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分科学习的小感想。
2019年5月10日星期五,今天是分科的最后一节课程,很荣幸在课程开始之前和各位老师一起分享我对分科学习以来的感想,每位小青椒的我们都对课程的很不舍,也很珍惜,在分科学习后,感觉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方面就是如何去设计一节音乐活动游戏,在教学指令、选材方面以及目标拟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
音乐游戏活动——最后一节从音乐活动设计的教学指令开始,进一步知道了什么是教学指令,以及教学指令的常见方式,在平时我们在给孩子的指令时,要考虑到是否适合孩子,教学指令必须要明确清晰,不能模糊,对孩子一次只说一件事情,不能像唐僧似的指令一样,要直接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指令,让孩子能够清楚你在说什么。
在选材上考虑到选择的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是否对孩子诙谐有趣贴近孩子的生活的。
在目标拟定上,围绕三个维度去拟定,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在这几次的课程学习当中,对我的帮助很大,从而使我在教学中去实践,去发现问题。
二、对音乐游戏的理解。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的规则游戏,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活动,其表现在音乐、游戏和规则三者相铺相成、相互促进的,在音乐游戏中,从内容、节奏和情感之间也是相互渗透的,所以音乐游戏也是孩子喜欢的一种律动游戏活动。
音乐游戏活动——最后一节三、音乐活动的设计。
往往,对于幼儿老师的我们而言,对于科学、数学以及音乐的是很难的,如果要你去选择一节公开课的领域去选择,科学、数学以及音乐是老师们首次抛开的选择,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对音乐游戏活动设计会出现规则不清,与游戏活动无关,表述复杂,重教材而不重幼儿,幼儿不感兴趣等等很多问题。
从雨璇老师这几次的讲述,让我对音乐活动的设计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比如在春天时给孩子们的上的音乐活动《春天》,加深孩子对春天认识,同事萌发孩子对春天的喜爱,而在选材上,孩子们对春天有了生活的经验丰富,知道春天里的植物柳树,动物蝴蝶、蜜蜂和小白兔的生活经验,在活动准备上,准备了麦克风,歌曲(春天),图片,头饰。
而在游戏活动中,中班的孩子都唱这首儿歌并且戴着头饰表演时,小班的孩子还不会,所以我让中班的孩子来带领小班的孩子一同跟着音乐来表演,效果明显提升。
在音乐活动设计,根据《指南》中对孩子年龄阶段目标来拟定,围绕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去写,过程与目标相一致,从而还要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学情情况分析来拟定,这需要老师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才能去拟定一个好的音乐游戏目标的。
四、《海龟之舞》收获。
从雨璇老师给我们分享的视频当中,《海龟之舞》从音乐游戏谜语的导入——老师播放的AV——游戏——互动——升级,在《海龟之舞》这节音乐活动毕节感兴趣和喜欢的。几个板块中,老师选材上、活动准备上,都很充分,同时,这首歌曲也让幼儿喜欢,在这首歌曲中,有老乌龟和小乌龟的鲜明对比,让幼儿用不同的动作去表演老乌龟的动作和小乌龟的动作,同时在给孩子指令时,老师不能直接告诉孩子的答案,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发现,做一个引导孩子的老师,在活动的最后,老师加深难度了,从四人组到六人组,孩子们自行选择队伍,再一次去表演,而整个过程中,让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还遵守合作的规则。
今天,看着郭老师发的优秀榜单,很幸运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一起荣誉上榜,从第一讲到第三讲的,谢谢助教老师们对我的评价肯定,谢谢她们的辛苦统计。
音乐游戏活动——最后一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