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田林老师《游戏人生》课程感悟

作者: 洁杨 | 来源:发表于2019-04-25 23:03 被阅读129次
    杨田林老师《游戏人生》课程感悟

    刻意练习计划之“遇见...”96/300,杨田林老师《善用游戏 提高培训效益》课程学习心得

          昨天,参加了杨田林老师《善用游戏 提高培训效益》课程,对杨老师慕名已久,在我的思维导图老师菲比和大伟老师的课程上,杨田林老师经常被提起。而我第1次听到杨田林老师的名字,就立刻记住了,还有个特别的原因,因为杨田林老师的名字,和我父亲的名字只相差中间一个字。我们是本家,而且还有这样有趣的缘分,所以参加这次活动前,非常的期待。

          到达现场,果然,签到环节热身就开始了,让我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扑克牌,还要用四色记者采访表访问5个人,当时就勾住了我的好奇心,我在想,这是在玩什么呢?在课程中,更加深了我的理解,原来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让学员快速熟悉,而且还实践了老师的一个信条,那就是——“不要惩罚早到的人”,作为一个早到的人,我可以说,非常享受早到的时间。

    杨田林老师《游戏人生》课程感悟

          一天的课程,收获非常大,总结归纳一下,我主要分两个方面来分享,一是心法,二是技法。(可见思维导图)

            心法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杨老师总结出来的108条杨士比亚说,都是教学中的金句,比如前面我提到的,“不要惩罚早到的人”,那就是其中的一句。还有很多印象深刻。比如:

            “会做不一定会教,教完不一定教会”

            “不回应会有报应”

            “改变从不习惯开始”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

              这些金句潜移默化的会对人产生影响。       

            给我第二个有触动的心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准备课程要脚踏实地,不能投机取巧,杨田林老师教课的时候,他要练习50次,这种坚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有很多,比如有一个演练的环节学员带一个游戏,看老师做很轻松,自己做不见得,有位学员他用了“伊比呀呀”一首歌做游戏,这歌是台湾家喻户晓的一首儿歌,但是现场演示学员他教授的并不顺畅,没有把大家教会,大家觉得难。然后杨田林老师接手,现场就教大家唱这首歌。当时,当杨老师一句又一句的去分段拆解。我在想,这么一首歌,至于用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吗?作为一个功力深厚的老师,这个学员展示的坑,他要自己去把它填满吗?这首歌如果说让大家回去自己听音频视频,去学会也可以呀!现场教会了,也不能说老师多厉害,而且只是补场演示。但是老师非常认真的列出歌词,增加手势,然后一遍又一遍的教,可是当我看到,在现场,最后,大家一起来唱这首,伊比呀呀的时候,从不会到会的这样一个过程,我突然觉得非常的感动。因为在场的有各种专业的老师,不管你教什么,你都要把你的学生教会。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去判断,这是不是值得教,这时,我发现自己和杨老师的差别,自己更关注去教感觉会出彩的内容,而杨老师是只要需要的,都要教会,不管出彩的是谁,这真的就是一个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老师。在那一刻,周边的人都不知道,但我觉得自己被改变了,“用生命点燃生命”应该就是形容那一刻感受的话。

    杨田林老师《游戏人生》课程感悟

          技法的部分,收获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第1,第二个是“不着急”,第三部分是关于提问技巧的运用。下面我详细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目标第1,也就是在在教学的过程中,你的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这体现在你的游戏的设计方面,就是你一定不要想到游戏怎么样的让别人笑让别人哭,最关键的是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那是最重要的,你是希望让大家提神,还是希望让大家更理解知识点,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增进了解,那么这些目的是最重要的,围绕这个来设计,笑声只是副产品。目标第一的第2点,这个目标才是评判你的游戏的效果的内行标准,就是你如果作为一个内行的人来看,比如讲口令,讲的是难度大了还是难度太容易了,这个并不是说,难度大好还是难度低好,评判它本身,而是要看这个老师他的目的是什么,他设置的难度,他是为了让学员更加的有掌控感,成就感,还是为了让学员有一些挫败感,因为有时有挫败感,也是教学的目的。所以通过目的来判断,而不是光通过表像,这也是内行的表现。

          技法的第2部分就是“不要着急,”不要着急哪些方面呢?我总结是3个大方面不要着急。

            首先第1个就是不要着急,自己的状态,老师层次也是有区别的,开始的时候老师就讲了,有新手老手和高手的区别,比如说,我现在属于新手的位置,那么有可能我看了一些高手的表现,我就很着急,就很希望能够有一种高手的这种能力,但是实际上它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说新手学规则,老手玩技巧,高手善引导。特别是个新手,他如果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擅长引导,但是他不去关注自己,你的规则都掌握了吗?你学会多少个规则?你的技巧已经会玩了吗?这些都不去想,而只是希望能够达到那种引导的效果,这就是太着急了,完全没有必要的,当老师把这些每个阶段的特点呈现出来的时候,我就一下子就觉得阶段性的目标,都已经列出来了,这方面就不着急了。   

            那么第2个不着急,就是不要着急赶进度,这个很多老师也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的教学目标,已经设定好了,我一定要把它完成。不要赶进度,老师特意强调就是,一定不能“教完而没有教会”,在这个价值的比较中,教会比教完更重要。

            第3个不着急的部分,就是不要着急,学员会有对抗的情绪,或者学员想偏,针对不要着急学员对抗,老师讲,如果你做好基本功,你和学员开始就拉近了距离,然后老师也认真的准备了,内容有效又有趣,那么这就不用害怕,有学员会对抗。那么第2个就是不着急学员会想偏,因为我们本来是想去教一个知识点,但是学员他转了一个方向。那么这时候老师说,你不要去想把它硬转过来,而是要先跟着学员去到他那边去看一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风景,然后再找机会把他引到原来的目标,这一点让我非常佩服,这就说明老师非常的灵活,而且教学能力高超,能共情学员,也允许学员自由表达,还能达到教学目标。那么对于我来说一个启发就是,要想拥有这样的一个能力,这种引导的能力,知道学员在哪里,也知道如何引导,这种能力的锻炼,用思维导图的“关联力”练习,会很有用。

            技法里面第三部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于提问技巧的综合应用,提问能力是我前段时间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我看了《学会提问》这本书,也了解了很多提问的技巧,那么在这堂课里面,老师对于提问的方面,他也有了多种层次的应用,我分为学员和老师两部分来分析。对于学员提问方面,老师对于学员的提问特别讲到必要性,他鼓励大家去提问,因为觉得在东亚这边来说,会有这种弊端,就是不爱提问,实际上提问能够体现我们的积极性,还有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对于学员提问的时机,课程设置为随时提问,对于学生来说,那么他随时提问的好处就是可以立刻得到一些反馈,也可以防止他会遗忘问题。

          学生提问对于老师的好处,是确认学员掌握的程度,同时,也可以补充一些知识点,因为老师的知识点应该是非常有逻辑关联性的,但是有一些跟这个逻辑不太相关的一些知识点,有可能是没有涉及,但学生的提问,可以将一些有用的知识点去进行补充。

          从老师的这个角度来看,在现场杨老师也有应用提问的技巧,比如说开始的时候老师就用了很多的提问,问我们大家那些数字代表什么,40,700,12000是代表什么?这些就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好奇,这是在课中的时候,老师的应用。那么课后的时候,我还注意到,用于指导学员,比如说有一位学员,他非常的紧张,他给自己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也非常的紧张,那么杨老师,就教他一个方法,他说你可以在开始的时候提一些问题,学员积极去回答的时候,可以消散你的紧张。提问的用处好大。

            综合来看,心法引起了认知的改变。更关注目标,面对事情不着急,提问技巧运用这些技法,会让自己的行动发生变化。

          感谢杨田林老师的言传身教,也感谢助教庄越翔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彩互动,让我一天非常幸福,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杨田林老师《游戏人生》课程感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田林老师《游戏人生》课程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xx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