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尤瓦尔·赫拉利的《今日简史》,这三部曲算是看完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源于人类的共同想象,而我们的人生并非虚构的故事,是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旧故事不断地向前发展为新故事的过程。我们从原始社会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切的社会架构定义源自于人类的想象力,人类定义了社会的定义。
所以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所以才有三人成虎。而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我们去相信这一切,去相信属于我们这个群体的共同想象。而通过我们的教育系统,我们会去相信我们应该相信的一切,而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相信的一切。而所谓我们的工作,都是在卖故事。通过卖故事,HR们让应聘者相信在这家公司有一个美好的前途,然后进入这家公司输出血汗。通过卖故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房价和股票的走势,当然就算是故事最终没有应验,也不再会有人记得某经济学家讲的某故事。通过卖故事,政治家们让我们相信其描画的国家前途光明,从而深信不疑。
当然故事也有破裂的时候,比如切尔诺贝利。这个在前苏联统治下的地方,现在提起总让人不寒而栗。伟大的苏联自然给人民们讲了一个伟大的故事,并通过克格勃让人民们对此深信不疑,切尔诺贝利是最安全的核电站,伟大的苏联设计制造的产品自然也不会发生事故。然而事实却是堆芯已经炸毁,核泄漏早就已经发生。很多人知道这个事实,然而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故事需要用谎言去掩盖,去维护伟大的祖国形象。
然而事故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在苏联官方的故事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中只有59人因为严重核辐射而死亡。也就是说辐射威力相当于二战时期广岛核爆炸400倍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结果只有59人因为严重辐射而死亡。这就是一个国家讲出来的故事,而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导致25万人死亡。而同样被定义为顶级核事故的福岛核泄漏事件,死亡人数也要比切尔诺贝利要多得多,这还是科技发展了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在一个发达国家,在事故早期相关部门也想隐瞒事故严重性。而切尔诺贝利事故导致周边七公里范围内的树木全部死亡,如此强烈的核辐射,国家权威不过像个老大哥。
仅仅五集的《切尔诺贝利》看的蛮揪心,揪心的不是死亡,而是官方对于这一事件的态度。明明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了劣质产品,明明之前在另一个核电站已经出现了隐患,明明之前已经有人发现了问题,明明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有人知道事故有多严重,然而为了所谓的个人前途,为了所谓的政绩,为了整个国家的颜面,决策者置几十万人的生命于不顾,还有方圆一千公顷以内的万千其他生灵。正所谓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统治者的故事连自己都将不去的时候,就只有解体了。最后在法庭上讲出事实的教授,从此失去自由,最终在事故三年后自杀。
昨天又看了一集《人间世》,那些发生在高危产妇身上的故事。最近也在负责社会保险的业务,尤其是生育保险的业务要处理很多。总的来说,我们的社会对于女性保护的仍旧不够,在冷冰冰的国家法律和制度面前,一个女性或者是说一个母亲总会显得很脆弱。尤其是对于单身怀孕,依照现在的国家法律,这一部分人是被排除在外的。也就是说,在讲求社会公平的今天,我们其实还生活在一个父权社会里。本来单身妈妈就是弱势群体,然而因为缺少一个男人,她得不到这个社会应得的关爱。
很多女性明明知道自己身体不允许生孩子,却还是强求一个孩子。纪录片里的一个母亲前两胎都是女孩儿,为了生个男孩子,在身体不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怀孕生子,最终生产时大出血,整个切除子宫。另一位母亲为了生个孩子,即使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也选择继续坚持,因为对于她有个孩子家庭就圆满了,对于夫家也有交代了。最终在产后因为病发没有挺过来,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见到,就永别了这个世界。
这还是跟我们这个社群过去千年的共同想象有莫大的关系。女性出嫁,就要为夫家默默付出,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生育,延续后代。然而这共同想象过分的扩大了女性在生育中的责任,而忽略了男性的义务。很多女性为了家庭的和谐为了所谓传递香火,铤而走险为了夫家家族的延续,很多没能下来手术台。即使幸运,大出血的那位母亲,在手术台上体内的血液换了整整三遍。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强加给这些母亲的。
又到了毕业季,好多人会回学校去怀念旧时光,然而一次次的重返,我却没有很深的感觉,甚至于桥楼的那些让人怀念的饭菜,每周还能吃一遭。有时候过去的不是为了那些冷冰冰的楼,只是为了见到那些想见的人,还有曾经消逝的时光。为了旰文,《下一站茶山刘》、《又是一年南风起》、《等过的你》、《南山南》、《一九四八》重复播放了一整天,甚至于听着写着想着那些过去四年的人和事,还有点想掉眼泪。
然而我们终将要面临血淋淋的社会现实,学校的围墙终究还是只能保护我们那四年。后面的人生,需要我们自己去体验自己去体会。有时候会感慨,终于知道那天在538上遇到的师兄为什么回炉考研去了。校园的围墙构筑的温室,过滤了太多社会现实,过滤了太多弱肉强食,给予我们美好的想象。
就像东木大爷在《骡子》最后说的:我可以买下任何东西,却买不来时间。
伴随着弱肉强食社会而来的,还有更多家庭的责任。现在我都不敢往家里边打电话,因为坏消息多好消息来的少,因为每一次电话都倍感压力倍感无力。孔子云三十而立,可是我们三十真的立的起来吗?到时候恐怕还得啃老去为自己解决一个水泥混凝土浇筑的格子,还有在路上闪着红灯的铁甲虫,以及满身的债务,还有上有老下有小的无力感。
而不久前Angelababy大谈了自己的生育观,表示如果自己到了对的那个人,那么就应该赶紧要一个孩子,毕竟生孩子这种事情都需要趁着年轻赶紧要一个。然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孩子已经成了人生里最奢侈的存在,为了一个孩子选择消费降级,这是多数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即使你是上海拥有千万房产的富翁,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为你除了房子,其他什么都没有。在资源紧俏的中国社会,一个教育资源已经让你喘不过气儿来。想要挤进那些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学校,学区房自然是要紧牙也要入手的,这当然是跟中国存在几千年的户籍制度有莫大关系。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拉开幕布后面,可能不是精彩的话剧,而是血淋淋的屠宰场。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屠宰场的待宰羔羊。
不过很庆幸我们有网络,可以让我们这些都抛掷脑后,因为有无数的娱乐在等着你,在为你粉饰太平。通过炮制无数的偶像无数的《黑镜》1500万的故事,让我们每个人沉浸其中,自然就忘了幕布后面的屠宰场。而我们也越来越难以被感动,因为悲惨的故事太多了,因为朋友圈天天有人患病有人需要众筹,因为过度的娱乐化让我们忘了人性的痛。
而近期在美国的章莹颖案,又让我认识了一个名词:暗网。在我们的互联网世界里,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信息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几的信息全部都藏在冰面以下。而在暗网里,充斥着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不幸的是,章莹颖案的嫌疑人是个暗网使用者,将人性的黑暗面无限放大。在章莹颖惨死其手之后,克里斯滕森还可以面不改色如常人去参加悼念章莹颖的活动,和自己的女朋友谈论相关的细节,这已经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了。或许有一天某个朋友消失了,可能就是被暗网里的跨国犯罪集团拿去了,摘掉了某些器官,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现在还能听到窗外的风雨声,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了。
因为静水之下必有波澜,死亡就在我们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