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原始佛教和禅宗看成是两种不同的教法,甚至认为禅宗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与释迦牟尼没有什么关系,这都属于外行看热闹。禅宗和原始佛教的内核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就是表现形式,或者说,禅宗就是原始佛教的中国化。原始佛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禅宗就不讲这些,禅宗只讲无生。但是不管讲什么,两者之间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进入解脱境界。原始佛教讲的很细致,采用的是理论上的分析法和实践上的坐禅法。分析就是围绕着因缘展开的。最后证明因缘所生法的虚妄,通过坐禅断除虚妄的念想,趋向涅槃。
涅槃并非什么都没有,只是烦恼妄想没有了,还有一个不可言说的存在,这个存在就是禅宗所悟的无生的境界。所谓无生,并不是生命彻底消失了,有学者讥佛教是求死的宗教,这就是他的误解。无生同样是烦恼妄想不再生起,那么真实的生命反而就现前了。禅宗采用的是直观法,与原始佛教相比,一个简洁,一个繁琐。中国文化就是尚简的,印度文化却是尚繁的,中国人重直观,印度人重逻辑。所以禅宗和原始佛教的表现形式是不同地域的风情决定的。原始佛教在中国演化成禅宗是必然之势。但两者并不能简单说谁优谁劣,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坏处。
原始佛教解释得非常细致透彻,实践的步骤也非常具体详细。所以它的大门更开阔,能容纳更多的人。但繁琐的教法往往就抓不住核心,开头容易,越到后面突破的难度就越大,而且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禅宗就相反,古人都说禅门高峻,这个门槛很高,原始佛教山路十八弯,但路总是有的,只要辛苦慢慢的走就好了。但禅宗这个庙却建在一个无路可走的悬崖峭壁上,只有直接攀登上去,没有拐弯抹角的。说白了,原始佛教那一套其实都是在跟梦中人周旋,引导人们一步步从梦中走出来。禅宗的风格不是这样的,就是直接让你醒过来,也就是开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不是否定原始佛教,而是世上就存在这么一个直截了当的方法,那就必须把这个方法彰显出来,不同的方法能够照顾不同的机缘者,所以有必要出现禅宗这个教派。
因为这个特点,禅宗能够接纳的人就很少,它就是要求悟性的。据说中国人的悟性是世界上公认最高的,所以禅宗就在中国开花结果了。禅宗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在小范围里面通过师承的方式进行弘传。决定禅宗命运的不是这个世界上印制发行了多少本禅宗经典,而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参悟的禅师。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为道法的内核是没法讲的,开口就是错,闭嘴也是错,没有什么因为所以,谁来灭谁,这样才能立刻显现。讲不了,但你能感受到。所谓传法,并不是念两卷经文,啰嗦一堆大道理,而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悟境传递给另一个人经验到,那么对方就相信了。这就是为什么禅宗的核心无法说,但禅宗却能绵延千年而不失传,且影响甚巨的缘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