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读书笔记
#短毛猫书房#《战争论》笔记50:拖垮敌人的方式

#短毛猫书房#《战争论》笔记50:拖垮敌人的方式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2:59 被阅读20次
#短毛猫书房#《战争论》笔记50:拖垮敌人的方式

第25章 向本国腹地退却

关键词:本国腹地、退却

著名战例:拿破仑远征俄国;中国抗日战争。

1

在向本国腹地退却的情况下,防御者或者根本不准备进行主力会战,或者把主力会战推迟到敌军的兵力,已经大大削弱以后才进行。

拿破仑进军莫斯科,战损不多,但行军损失巨大。红军长征同样行军损失大。

击垮是一种胜利,拖垮也是。秦国伐楚,60万大军愣是把40万楚军拖了一年。

击垮畅快淋漓,拖垮简单也不简单,因为决策者未必耐得住。

如果防御者没有战败,而是带着未受挫折的有锐气的军队,在进攻者面前主动地退却,并且通过不断的、适当的抵抗使进攻者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以致进攻者的前进成为一种不断的、艰苦的推进而不是单纯的追击。

战败后的退却是最危险的。主动退却则不然。层层阻击,以拖垮敌人是可能的。拿破仑中央兵团从25万在行军途中减员至12万。

2

主动退却过程,退却者享有很多优势,尤其是本土的支持和补给。进攻方固然可以因粮于敌,退却方难道就不能以坚壁清野对付?

3

退却的不利。

退却带来国土的丧失。退却会让人沮丧:宁可死在冲锋的路上。有些目光短浅的小人是会在退却的时候,落井下石的。因为说不清楚。

没办法证明退却是因为有计划还是因为害怕,动机不可证,腹诽是信任问题。

4

退却线长是根本。退无可退,达不到退却以削弱敌人的目的。

俄国让拿破仑和德国人折戟沉沙,朝鲜战争让对阵双方胶着。一是寒冷的天气,二是沿途补给的困难,只能依赖后方补给。

5

退却的方向。

首选当然是往腹地,这样敌军的侧翼会暴露。要掩护重要地点,牵制敌人,减少对重要地点的威胁。

比如侧方退却,敌人前往首都的道路洞开,但是因为侧翼钳制住敌人,敌人不敢直接进军首都。

还有另一种做法。

突然变换退却线的方向,在幅员辽阔的条件下,是极为可取的。

更换退却线路,敌人就不得不更换它的交通线。克劳塞维茨认为,变换交通线只能逐步来,不能一步到位;进攻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阵地掩护已占领的地区。

6

离心式退却。

离心在前面的篇章中就有接触到。离心是兵力分散的做法。在战略思想史上有很多原则或做法,可能会随着时间改变而有所变化,唯独一点集中兵力,贯穿始终。

离心运动很容易导致进攻者的兵力比防御者集中,有可能被各个击破。

向本国腹地退却,还应造成一个条件,这就是主力必须逐渐取得能够进行决战的优势,而在兵力分散的情况下,就不太可能确有把握地做到这一点。

退却目的是为了寻求合理的决战。

远距离进攻的主要弱点是交通线和战略翼侧暴露。如果防御者采取了离心方向的退却,迫使进攻者分出一部分兵力,在侧面构成正面,反而帮助了对方分兵掩护交通线。

离心式退却,除非是为了保护一些重要地点。

在大多数场合就可以相当准确地预见到,进攻者在前进路线两侧将占领哪些地区。

预测不到怎么办?判断失误吞后果。

7

难得的结论。

向本国腹地的退却,通常应该由没有战败和没有分割的兵力来实施,而且应该直接在敌军主力的前方,尽可能缓慢地进行,同时又不断地抵抗,迫使敌人经常处于准备战斗的状态,迫使敌人忙于采取战术和战略上的预防措施,而大大消耗力量。

以上是第六篇 第二十五章。

明天继续,明天见。

#短毛猫书房#《战争论》笔记50:拖垮敌人的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毛猫书房#《战争论》笔记50:拖垮敌人的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i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