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p11-p18并思考以下问题:
1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所发挥的作用?
答:①学生学习影响的评价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自己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评价者。教师需要持续监控并评估自己的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收集和分析证据来改进教学实践。
②学生心智发展的促进者。教师需要构建并维护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犯错并从中学习。教师需要理解并适应每个学生的独特学习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③学习目的的明确者和实现者。教师需要清晰地设定学习目标,并为学生提供有意义且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精心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并在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④教学策略的创新者。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和教学环境。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教师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为什么将效应量d=0.40视为有效的转折点?
答:①正态分布的平均值。文件中提到,当研究所有5万多个效应量的分布时,发现它们近似于正态分布。因此,使用平均值0.40作为转折点来区分行为是否“有影响”是合理的。这个平均值代表了整体效应的中心趋势。
②实际可达的目标。0.40作为平均效应量,是一个可实现的、“现实世界”的转折点,而不是一个理想主义或遥不可及的目标。它代表了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可以达到的积极效果。
③与学校教育增长的对应关系。文件中指出,学生每年的学习收获年均增长值大约为0.40(尽管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更高,对高年级学生来说稍低)。因此,将d=0.40视为一个有效的转折点,与学生在学校中期望的平均增长量相吻合。
④标准化的教育评估参考。通过分析美国和其他国家标准化测验的大纲,发现数学和阅读的平均增长也大致在0.40左右。这进一步支持了将0.40作为有效转折点的合理性。
⑤区分正向效应的标准。效应量d=0.40被用作区分一个干预是否产生了对学生学习可见影响的基准。这意味着,只有那些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的干预,才能被认为是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实质性的正面影响。
(备注:本文观点选自微信公众号“花雨斋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pf4v8C0L0C6PcNR0o2PZV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