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PBL的想法

作者: 颖子GO | 来源:发表于2017-07-02 21:22 被阅读84次

    今年4月,到北京参加LIFE峰会算是比较全面地了解了PBL。6月,深入设计和实践。7月,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

    PBL简单的说,是解决一个问题或通过一个项目,让学习者在真实的经历和问题中获取新知和新技能的方法。它是一种学习方法。

    PBL的核心是思考和探索。而能驱动他们思考的项目或问题,必然是来自真实的环境、是他们所关注的,甚至是感兴趣的。

    上周完成了我的PBL首秀,周五晚间参加了一场主题沙龙。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反思。

    设计者、引导者、观察者

    PBL的设计思路是很开放的,怎么玩都可以。

    根据这次首秀的主题“我带爸妈去旅行”。我的思路是,先确定主题,再目标,根据去的地方融入“主要知识点”,如何启发孩子思考,他们要怎么合作完成?……

    当我抛出“你带爸妈出行要做哪些准备?”他们说了很多:要带行李、要去哪里、住哪里、怎么去(回)、吃饭、预算多少,甚至还考虑到了安全问题,万一走散了怎么办?【头脑风暴】

    OK,那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一起通过互联网查找动车出发时间,排除不可能的班次,还要搜索转车班次,最终要使这2趟车要能衔接上。防止走散,制定“安全出行公约”。设计自己的“行李清单”、“出行时间安排流程图”……

    课程引导者的角色至关重要。

    当孩子拿到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项目,他们要先理解,引导者要做适当铺垫,孩子才有思路。如果草率地给他们抛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有可能会出现,小组中“无话可说”的状态。有可能有的孩子不知道怎么玩,或者没思路,观察者(引导者)要适时停止。他们需要引导者的启发,使得让他们知道方向和目标在哪里。

    团队中的孩子

    在项目式学习中,孩子是有自主权的。他可以自主选择,说什么做什么。

    然而,在这样的学习中,并不是所有孩子表现都是积极的。

    在这样的团队中,会看到很多种孩子:

    有的孩子天生就有领导者的气质和气场,他能一下子hold住团队;

    有的孩子会更喜欢做追随者;

    有的孩子会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出现游离;

    有的孩子不习惯表达,不敢表达,不会表达,也会游离;

    甚至有的孩子对这个项目,持无所谓、不屑的态度,没有激到他的兴趣点……

    有些情况有点伤脑筋,我暂时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

    作为引导者,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调动每个孩子的参与,让有不同性格、个性的孩子找到他们在团队中的位置,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鼓励他们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也要有意识地提醒所有人,这是要大家一起完成的,如果有人游离,要邀请进来。

    评价、迭代、分享、总结、展示

    关于评价,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让孩子们互相来评价下对方组的情况,他们会常常说,这个不够好啊,那个不行,很多的评价很无厘头,而且不友好。

    小组间的互评、组内成员的互评也是很关键的环节。但这些评价必须是“友好的、建设性的(有帮助的)、针对性的”评价,而不是像“这个好”、“这个不好”,这样的“无效评价”。

    评价的好处是,有助于孩子对彼此或者项目成果进行观察,换位思考;可以在群体里学会去倾听不同的声音,学会去理解不同,而不是只从自己思考;学会看到对方的闪光点,接纳对方的不同。不过这一点有时大人也很难做到。

    这一次的实践,我在这5个方面都没做好。在设计时确实也没有一个思路,想看着在外3天孩子的反应再决定分享总结的内容。但PBL是需要一个高密度的设计的。

    其实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收尾,比如:每个孩子都有做“植物身份证”可以让他们用卡纸动手做出来;擅长画流程图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迭代,加上色彩和图画再详细的做一张;甚至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植物展”。而不是梳理报告中的知识点。项目报告是一种玩法,里面的内容是否正确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究的过程,而且设计的报告中很多是开放性问题,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的答案”。

    迭代没有做,是因为我们这个项目不好迭代。我也在想,PBL是不是所有的环节都不可少呢?

    PBL和体验式学习

    我在设计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到底是不是项目式学习,有没有漏掉、脱离掉一些东西?我特意回头去看下了基本定义和关键要素等。

    直到沙龙的晚上,一个家长突然说出“体验式学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之前在纠结矛盾的地方,一下子解决了。

    体验式学习,是设计者设置情景、环节,给出目标任务,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更多的是体验。现在很多的户外、营地的模式,更多的是这种。

    而项目式学习,是去解决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是在一个群体里,每个人有共同的目标,但有不同的任务,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去解决这个问题。有彼此评价、分享,有成果展示。

    这是两者的不同。

    “我带爸妈去旅行”更多的是“PBL+社会化学习”的实践。

    PBL是“主食”,还是“营养剂”?

    上周的线上PBL实践,有人谈到“主食”的问题。

    我觉得PBL是趋势,但目前作为公立学校课堂的“主食”不太可能。它没办法去评价每节课的结果,也很难去评价孩子们学到什么,因为每个孩子的吸收程度是不一样的。学校是很难去评价的。

    这种学习方式更像是“营养剂”,时不时的补点。

    它的设计是很开放的,它是跨学科的体验,是综合素养的锻炼,但语数英这样的基础学科在目前的大背景下还是要扎实的上。

    最后,我觉得PBL的重点是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所达成的综合素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近期对PBL的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ig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