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失眠,大半夜辗转反侧,直到黎明十分才沉沉睡去。
醒来已经七点半,以我现在的住处,只有提前二十分钟出门才能确保八点前从容不迫地赶到办公室,我最近胃肠功能不好,吃不吃早饭是个大问题。睡眼惺忪地站在厨房门口,五秒钟之后果断打开燃气灶,急吼吼奔到卫生间洗漱。
我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捯饬齐整,囫囵吞枣地吃完昨晚备下的饭菜,抓起手机一看,七点五十分,NND,紧赶慢赶还是晚了!
一路狂奔下楼。
见缝插针地穿行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路赶超着身边的行人,这种升级打怪无往不胜的感觉简直太熟悉了,二十多年来我时常“风驰电掣”般地奔波在去上班的路上。
以前在临床上,踩着点赶到病房其实已经迟到了,因为行业对我所在岗位的要求是,早晨提前15分钟到岗,先了解夜班情况再转一圈病房,然后参加科室集体晨会交班。这一点我一向做的不好,每每像今天这样慌不择路地飞奔在大街上,我的内心是奔溃的。
时隔几年,近来懒癌症故态复萌。待一道道打开图书馆的门锁,办公室墙上的钟表指向八点五分。尴尬的五分钟!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无奈地笑了。
迟到的坏习惯是很久以前在无意识中养成的,有所察觉始于护理部明确要求所有护士长提前到岗,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做好交班前准备,保证晨会结束前有的放矢地总结和布置工作。
同样的工作内容动因发生了变化,之前是自愿的,做到与否看情况看心情,现在是强迫的,是监督部门的硬性规定。我痛苦地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保证每天提早出门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有睡前定下的响铃,按时起床没问题,可是家务活无休无止,电话随时打进来,车子钥匙人间蒸发,总之,这次跟上次绊住脚的总不是同一件事情。
下次还指不定会出现啥状况呢!
一次次紧赶慢赶之后,我开始灰心泄气。
经过几番内心挣扎,在车棚里碰到一样晚来的同事,她们依然表情淡定,仪态从容,几次下来,慌里慌张的我便释然了。
离开护理岗位后,曾经对自己以往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反思。我痛心地发现,当迟到成为一种习惯,一向引以为自豪的自律也开始土崩瓦解了。
从加班晚归放弃睡前洗漱,到家里的卫生不再定期清理,那几年我的执行力迅速下降,小事上得过且过,拖延症渐渐形成习惯。护理部组织技能大赛,总是一拖再拖,眼看活动日期将近,才开始加班准备;自考报名后,伙伴们陆续开始看书了,自己总也紧张不起来,不论是报考两门还是三门,一概到开考前一个月才慌了神;晋升副高职称的第二年,有同事就着手为下一步晋升做准备了,我呢,也曾情绪激昂过,当看到高大的门槛矗立在前面,在纠结观望中踟蹰了前行的脚步……
凡事慢半拍,我错过了什么?
因为准备不足,总是抓不住集体活动和技术竞赛的表现机会,十几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始终没有在集体中脱颖而出;自学考试多门课程参加补考,本科毕业比预计晚两年,以致后学历年限不足晋升副高一再顺延;随着专业论文发表和护理科研立项的门槛逐年提高,调离护理岗后,我彻底放弃了晋升职称的打算。
那次复盘得到的结论是,如果再努力一点,今天的我也许站上了更高的平台,我的团队也许早已成了院级的标杆,我也许早就具备了申请正高的资格……
每当心平气和地回首往事,我笃定地认为,自己勤奋扎实、谦虚好学,正是凡事慢半拍的坏习惯,使今日的我与“更好”擦肩而过。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人生如战场,每个人都要在上场前做好充分准备,凡事提前五分钟恰恰是做人的远见与智慧。在日常交往中,五分钟是尊重;在做事处事中,五分钟是准备;在人生路途中,五分钟是成功。
我一向为自己的拖延找的借口是“工作忙”,醒悟的同时我暗下决心,现在离开了紧张繁忙的第一线,是时候该跟这种坏习惯说拜拜了。
从此,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我就尝试粗暴地屏蔽自己的感受,藐视困难,强化结果,或者制造一个小小的“发起仪式”,使自己在五秒之内迅速落实到行动上。
譬如,夜间失眠的早上,在急促的响铃声中,“一、二、三、四、五,起!”;备考药师资格证时,一种药物十几条药理作用,强迫不去想它的复杂,“今天必须记住它,我无路可退”;职称英语考试前,翻开一篇专业性很强的短文,我会在心里说,再难也要把它翻出来……
我在简单粗暴中渐渐提高了自己的执行力,一年内先后通过了药师资格证和职称英语全国统考,也改掉了拖延的坏习惯。
一个几乎零基础的英语小白,在三个月时间里拿到卫生类C级职称英语70分,在外人眼里,没有作弊也是靠的幸运。只有成就感爆棚的我心知肚明,自己只不过是在刻苦的基础了改掉了一个坏习惯罢了。
人生就像一场充满未知的旅行,既然错过了昨日的风景,那就抓住今天的美好吧。现在,置身闲适的工作岗位,我仍然在陌生的领域里孜孜以求地充实自己,坚持学写作,参加英语晨读训练营,治懒癌,防拖延,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最后,将自己的切身感悟总结为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凡事提前五分钟,你的人生将变得与众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