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命哲学赏雪台传统文化爱好者
《大手印实修心髓》读书笔记:察真妄

《大手印实修心髓》读书笔记:察真妄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17:06 被阅读0次

阅读内容:《大手印实修心髓》明心性品之:察真妄

【察真妄。察,观察、辨别。真,即真心。妄,即妄心。】

【真心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本元心,也就是本来清净的那个心,本来倶足的本然之心。】

【妄心是什么呢?妄心就是妄念纷飞的心。】

【心和分真妄,真心本清净。妄心如波浪,真心如海平。妄心如云翳,真心似天空。】

【真心和妄心并不是两个心,息妄即真,一如拨云见日。学佛者重视“观心”的功夫,不会观心,即无从了生脱死。】

【我们用个比喻,妄心就好像是海中的波浪,真心就好像是风平浪静的海面。大海不动的时候,水平如镜时,就好像人的真心。当风吹海面时,碧波荡漾,甚至也会“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便是妄心。】

【那个风代表外面的世界,外面世界的诱惑进入你的心的时候,你的心会随之起伏,生起了各种各样的贪、嗔、痴、慢、妒,这些都是妄心。】

【我们再换一种比喻:妄心好像天上的云彩一样,那么,风、云、雷、电、雨、雪,这些都属于妄心,真心就是天空。它是什么样的天空呢?它朗然空寂,一片光明。这就是真心。】

【诸念止息,如如不动,光明朗然的心是真心。】

【上面的两个比喻还告诉大家,真心和妄心体性为一,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本体。并不是说离开平静的大海,还有另一个波浪。二者示现虽有差异,体性却为一体。】

【当你抵挡不住这个世界的诱惑时,妄心就起来了,心就起了变化,这就是妄心。波息浪住的时候,就是真心状态。】

【每个人随时都可能出现真心状态。比如,这个念头和下一个念头中间,有一个无念状态,当你用你的自性或警觉心观照它时,你就很容易契入真心。】

【诸妄止息处,真心显现时。空寂而炯灵,灿然具光明。】

【各种妄念停下来而你的智慧又没有昏昧并能进行妙察时,真心就可能显现。】

【妄心止息、真心显现的时候,“空寂而炯灵,灿然具光明。”空寂,空就是空空荡荡,了无牵挂,没有任何杂念和妄念;寂,就是安安静静、平平静静,没有任何纷飞的念头。】

【炯灵,就是光明,光明朗然,不是糊糊涂涂——你不能像快入睡时那样,那时候虽然也空也寂,什么也不想,但那是昏沉。这不是真心,而且容易陷入愚痴。】

【真心是空寂而炯灵,灿然具光明。灿灿然然,好像具有一种光明一样。空寂而光明,被称为明空。】

【大悲周遍者,随缘行大运,诸境所显现,皆是心妙用。】

【真心是大悲周遍,无所不在,随缘而行大运。什么叫随缘行大运?普度众生用这个真心,上师灌顶传法用的是这个真心,我写作用的是这个真心,我们为众生服务用的是这个真心,都是随缘而行起妙用来。行不起妙用的话,这个心就没有意义了。】

【只有在你的真心生起妙用时,你才是不迷的觉者。】

【诸境所显现,皆是心妙用。真心与妄心,融合体显用。】

【真心为体,妄心为用。体就是本体,用就是这个本体在面对世界时的妙用。】

【体用之说,就是守住根本,并能生起妙用。】

【真心和妄心一个为体,一个为用,要是没有妄心的显现,真心之用就无法体现。你要是经常处于真心状态,而能生起妙用,那真心才称得上大用。当然,要是你不明真心,妄心就会牵走你,你就又流于凡夫了。】

【真心无垢污,空觉灵知生。】

【所谓真心,就是没有污垢、没有污染的那个心,就是不受外部世界诱惑的那个心,就是不受自己欲望左右的那个心,就是不受情绪影响的那个心,就是不被各种因缘污染的那个心。】

【真心的特点是:空、觉、灵、知。】

【空,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觉,就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灵,就是敏捷、敏锐,能妙察万物,五智倶足;知,就是觉性朗然,不昏不昧。不是无记和顽空,但又不是凡夫之“知”,不明真心的凡夫之知便是妄念。】

【万有心性显,自心灵不昧。当下心之用,心性体即空。】

【世上的万有和各种各样的显现,都是先作用于你的心,再由你的心显现出来,故称之为万有心性显。当世上的诸多存在显现在你的心性中时,你的真心要永远灵敏明朗,不要昏昧糊涂。】

【当下觉醒,这就是心的妙用。觉醒于当下,明白于当下,觉悟于当下,这就是真心的妙用。】

【但这个心的本体是归于空性的,是归于法性的。真心就是佛的法身,法身就是空性。】

【明空妙觉者,无坏无灭生。妄心根境识,随缘和合生。】

【明空妙觉就是大手印的觉性,我们称之为本元心,也称之为真如,也称之为空性。它是无坏无灭的,是无生无灭的,是不垢不净的。】

【妄心由根境识三者因缘和合而成。根,六根,境,六尘,识,六识。】

【能够见到真心,并且能够认知这个真心,这就是开悟。“明心”的意思就是明白认知了哪个是真心,虽然他这时候还有妄心,但他还是能够透过妄心认知到这个真心。这就是明心。】

【《金刚经》的教义就是让你明白一种究竟的东西,见到那个真心,所以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就是真心。即心即佛。这个如来,就是无来亦无去,如如不动者,故名如来。如来,便是那个如如不动但又了了常明的真心或本元心。见到这个真心的时候,即见如来。】

【明心之后,你只要守住这个真心,便是最好的修。这时候,要远离分别心,别叫那些概念弄乱了你的心。】

【当你明白什么是本元心或是真心,什么是妄心的时候,当你能找到真心并能认知忆持的时候,你就用你的真心去指导你的修行。这时候,才是所谓的“即心即佛”。】

【当然,这时候还不是究竟成就,这时候才开始正式修行,然后就躲到一个地方,开始闭关,古人叫常养圣胎,或养吾浩然之气。直到有一天,你守护的那个觉悟的火种,便会慢慢地燎原开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燎原之后就是大成就,星星之火就是明心。】

【修行的含义就是修“真心”——就是你证悟的那种智慧,叫它燎原成智慧之火,把你的贪嗔痴慢妒全部烧掉,最后只剩下一片光明。这时候,你才算究竟成就。】

【真正的闭关,必须在真心的指导下进行。】

【明心之前,你的观想和持咒是为了认知真心;明心之后,你的观想和持咒是为了保任真心。】

【只要有一丝束缚或是执著,它们就会把你捆得非常紧,你根本无法解脱。】

【要是你明白了道理,却不去实证它,就可能流于狂慧。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就是证悟不到那个东西。】

【仅仅明心但不能保任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明白并且能保任它。】

【我们用蜡烛来比喻觉性,虽然你能点起那个蜡烛,但却时时叫风吹熄,光明是很有限的。那火种要是没有干柴,是无法燎原成智慧大火的,也根本烧不尽你的贪嗔痴慢妒。】

【你想要让它成为大火,你得首先为它挡风,为它加柴。那屏风或墙壁,就是戒律。那柴火,便是你的功德、精进等。你必须积累大量的功德,也就是要用你的行动去实践你所悟到的那个真理。】

【当你进行了真正的修行,并且修得非常好的时候,你就会转变你的心和身体,做到心解脉开和心气自在。】

【但如果你功德、事业不够的话,是很难得到大成就的。因为你点燃的那个蜡烛不过是个蜡烛,它是很难燃成大火的,你就必须加柴。用你的功德,用你的善心,用你的利众行为,用你对社会的巨大回报,使这个火越来越旺,你才能成长为一代大德。】

【开悟的途径有两种,一种由定发慧,道次第就是这样。另外一种是由慧摄定。】

【前一种是渐修顿悟,后一种是顿悟渐修。顿悟就是先明白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心性,然后悟后起修。】

【道次第和大手印都是无上妙法,它们适合不同的根器,各有侧重,不可偏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手印实修心髓》读书笔记:察真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su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