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动物的社会性,首先要理解群居。动物群居会产生成本和收益,而群体大小往往成为权衡成本和收益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动物学家在研究社会动物时,最关注的是群体大小。
动物中和人类最接近的非人灵长类(本文中描述的灵长类均不包括人类)最能体现出群居的特征。它们不仅具有多样的社会结构,还有灵活的行为策略。按照2013年最新发布的世界哺乳动物手册,世界上有508种灵长类动物。其中有群体最大数量超过800只的山魈,也有群体数量小到独居的猩猩;其他的十几只一群,几十只一群都是常见的模式。还有另外一种,分离聚合fission-fusion的社会结构,这种在某些群体中也很常见,比如蜘蛛猴、黑猩猩等。这种社会结构的群体具有周期性的分裂成子群体,又重新组合成大群体的特点。
在学术研究中关于群体大小的研究很多,讨论的核心都是群居的成本和收益。对动物来说,什么是成本?群居行为导致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动物增加了觅食成本;显然,吃饭的嘴多了,饭就变得不够了。怎么办?生态约束模型(Ecological Constraints Model,Chapman 1990)告诉我们,要多吃就得多动,跑远一点,花更多的时间寻找食物,“没有饿死的,只有懒死的”。最起码得找到足够的食物让自己不饿着。然而,随着群体逐渐增大,而个体却跑不了那么远,总饿着肚子也不行,“算了,咱们还是分开过吧”,这样又形成了约束,反而限制了群体不会一直变大。
那群居的收益有多大?显然要超过独居啊。不仅要显著超过,还要扛着“我们就要在一起”的大旗打倒“单身狗”。群居的好处多多,比如群居使动物更容易找到配偶,“特别是那个扛着大旗的”;降低了被捕食风险,总有机灵的个体会提前发现捕食者,或者集体防御捕食者;群居动物数量上的优势,打架不吃亏,抢地盘不会输,那大群体就可以挑地盘了,质量好的,食物丰富的,都是被大群体占据的;还有,日本猕猴生活的地方极端寒冷,夜晚可以达到 -20℃,不抱着取暖岂不冻死完了;还有,动物会合作的啊,比如黑猩猩合作捕杀叶猴。总之群居的好处太多了。
上述好处都是我们人替动物计算的,动物是如何计算收益和成本的呢?答案可以理解为“过着看,不行就分”。生态约束模型指出动物分裂出的子群体大小和食物资源的质量(斑块大小、密度、分布)相关。也就是说,食物资源质量高时,动物为了提高群居收益,可以保持较大群体规模;而食物质量差时,“我们还是分开过吧”。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分离聚合fission-fusion群体。这样一来,群体就不是静态的数字了,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动物如何从集群中获益
- 稀释被捕食风险,最简单的形式是,群居动物遇到捕食者时,个体能够降低被捕食的风险(相对于独行个体遇到捕食者时,捕食者显然将其作为唯一目标)。换句话说,对于一个N个个体的群体,捕食者捕捉到特定个体的概率为1/N。这个理论所指出的捕食风险并不与群体大小相关,如果一个N个个体的群体受到N次捕食者袭击,显然群居行为并没有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 迷惑捕食者,显然面对越多的移动个体,捕食者越不容易确定目标。
- 集体防御
- 警戒性提高
- 提高觅食效率,更多的个体发现食物资源的可能性也越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