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慎

作者: 三木三石 | 来源:发表于2024-02-06 22:42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网译: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夫子在给弟子授课中,反复强调了齐、战、疾的重要性。
夫子为什么讲授齐、战、疾?
夫子培养君子,君子为政,君子事君。
为政者,以为民。民者,百姓也。
事君者,以为国。国者,家国也。
《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何意?春秋以上,普天之下皆是王的土地,四海之民皆是王的臣民;为政者,为王事;事君者,为王事;百姓家国亦为王事!

夫子学问“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夫子知时法之变,思而述其可述,信而信其可信,自夏以商至周,如修诗评史释经。
学古以知,化古以识。
无学无生,不化即死。
是以夫子生,是以夫子不死。

夫子讲授齐、战、疾,非言己之慎齐、战、疾,而是强调为政者、为君者对待齐、战、疾要慎之又慎。
何者?
为政为君者,凡事非己之身也,为政者上事君下为民,为君者内萧墙外国是。

齐者,斋戒也。
斋者,沐心浴身,以束修整饬。
戒者,禁欲归习,以恬淡内守。
战者,争斗也。
争者,勿争民,毋违义。
斗者,安萧墙,师有名。
疾者,疾病也。
疾者,外之虚邪贼风以击身体不适。
病者,内之心火妄作以侵身体生疒。

为政事君为民者要齐。
不齐,行事而自滋,刑人而作威,此等处最关阴德,阴德天报之。
是以要斋要戒。
为政事君为民者慎战。
战者,勿使萧墙而内乱,毋使国是而民死。
是以慎争慎斗。
为政事君为民者忧疾。
不忧,民生凋敝,遍野白骨。
为政者,要慎齐、战、疾,不慎无以为政,纵为,亦不久,皆无益。
夫子开办学堂,培养君子以为政,此为君子为政求仁积德之法。
是以夫子反复告诫弟子要慎之。

至于为君者,夫子崇周公姬旦,慕太公生逢其时,憾管仲有力而气小,恨春秋礼乐崩坏君失其道欲为帝师而终不能得。
夫子志推而广周开国之礼,自鲁以至于所行之天下,皆好而不为。
以夫子观,为君子更要齐、战、疾。
天地有序,万物有别,为君者以其位,无论是争于萧墙还是斗于国是,无论是土民之疾还是属人之病,皆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何可以不慎不惧不忧?

至于夫子自身,其慎于齐乎?慎于战乎?慎于疾乎?
夫子主入世,慎者,意中庸也。
中庸者,当齐则齐,当不齐则无需齐。
中庸者,当战则战,当不战则无需战。
中庸者,疾有时,病有道,皆应乎天命。
是以夫子劳劳,慻慻,岁亦取中庸而去。
是以孔门弟子唯有反骨者子夏度百岁乃去,而其余要门疾亡要么病死。
子夏在夫子以后为魏国帝师,师儒而行法。

相关文章

  • 慎而思之,勤而学之。

  • 心慎而行

    心慎而行 张状元/文 心之慎,人之性。居常情,知实变。 心居者,欲之源;居灵者,魂不迁。 世人者,威之剑;慎心变,...

  • 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慎欲、慎友、慎初

    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慎欲、慎友、慎初之七慎 慎言 俗话说,“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修己以清心为要,涉...

  • 论语读本(中级)(6)

    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〇死者人之终也,远者其岁月久也。执亲之丧,当既尽哀泣之情,又慎丧死之礼;祭...

  • 32句做人之道处事之理,悟懂了,你将会受益一生!

    引导语:做人贵在三慎:慎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隐,在无人知晓情况下,不做亏心事。慎恒,锲而不舍,始...

  • 《黄帝外经》之八《红铅损益篇》

    容成问曰:方士采红铅接命,可为训乎?岐天师曰:慎欲者采之,服食延寿;纵欲者釆之,服食丧躯。容成曰:人能慎欲,...

  • 天下长安[16]-偶遇

    在许之慎跟着宫里的太监匆匆离开京府衙门后,宇文怀德也没有耽搁,立刻动身前往帝都最大的当铺“千品行”。他得去把许之慎...

  • 《孙子兵法》之 慎战论

    《慎战论》 兵者,夫不为胜乎?此 乃国之大事,亦国之难事,以其至大至难矣,得之者得天下,失之者失天下。有不慎焉,慎...

  • 慎独

    “收拢精神而集中于当下意念之萌动,是谓慎。由慎而入于内无己外无人之境谓之独。” “人必须从慎独功夫好学力行中才生出...

  • 《黄帝外经》——红铅损益篇第七

    容成问曰:方士采红铅接命,可为训乎?岐天师曰:慎欲者,采之服食延寿,纵欲者,采之服食丧躯。容成曰:人能慎欲,命可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之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kc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