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0《语文的实践体现》(《语文到底怎么教》
摘录:
“语言”是一门应用科学,他的研究内容是“人的语言习得”,具体讲就是“听说读写”,它的认识方式是模仿和习得,他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
思考:
对于语文的实践性,大家的意见各不一致。不过有意见总比没意见的好,在实践和应试成绩上去双抓是很困难的。每天在教室不断的刷题、背诵是最简单的,且是最省力的事。这样做也确实能够提升学生的成绩,不过对于他们未来而言几乎是毫无价值。也许是我的眼见太过于狭隘,没有走出去看。王雷老师在文中提到一个问题,语文到底该教什么,这个问题我也不断的在问我自己。到最后也得不到答案,我也不知道教什么,只是跟着教学目标走;只是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但是回到生活中去,我不知道我的语文教学给学生带去了什么。
在前面王雷老师提到语文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我理解的实践性在于读和写,我时常拷问学生你们来学校干什么,除了每天抱着课本外还读了什么,尚且教材都没有读透。所以我对语文的理解就是大量的阅读书籍。所以我每带一个班都会逼着他们去读书,首先要读的就是名著。无论读的深不深刻,这个动作我们始终都要去做。阅读受限的不是条件,而是教师的阅读观念。对于写我强调学生的去用心对待周记和作文,为了让学生的写作得到重视感。我力求每周选取一篇学生的作品在我们班级的公众号进行发布,这也确实能够促进一部分学生的写作欲望。不要妄想着所有人都能写出多么精彩的文章,只要能促进一部分人去认真对待,在我看来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了。
在文章最后王老师提出语文阅读区分于两种“实用阅读”和“文学阅读”对于实用阅读我似乎从未去做过,这也导致学生的盲目,读了那么多书也不知道有没有用。这或许就是杜威老师一直强调的知识的生活行吧,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作为教师对于生活的认识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自己的这身本事对于我的生活有什么优势。看似我们都在干着文学阅读的事,但是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只是用眼睛去看了。而没有用心去体会,更别说引起自己的思考了。这或许就是目前语文的盲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