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关系是个很神奇的关系,我们生下来就跟这样一群人关联起来了,他们宠我们、爱我们,看着我们慢慢长大。
一年年相处下来,我们意识到,这些人就是我们的亲戚。我们之间似乎有种神奇的东西连接着。有人称之为“血浓于水”。
实际上,亲戚关系真的有那么特殊嘛?下面我就讲一个我们家的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 02 年高考之后,我考上了北京一所一本大学,虽说是第二志愿,不甚理想,但仍然是家族里、村里空前的成就。这种事在村里不可能不举家庆祝一下,于是择了个良辰吉日大摆筵席。
筵席进行大半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导火索让这次喜宴彻底变成了一场悲剧。导火索的当事人是我的三姨夫和我大姨家的大哥。
当时大哥和三姨夫在同一桌上。酒桌上的事无非就是你来我往,变着法的多喝酒。这一次是大哥劝三姨夫喝酒,也不知道是三姨夫喝多了还是怎么回事,反正三姨夫死活就是不喝,这下大哥可不高兴了:“你这不是看不起我么,你当年就看不起我!”大哥说的看不起是指,早年大哥生活窘迫,找三姨父帮忙,三姨父没帮他。
两个人话越说越激,但毕竟是长辈,大哥也不敢怎么着,只能愤而离席。后来二舅就去劝他,但是劝的过程中也不知道是谁打了谁还是骂了谁,反正大哥跟二舅急了起来,被拉扯开了之后,大哥口中仍念念有词:“俺二舅打我,好,别拦着我,我要俺二舅把我打死!”
一番争吵之后,小舅也过来劝。在当场的众人看来,要说谁能 Hold 住大哥,那非小舅莫属了。两人都是一米八五左右的壮汉,年龄相仿,小舅年轻时当过兵,又是长辈。要是他都控制不了这场面,那就真要失控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两个人一个是干柴一个是烈火,让他们遇到一起本身就是个错误。
拉扯中两个人的冲突不断升级,像两头猛兽一样扭打在一起,尽管很快被众人拉开,但是这场外甥打舅舅的闹剧远未结束。
大哥不知从哪抄起了一根手臂粗的大木棍,嘴里不断地嚷嚷着:“哎呀我操,气死我了,俺二舅小舅都打我,我倒要看看他俩能不能打死我!”
还好小舅和二舅被众人及时地推走了,不知藏在了谁家里。
而大哥怎肯善罢甘休,任凭大姨在那哭成泪人也没用,他拎着棍子满村子转悠,就是要找到小舅和二舅。
作为舅舅,被外甥追打到东躲西藏,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更何况当事人是同样暴脾气的小舅,对他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怎么可能就这么结束?
大概半小时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对方,围绕着的人群已经乱成一片,有人在拉架,有人在呼喊,有人在哭泣,而随着一声急促的大喊大叫,终于让这件事情有了个明确的结果。
原来混乱中,不知小舅从哪里拿来一把菜刀,隔着众人一个箭步跳起来劈向了大哥的头部,鲜血立即染红了拉架人的双手。
这就是亲外甥和亲舅舅之间的悲剧。
你以为结束了吗?
架是打完了,但是这场悲剧并没有止于外甥追打舅舅,舅舅砍了外甥。之后,这个外甥的母亲(我大姨)因为此事,不仅与自己的亲弟弟结仇(我想其中的逻辑是:你虽然是我亲弟弟,但是你砍了我的儿子,不可原谅!),而且与自己的母亲(我姥姥)也交恶(其中的逻辑是:你虽然是我亲妈,但是你儿子砍了我儿子,我就不认你这个妈了!)。
大姨后来六十多岁就过世了,那次事件之后,她至死都没有再踏进姥姥家一步。而大姨过世时,姥姥也没有去最后再看一眼她这第一个孩子。
所以,亲戚关系特殊吗?外甥和舅舅不算亲吗?亲兄弟姐妹不算亲吗?母亲和女儿不算亲吗?是什么导致这个关系一一崩坍?
是因为有更重要的利益受到了伤害(我的儿子被打了)。
既然亲戚关系没什么特殊的,那亲戚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亲戚不过是个利益共同体。
亲戚这个利益共同体体现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小城市和农村。
日常的礼尚往来使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比如母亲会经常邀请小姨、小舅来家里品尝自己养的柴鸡,山猪,还有她拿手的手擀面、油饼、山东大饽饽等等。在这种礼尚往来中双方获益的是什么呢?
- 物质的交换必然是有的。农村里那些记忆中的味道,对于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城里人来说,确实是一种美食诱惑,而他们来做客也不会空手而来,他们走的时候母亲也会赠送玉米、地瓜、花生油之类的土特产。
- 母亲通过做这些事情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作为一个农村家庭主妇这也很重要。
- 兄弟姐妹之间茶余饭后共同的回忆和话题,以及麻将扑克这种休闲游戏,能愉悦彼此。
- 有车有房、事业有成的城里人回到故乡走亲戚,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关键时刻的互帮互助,使双方都能减小风险
比如某个亲戚得了大病,过来看望的亲朋好友都会给些钱。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什么呢?本质上就是民间自发形成的风险规避体系(在商业社会里,我们管它叫保险)。
当然,这些钱可能并不能保证够用,但只要维持好这份关系,真要应急的时候一家借个几万块钱还是不成问题的。
再比如,红白喜事,也往往都是亲戚互相帮忙张罗,这次我帮了你,下次你没有理由不帮我。
理解亲戚利益共同体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我发现如果意识不到,或者对它的理解有些偏差,往往会会引发有一些问题:
受到亲戚的伤害
本文开头那个故事你可能会觉得是非常偶然的事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但是我想很多人都会遇到过家里的亲戚合伙做生意不欢而散的事吧。以我们家为例:
很多年前,小舅和小姨夫曾合伙买挖掘机和钻台一起承包工程,也挣了点钱,但是没过多久双方就发生了各种矛盾。矛盾的细节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一年过年,小姨夫和小舅在姥姥家的宴席上大吵了一架,小姨也加入其中,还差点动起手来。
小姨和小舅两家的关系从此变得形同陌路,一直持续了大约三四年,双方都认为自己在合作中吃了亏。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亲姐弟之间也可以这样啊!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小舅和表姐之间,大姨家的大哥和小姐夫之间,大哥和小哥之间,反正家族里只要是合伙做生意的,无一例外最终都是以悲剧收场。
我们再观察一次上面所说的那些利益共同体中那些利益,你会发现其实这些利益都是些小利益,有它没它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一旦把巨大的利益牵涉其中,亲情就经不住考验了。事后双方都会觉得受到了伤害。这就是因为没有准确地理解亲戚之间的利益,盲目地扩大了利益的范围,演变成了“合伙人”这样的另外一种“利益共同体”,但是又没有按照“合伙人”的规则去做事,出现这样的问题一点都不意外。
干扰了自己的情绪
比如,我母亲最近就因为小姨、小姨夫的反常行为而闷闷不乐。
小姨是母亲最亲近的姐妹,之前与我们家如胶似漆,但是最近却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突然开始疏远我们家,经常躲着我爸妈,也不要我们家的农产品了,自己包了块地开始种。
母亲就不断地念叨这事,开始生闷气:“哼,要不是因为你上学那几年,你小姨、小姨夫经常去火车站接送你。我怎么会每年给他们那么多柴鸡、玉米、地瓜,我的花生油也由着他们吃,别的亲戚谁有这待遇了?难道我还欠他们吗?一点也不念我的好!“
你看,母亲虽然没有很清晰的“利益共同体”的概念,但是她其实就是在这个模式下生活的。如果她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个概念,她一定能想明白,对方是因为利益受损,觉得现在利益不对等了,才会出现这样的行为,那她就没必要生这个气。
仔细想想,其实出现利益不对等的原因有多个:
- 母亲因为现在抱孙子了,所以大部分心思都花在了孙子上,与对方的礼尚往来自然就少了。
- 小姨、小姨夫因为跟自己的儿媳妇不和,想看看自己的孙女都无法实现,难免会心里失落,两边一对比,更容易想起自己的不幸。
- 小姨夫几个月前又得了脑血栓,轻度偏瘫,一生好强的小姨夫显然还没有调整过来心态。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这个问题对于身处外地的朋友适用,想想你每次回家要花多少心思挑礼品,回去之后又花了多少时间走亲戚吧,这家串那家,聊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题。真有很有必要吗?
我老婆曾不无怨言的说,回威海这么多次,威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都不知道。我说,去你们家不也是嘛!两人哑然失笑,都很无奈。
你的意思是让我远离亲戚?
中国的家族式社会有其成因,在交通和信息不发达,法制不健全的年代,大部分人确实没得选择,他们必须在这个小地方生存下去,而个人的力量又是如此地渺小,这时候亲戚这种天然的关系刚好满足了大家抱团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里重男轻女,从根源上来说也是因为这样有利于壮大家族,从而为家族里每个人提供更安全的保护伞,带来更多的利益。
但是时代在变化,今天的社会已经远远不是这样了,每个人都有近乎无限的选择权,只要我有足够的能力跳出这个圈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利益共同体”,那么亲戚这个利益共同体显然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有人要说了,亲戚对我很重要,我从小是被 xxx 带大的,yyy 对我也很好,与他们割裂不是太没良心了吗!
注意,我并不是建议所有人都跟亲戚这个群体割裂,实际操作起来的确是挺复杂的,大体上有两种情况:
体内人
如果你就喜欢游走于亲戚之间,这给你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那么也无可厚非,那说明其实亲戚这个利益共同体是你最重要的一个利益共同体,你就是“体内人”。
热情好客的母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亲戚时间长了不来,她会主动打电话问,最近来不来啊?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她很依赖的一个圈子。
体内人其实是有些可悲的,因为不仅会享受到利益共同体给自己带来的好,也要承受它带来的阵痛。如果能意识到“亲戚不过是个利益共同体”这个概念,多少能减轻一些它的负面效应。比如遇到矛盾就生气这种事情就可以避免了。
但是更好的方法是成为一个“体外人”。
体外人
什么是体外人?就是说他们有自己更重要的“利益共同体”圈子,并不依赖亲戚这个共同体。
体外人又分两种情况,有一种人跟所有的圈子都能聊得来,Ta 并不觉得跟亲戚来往有什么压力或负担,我佩服这样的人的适应能力,但是我自己是做不到的。
我是属于另外一种人,我会认为如果没有共同语言、价值观相悖,对于不善言辞的我,很难轻松地与他们来往,碍于面子去维持的话,其实是挺尴尬,挺不舒服的。
换个角度说,当他们说了个事情,我的反应跟他们那些朋友们完全不一样,估计他们也会觉得挺无趣的。
既然是这样,何必花那么多心思去维持那表面上的亲密往来呢?给双方平添这么多压力、烦恼,还是做点重要的事去吧!
当然,我不是说完全不来往,这个度很难形容,不是一刀两断,也不是水乳交融,我觉得用顺其自然来形容可能更合适一些,总之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让它过度影响正常的生活。
这个观点主要是我对自己家族的所见所闻的一个总结,意识到这个概念,一方面可以让我选择自己适合的利益共同体去生存,另一方面,哪怕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不得不和亲戚去相处时,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在这样一个共同体内,至少可以很好地指导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凡布音】,版权归凡布音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