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三岁半的小侄子突然喊我给他讲个故事,我在脑海里想了很久,才断断续续地把“拇指姑娘”的故事给讲完,讲完之后有些感慨。
原以为这么多年骨感的现实生活以及无法抗拒的成长早已让我把这些个童话故事给忘却得一干二净,没想到的是记忆打开一个阀口之后,那些故事的大概内容也逐渐清晰起来。
原来并非是长大了这个神秘、美好又暗藏危险的童话世界便会离我而去,只是我把它们珍藏在回忆里,与童年作伴着。
我有些莞尔地看着兴致勃勃的小侄子,就仿佛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但我们的童年毕竟是截然不同的,我的童年要生动有趣好玩得多。
那时家里人还没有这般重视学前教育,我没上过幼儿园,真真切切地玩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而小侄子如今才三岁半就去上幼儿园小班了,因为嫂子说别家的小孩都上学了,不能让小侄子落后于别家的小孩,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还专门找人购买了一堆学前启蒙学前教育的书籍回来,有时间便教导小侄子去看去学习。
我能理解这望子成龙的心切,毕竟为人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成长得足够优秀,能够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恨不能用尽余生所有的力气和能力去给孩子铺就一条康庄大道,只是,这个所谓的起跑线就真的这么重要吗?重要到不惜缩短孩子本就不长的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
法国小说家、戏剧家杜伽尔在《蒂博一家》中这样写道:“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这是童年的回忆。”
童年是每个孩童最快乐、天真、烂漫的时期,是他们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回忆之一,他们在这个本该玩闹的年龄阶段里可以尽情地玩耍、开心,他们的内心里装着那个神秘又光怪陆离的童话世界,我们应该去守护他们的欢笑,守护他们内心深处的童话故事,这样他们未来才不会留有遗憾。
但也不意味着在这个时期就完全不进行学前教育,毕竟这个阶段的启蒙对于任何一个孩童来说都极为重要,教育和孩子的童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也不是非得做出一个抉择的是非题,二者是可以共存的,只要掌握好“度”。
那么如何能够更好掌控好这个“度”呢?
1、合理分配好时间。
玩耍和学习的时间要合理分配,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而把他们拘在家里,也不能放任孩子玩闹不在意学习,可以二者结合在一起,制定一些可以一边玩也可以一边学习的游戏,既能加深孩子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让孩子们在玩游戏中加深彼此的交流更好地锻炼每个人的社交能力。
2、教育要因人而异。
每个孩子从智商到性格到领悟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天赋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也许有些孩子对数字敏感,学习数学很快,然而对于语文却总是难以理解,连声母韵母都分不清楚,这种时候就不能够要求他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样达到所有的进度,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哪一科弱项家长就着重教育哪一科。
3、教育要循序渐进。
不要为了所谓的不落后他人就让小孩提前接触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除非是智力过人记忆力超群的天才,否则就该是什么年纪就学习什么年纪的内容,提前学习下一个阶段的知识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难度加大,容易丧失对学习的信心以及兴趣,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信、自强的性格,理应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走稳踩实,这样才能为日后的学习构筑好牢固的地基。
4、可以适当培养兴趣爱好。
很多小孩在童年时期便会表达出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画画、唱歌、跳舞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适当加以培养,但不要采取强硬的态度,尽量引导孩子自主选择,这样他们自己下的决定便会对这个决定有很深的认同感,会认为是自己选择的,那么就应该坚持下去,也不会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反叛心理。
最后,希望每个小天使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美好童年,希望那个童话世界能够在他们的内心里一直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