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

作者: 杏花疏影1 | 来源:发表于2021-09-14 09:22 被阅读0次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诗经·陟岵》

我登临葱茏山岗上,向老父亲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父亲一声叹息:唉!我苦命的孩儿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休息的空当;还是小心保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留恋他乡!

我登临荒芜山岗上,向老母亲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母亲一声叹息:唉!我的可怜的孩子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睡觉的空当;还是小心保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将娘忘!

我登上那高低起伏的山岗上,向我长兄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长兄一声叹息:唉!我的兄弟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睡觉的空当;希望你小心在意啊,盼你早点回来啊,不要客死在他乡!

春秋时期,一般劳苦大众都要承担沉重的兵役和劳役,他们不仅身体受折磨,更加难以忍耐的是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离别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

那年秋天,萧瑟的秋风吹落了一地的枯黄,曾经的苍郁已经变得稀疏,我们的行人继续行走在魏国荒凉的边塞上,一个守边的士兵,一个人静静的走上了高岗之上,静默的向故乡眺望着:他在思念自己的亲人,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耳边似乎听到父亲的叹息,那声音仿佛在说我那可怜的孩子正在远方服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希望你早点回来!他仿佛看到他那年迈的满头白发的母亲此刻也正遥望远方,他似乎听到母亲的叹息声:我可怜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回来?要保重身体,千万不要生病啊,娘等着你回来!他向兄长所在的地方眺望。仿佛听到兄长的叹息:唉!我的那可怜的兄弟正在远方服役,昼夜操劳的他一定要好好珍重自己的身体吧,为兄盼你早回来不要死在他乡!这一幕幕的景象在脑际间闪现,他不觉泪流满面,继而情动于中而行于声。

《国风·魏风·陟岵》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此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一种独特的抒情模式。全诗三章,每章六句,重章叠唱,每章开首两句直接抒发思亲之情,皆为赋体。

此诗在艺术上主要有两个特色:一是幻境的创造,想像与怀忆的融会;二是思念亲人而似乎闻到亲人念己之语。

此诗开篇,登高远望,一意三复:登上山顶,远望父亲;登上山顶,远望母亲;登上山顶,远望兄长。思父思母又思兄及思亲之情溢于言表。开首两句,便把远望当归之意、长歌当哭之情,抒发得痛切感人,淋漓尽致。

此诗的妙处和独创性,在于从远望而接下来的联想,设想亲人念己之心,思己之情。于是乎主人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问候、殷殷的提醒慎重、千万句的嘱咐和叮咛。也许,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慰藉。古人云: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登高处而生思乡之情。

《诗经》的土地已经是几十度王朝兴衰,几千年风雨轮回,可是民间生活中那些最平凡最常见的事情却几乎一点都没变,一时的功名富贵只是乍现忽灭的荣华,这最平凡的才是万古长存的真实生活的写照,因此它才能流芳千年。《诗经》中蕴涵着生活真谛,平凡人生也乐趣无限。读《诗经》,品人生,感悟千年前人类最真挚纯洁的感情,不觉已情深深,泪朦朦了。

相关文章

  • 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

  • 二曲语录(26)诗说

    有学者之诗,有诗人之诗。 养深蓄厚,发于自然,吟咏性情而无累乎性情,此学者之诗也; 雕句琢字,篇章是工,疲精役虑,...

  • 端午

    粽子怎保鱼口身, 龙舟难救江底人。 汨水无意吞诗祖, 口碑千古民有恩。

  • 对诗应怀敬畏之心(转载)

    文/陈思明 诗之高雅,无与伦比。《诗纬·诗含神雾》中讲:“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

  • 话端午

    吾与翠竹共端午,青青箬叶清水煮。 报国无门寻短见,千古绝唱出诗祖。

  • 【世界文化常识】文学篇(11)

    唐代诗人别称 诗祖——陈子昂。元代方回称“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 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

  • 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

    在《六祖慧能传》中,五祖问慧能做那些粗活苦不苦,慧能答道:弟子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所以不觉得苦。 没有外在的工...

  • 怎么快乐地解决问题?——情绪

    我的观点是以心役物,而不是以物役心。这句话的出处是这样的:《六祖慧能传》中,五祖问慧能做那些粗活苦不苦,慧能答道:...

  • 经典:游黄山

    被称为“千古奇人”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

  • 以心役物

    五祖问六祖慧能,做这些粗活累活,苦不苦,慧能答,弟子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所以不觉得苦。 说一句,禅宗是积极心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xc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