你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地向你完全敞开。把你当作他们可以分享秘密的密友。
与小孩子建立了信任的关系,传授什么知识,他们会很乐意理解和接受。
言语行为的,也不用特地教,定一些规矩,模仿就行。
就比如规定学生不可以在我面前讲脏话、骂人之类的。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慢慢地谦卑有礼下来。
04
喜欢小孩子,除了可以较为轻松地与他们相处,传授知识也容易些。
还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单纯、善良。孩子就是一块“白板”,给他们涂上彩色,他们就是彩色的,至少在成长过程中,多了很多快乐和爱。
记得跟一教授聊过,他问我,“最重要、最关键的年龄段应该是哪一段?”
我当时的回答是,“小学”。
因为孩子在小学就给他们培养好学习习惯,扎实好知识基础,带给他们健康的学习环境,他们就可以有更强大的力量去面对以后的学习。
教授说,“再提前些。应该是幼儿园。”
“大部分人都说初高中才是关键,最重要的阶段,大量的高精英教师也都往中学输送。而幼儿园、小学的老师,则水平比较平庸。
可小时候就养成不良的习惯,到中学再去‘填鸭式’教育,就容易让孩子变得非常讨厌学习。”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特别快乐和幸福的事情,但是现在绝大部分的孩子却恨不得把书扔了、撕了、烧了!
因此,大部分的问题,真的不是出在孩子身上!
附:
趁着孩子还没长大,好好爱他们,多陪陪他们,建立好他们的高自尊、有价值感的自我认知,一定会比做任何事情来得更有价值,、更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