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学习新技能的一般方法,就是练习,但如果不是刻意地去提高的话,原有的学习形成的自动化能力就会退化。
如果对自动化的表现不够满意,可以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比通常用的一般方法更有效一些,并且是刻意练习的第一步。
说到有目的的练习,就无法避免“天真的练习”。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的水平。
就像我们某些孩子读书一样,他只管埋头读,但是没有效果。
这样的阅读,就是一种“天真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更为专注。
那么,有目的的练习,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致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这是我想起来,学校教育的分年级目标,从刚入学开始到小学毕业,论是哪个学科,在哪个年级都有一定的目标,一个目标是循序渐进的。
这样循序渐进的目标设计,就称之为有目的的练习,最终达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所能够达到的长期目标。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的用于引导练习。
就是说,把目标进行分解,每分解一个步骤,就要制定出一个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来实施,那么这就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目标。
其次,有目的的练习,是需要专注的。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每每在课堂上,总是要提醒学生专心听讲。
这样的理想,就是让学生实现专注的一种途径。
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那么这节课就是没有收获的。
在我的语文课上,一直在进行着阅读速度的测试。
一篇文章的大声朗读和心中默读,甚至是一个关键句段的朗读,一定的速度测试。
这样的测试,就是让我们可以从有目的的练习中,获得专注的这一特点。
第三,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我们做什么事儿,我们都要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该怎么样纠正。
要想纠正,就必须知道错在哪里。
这就是一种反馈,不论我们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及时反馈,来准确判断我们在哪些方面有不足。
如果没有反馈,那么我们就不能够搞清楚,是在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没有这样的反馈,我们距离想要的目标,到底有多远就非常不清楚。
让我想起疫情当下的网课,把课堂上的师生面对面教学,换成了网络中的面对屏幕教学。
我们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是一致的,所以学生的反馈必须也是一致的。
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才能够知道我们的问题出在哪,我们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成绩。
第四,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最基本的真理,如果从来不逼着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获得进步。
所谓舒适区,就是自己习惯性的一些做法,一天一天适应性的重复,而没有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新的成功。
如果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没有向未知的领域去探索的话,没有在未知的领域获得成功的话,那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毫无意义的。
这是有目的的练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有逼逼自己走出舒适区,才能够有所提高。这是使自己不停滞不前的诀窍,也是让自己精进的秘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