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思维模型之输入输出(亲测有用)

作者: 两个天才Peter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22:57 被阅读67次

    ——学习混沌商学院的先导课《刻意练习》笔记兼思考。
    看完后,如果你有朋友对如何读书、做笔记、做分享还有疑惑的,直接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文章共分三个部分

    一、输入、输出、内化三者的关系
    二、如何输入?
    三、如何输出?

    一、输入、输出、内化三者的关系

    思维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输入、内化、输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于内化阶段的内容几乎都是受益终身的干货,如果你想快速成长,用1/10时间超越混沌大学老鸟,就参看这两篇内化阶段的笔记:
    学习笔记:思维模型之内化
    学习笔记:思维模型之刻意练习的三种方法

    二、如何输入

    理论上所有信息的获取都是输入,包括视频、音频、文字等。你在接触这些输入的时候,总能得到或多或少的灵感。这其中读书是最有效,也最便捷的方法,也是提升系统性思维的最好方法。可是说到读书,很多人说他读了很多书,似乎也没有什么作用;很多人说书太多了,我要如何读才能提高效率。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三种读书的方法:
    1、熔断不读书法
    具体就是说:当你读书有疑问,有启发的地方,立马合上书进行思考,为什么对我有启发,我如何运用这个启发,这背后有什么基本原理呢?
    熔断法适用于大部分的畅销书,知识点型、工具型的书籍。
    这类书10分钟、20分钟的间隙阅读反而更好。用2-3分钟用来找启发点,剩下的十几分钟进行思考。思考完以后,放下书本从事手头工作的同时,就可以寻找应用启发点的时机。

    2、关键词读书法
    一本书无论它的组织思想是什么,一定是用了一些关键的节点进行串联。这些节点往往是概念或者关键词。把关键词提炼出来,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再结合这本书的主题和目的,梳理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网络。就找到了作者的思路。具体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
    --目的:作者在书中试图解决什么问题?
    --关键词:关于这个问题,提出了哪些观点?
    --关系:目的和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方法:从封(面)、序(言)、目(录)、尾(言)中寻找答案。

    目的和关键字之间的关系.jpg

    里应外合法适用于整体性比较强的书籍。
    例如: 樊登《可复制的领导力》,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3、里应外合读书法
    里:读书里的文字,读书的内容。
    读书的同时,可以使用五星笔记法进行整理。

    五星笔记法.png
    外:书籍中没有写的部分。
    需要知人论世,即研究作者的成长背景,受到哪些人,哪些经历的影响、他所处的时代主流思想是什么,文化背景是什么。这些都是额外要去做的功夫。所谓:功夫在诗外。

    里应外合法适用于需要精读的经典书籍,构建一个大的知识网络,把这本书在时代、人物、文化等大的网络背景下来理解,才能真正理解经典思想的力量。
    例如: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恩斯特.迈尔的《生物学发展历史》,曹雪芹的《红楼梦》。

    三、如何输出

    输出的核心方法就是:以教为学、学以致用
    当一种思维模型需要教给其他人的时候,才是思维模型自我修正和内化的最好时机。把教别人当做一个学习的过程,自己哪里不会教哪里。讲自己不懂的东西时有三个力量在帮助自己:
    -压力转化为动力: 压力会逼着自己不停的思考
    -发现自己的知识阻塞: 哪个知识不明白阻塞住了,立刻回顾学习
    -通过别的提问检验反馈: 一个及时真实的反馈环境是最好的训练场

    以教为学有三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1、课堂笔记
    借用文字、图形、思维导图把思维模型的要点和逻辑整理出来。

    2、写作业
    把整理出来笔记制作成可发布的文章,发放到公众号、头条号、简书号上,供大家阅读。这也是在创造一个他人监督自己的环境。

    3、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具体形式和案例,你如果不了解,用3分钟,就可以快速掌握这个无敌的活动工具神奇的翻转小课堂-可复制的领导力

    这三方法从写给自己->写给大家->说给大家,效果依次递进升级
    大家发现了么,有什么规律?越是把你学到的知识,越往你的公开象限中去引导,越容易记得住。

    公开象限: 在樊登《可复制的领导力》第六章 利用沟通视窗,改善人际关系 中有详细介绍。

    以上都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会了你就受益终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思维模型之输入输出(亲测有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xd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