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岛主必赞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85 “宋大火” (上)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85 “宋大火” (上)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9-11 23:0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就在晋悼夫人食城杞者的同一年(前543),另一个传统的大邦宋国却发生了一次重大事故,此严重、深远地影响了其政治格局的走势:

……甲午,宋大灾。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也即当年曾在鲁成公九年(前582)由季孙行父负责护送出嫁宋国的穆姜与宣公之长女伯姬,以五十四岁的年纪、国君宋平公之母的身份在这场大火之中不幸遇难。对于此事件,《公羊传》和《榖梁传》都认为伯姬的做法可以称得上 “贤”,因为其坚守了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 的礼法;相比之下,《左传》的编纂者则批评其死板不知道变通,面对火灾这种特殊情况应该以 “义事” 待之,便宜行事。

事实上这两方面的论调都没有抓住宋大火灾这一事件的关键所在。须知宋共姬乃是宋平公之母,是这个邦国身份最为尊贵的女人,平时得到最好的照顾和尊崇,而大火发生的时候众多仆从竟然没能将其安全护送离开宫中,可见此时宋国的内政混乱和管理无能。

如果回想起此次大火之前整整二十一年前,宋平公十二年(前564)发生的另一场大火里,执政的司城子罕曾经镇定自若地指挥诸卿、大夫迅速控制了火情:

……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陈畚挶,具绠缶,备水器;量轻重,蓄水潦,积土涂;巡丈城,缮守备,表火道。使华臣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使华阅讨右官,官庀其司。向戌讨左,亦如之。使乐遄庀刑器,亦如之。使皇郧命校正出马,工正出车,备甲兵,庀武守。使西鉏吾庀府守,令司宫、巷伯儆宫。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左传.襄公九年)

当年(前564)宋国六卿以及大宰如果按照职序应该排作:

第一次宋灾时宋六卿及大宰职序

但是此顺序明显与《传》文中介绍诸卿出场的顺序不符:

第一次宋灾时宋六卿及大宰地位排序

也即乐喜(子罕)作为 “司城以为政” 而排在第一位,这应该就是当时宋国的卿序。在这个顺序里可以发现,前任右师华元大约于宋平公六年(前570)之后去世前为 “戴族” (浅蓝底)继续执政进行了铺垫:首先与被严重削弱的 “桓族” (绿底)达成交易,以其向 “戴族” 完全屈服为条件保证向戌代表鱼氏继续 “世为左师”;接着分别安排同族的乐喜(子罕)接替高龄去世的公孙师为司城,将 “庄族” 排挤出六卿,而华臣、华阅先后在另一位子罕 —— 司徒华喜 —— 与华元本人去世后入卿,这样 “戴族” 控制了上三卿,也即宋之三军主将全部为 “戴族”。

与华元的布局相对应,逐渐成熟的宋平公则在华元去世后不久巧妙地设计驱逐了接替老佐出任司马的华弱,并安排代表西周时期旧公族的皇郧(黄色底)接任司马(前567),这样六卿之中 “戴族” 虽然占据四席,但是已经出现皇氏和 “戴族”、“桓族” 共政的局面。事实上直到春秋时期结束,宋国历代国君都试图以某种形式坚持这一 “三族共政” 的模式。

当皇郧于大约宋平公十七年(前559)左右去世之后,宋平公又安排 “庄族” (粉红色底)出身的庄朝接任司马,而以皇国夫接替去世的西鉏吾担任大宰。这样就实现了皇氏、“戴族”、“庄族” 和 “桓族” 四族共政的局面,极大地削弱了 “戴族” 的影响,而同时调动了西周时期的旧公族以及春秋前期陆续兴起的三大公族的积极性,再加之以司城子罕的个人能力,使得不同势力在前 564 年的第一次火灾中能够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甚至当年还出兵参与了晋国主导的诸侯围郑之役。

宋平公努力使 “戴族”、“庄族”、“桓族” 和皇氏共同执政

然而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到了宋平公三十三年(前543)再次发生火灾的时候,这些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有利条件全部消失了。

相关文章

  • 第124篇 华元

    【读史日历】(第124篇 华元)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官至大夫,成为宋国六卿之一。 宋文公四...

  • 《论语》中的孝与现代家庭

    孔子生于春秋时代,其思想则受“军制民主制”时期的影响较多(金景芳,《论孔子思想的两个核心》),要看孔子所宣扬的孝在...

  • 【学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24)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注释】 季文子:春秋时期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鲁桓公的少子季友...

  • 杂乱

    ​1.“孔氏本为宋贵卿。孔氏奔鲁后,卿位始失。但亦不即为受地而耕之平民。在当时,贵族、平民之间尚有新兴之士族,或是...

  • 宋纪九,十,十一

    1 (宋孝武)上多变易太祖之制,郡县以三周为满,宋之善政,于是乎衰。其后孝武死时,及孝建以来所改制度,还依元嘉。-...

  • 春秋鲁域

    琵琶只怨春光老, 羌管无关秋水遥。 手鼓频敲夏燥热, 古筝弹雪冬梅娇。 沂蒙情暖烟台草, 泰岳云连青岛桥。 神武天...

  • 中国通史 第十二集 春秋五霸二 宋襄公

    中国通史第十二集 春秋五霸二 宋襄公 春秋时期宋国第20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

  • 春秋(上)

    [平王四十八年鲁惠公卒] [平王]四十九年(己未,鲁隐公元年,《春秋》始此),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五十一年春二...

  • 鱼台伏羲庙覰探

    鱼台古称棠,《春秋》上即有记载,其文曰“春,公矢鱼于棠”。春秋时期的公元前718年春,鲁隐公来此观鱼,后世把鲁隐公...

  • 第91篇 宋襄公

    【读史日历】(第91篇 宋襄公) 宋襄公,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85 “宋大火”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dg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