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路小时候家中的后院就是果园,也是他最喜欢逗留的地方。但家里大人们却害怕小孩在那里玩耍,因为后院那片土地毗邻着荷花沟,就怕小孩一不留神掉河里出意外。
大路现在还记得后院种着些什么,最东面有一片竹林,以大路奶奶家房子到荷花沟水桥打水的小径为界。东面是竹林,西面种着各种水果树。后院那时地方不小,分坡上坡下,坡下的地就毗邻着河流。坡上从东往西依次种着葡萄,枳树,枇杷树,柿子树。坡下从东往西桃子树和黄梅树。
先说说葡萄架吧,葡萄架也不考究,就用农村野河边长得那种“客芦头”搭的。客芦头也不知道学名是啥,凡是带“客”的,就是外来的货,比当地的芦苇粗壮的多。当柴烧实在可惜,一般就用来搭建篱笆,临时的棚架正合适,葡萄架就是用它搭起来。几根葡萄藤经过几年后就可以爬满架子,夏天时可以在它下面乘凉,抬头就可以看见一串串垂下的葡萄。一阵风吹来,那沉甸甸的葡萄随风摆动,令人垂涎欲滴。
清明时分,那葡萄还很不起眼,躲在葡萄叶下是一抹苍翠的小枝条,慢慢的慢慢的,那一抹苍翠的枝头上长出来几个鼓包,过了几个星期,那小鼓包也变得靓丽。再过一个月那一个个绿色小球可以显现,到了夏天那小球也慢慢膨胀,令人看了忍不住就像摘下来尝尝。淘气的小孩就会忍不住,剥去外面的皮,才放进嘴里一咬,那个酸涩令人打颤。此时他们眉头紧锁,想吐都来不及……
到了夏末秋初,那原本碧绿生硬的葡萄开始变得透明,那葡萄皮颜色也变得鲜亮,有点苍黄透亮。用手捏一下,那葡萄也变软了许多,此时踮起脚,或着搬板凳垫在脚下。小手一个个摸过去,把那些软和的,透明的摘了下来,用清亮的井水洗干净后放在小碟子里。白色瓷碟子,绿色的葡萄,看着就可感觉美丽动人。拿一颗放心嘴里,酸酸甜甜,沁人心脾。此时甜味是主要的,但没有现在葡萄那种甜得发腻的感觉,稍带点酸味,正正好!增加人的食欲,胃口大开。
在那个年代,谁家有这样小零食,在小伙伴中不经意间就有了优越感。为了能一尝水果,也是为了解馋,总是会有一帮小伙伴讨好你。但也有不厚道的,尝到了甜味就想再多吃点,就开始憋着坏招想多吃。明着不行,那就暗着来,偷呗。从屋前进入大路家后院可不那么容易,抬头不见低头见。那就渡河啊!荷花沟不宽,会游泳的都可以泅渡。尤其是夏末时,天还没冷,趁夏天中午时分,偷偷过河偷摘葡萄。无奈个子不高,搬动板凳之类垫脚时闹出了声响,被大路父亲发现。好嘛,闹得满村都惊动了,让那孩子下不来台。
几年后,葡萄品种也退化了,市场上也开始有了巨峰葡萄。本地那种又小又不怎么甜蜜的葡萄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用“客芦头”搭的葡萄架不久也成了大路家煮饭的柴火。
2021.1.24午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