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5月29号)央视一套的一档早间节目采访了一段旧闻旧事,是说云南一位名叫周志美的女子三年来悉心抚养一个孩子,他既是自己的侄子,又是杀夫仇人的儿子。孩子的爸爸因为经济纠纷兄弟阋墙,出手太重打死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女主角的丈夫。当记者问到你养这个孩子三年后悔么,这个农妇面对镜头,仿佛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脱口而出:“后悔”。
这后悔两字能在央视一套播出挺令人惊奇,因为这毕竟是桩旧闻,而且已经上过两次央视,不过与这次的风格大有不同。
一次是新闻节目,在那几分钟的新闻片段里,记者一次次地问着“你收养他,每次看到他,会不会觉得有刀子在戳你的心”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演播厅中的点评也称赞她的“善良为人间带来温情”。另一次,是央视一套的高收视率公益寻人节目,为孩子(化名阿龙)寻找离家出走多年几乎没见过的亲生母亲。主持人大婶操弄着更为娴熟的煽情技巧,不知是否是按照既定的台本,努力调动着周志美和观众的情绪。节目反复渲染周大姐当年自己的孩子因为经济原因没有上过学,现在拼了命的供养阿龙读书。周志美当时在现场哭到泪崩,呢喃着“我没有文化,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马上就有嘉宾发言说“你虽然自己说什么都不懂,但你知道怎么做一个好媳妇儿,你集合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各种美德”……
诚然,周志美无疑是一个善良的人,现在也是一面说着后悔,一面表示会继续好好抚养阿龙到长大成人。这份后悔,更多是一种得不到回报的愤懑与无奈。从这期节目中得知,阿龙和这个养母并不算亲厚,似乎并未产生多少孺慕之情。而且,三年前阿龙曾亲眼目睹父亲行凶抛尸的整个过程,当时警方侦破此案就是依靠他童言无忌提供的线索。这样的经历给他留下了不少心理阴影,现在还会奔跑到当年藏尸地附近大声叫喊。周志美在他身上花费的心血,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应。而当年收养阿龙引起的非议,在当地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漩涡般旋转扩大,坊间出现各种议论她侵占挂在阿龙名下的低保的闲言碎语。凡此种种,令她苦不堪言。对于凡人而言,怎能不产生后悔的情绪。
一个好人所做的善事,而且是持之以恒的善举,非但没能获得回报,反而令当事人痛苦与难堪。这和媒体舆论乃至社会环境,非得把一个人出于本心的善良,编排成道德高洁乃至“超道德”的地步,不能说没有关系。
收养阿龙这件事本身并不复杂,并不是像影视剧本那样,女主角进行了多少思想斗争演绎了多少内心独白才做出的重大决定。失去了丈夫,周志美本来也想和很多村里的女人一样,离开这片穷乡僻壤后再不回来。但她看到自己孤苦伶仃的婆婆带着阿龙,在漏风灌雨的破屋中相依为命时,一时于心不忍,就把她们接了回来自己抚养,并且坚持了下来。她殚精竭虑让阿龙上学,主要是基于自己不是他亲生母亲而产生的一种额外的责任感,怕自己亏待他,孩子记恨,乡人非议。品德、责任、面子、坚持等等这些词语,周至美可能都没在脑子里转过,她只是凭着配得上她名字的朴素的善良,把当时看到孤老幼儿时的不忍化作行动力,并持续下去罢了。而之前的媒体和舆论却一再炒作,就差把她树成道德模范了。就像大家看三国都知道刘备“长厚而近伪”,不管这算是世风日下还是仅仅是正常的心理学状态,周遭的旁人自然会不服进而多心,于是就产生了各种流言蜚语。
更为重要的是,把善良炒作成道德,既是对当事人的一种绑架,也是对他人不作为的一种纵容。她集合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总让人觉得弦外之音就是,好女人就该这么命苦?就该老公被杀了要替仇人养孩子?议论周至美养孩子是为了拿低保的人中,有一个是孩子的伯伯,当年伤人性命的那个判了12年,此人则协助抛尸入狱两年已经出狱。现在他妈妈已经去世,对这个拥有他们家族姓氏的孩子,他作为一个男性为什么不抚养,反而还要去用恶意揣测他人?只是因为当事人是个“好媳妇儿”?节目里提到,因为孩子户口方面的一些问题,上学需要进行与狱中父亲的亲子鉴定等手续,这个过程要五千多元的费用,花完了所有和孩子相关的低保还不够。这个与当地农民收入明显画风不一样的数字,相关的部门在鼓励周志美上节目做宣传的同时,有没有照顾过一下?
把个人的善行归纳为标准的道德加以大肆宣扬,往往在一个道德崩塌的社会尤为常见。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把普通人很难做到的行为当作一个典范树立,甚至加以推广,即使配上感人的背景音乐,可以赚取些看客的眼泪;但之后,别说情境设计者想当然的教化作用,能不产生大量逆反的怀疑,让典型成为被攻讦的标靶就不错了。年年的“感动中国”是这样,各色的“道德楷模”也如此。而如果媒体能还原更真实的状态,让我们看到一个个或善良、或有责任感、或有正义感、或有毅力等等拥有着优良品性,但同样有着种种情绪甚至缺点的“普通人”,可能更能唤起同样是普通人类的大众心底的共鸣,想起自己的内心也曾有或就蕴藏着这些闪光点,世界这样大概才会变的更好吧。可惜,在我国现在的宣传模式下,能看到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略显生硬的模版,坏人有着各式各样的坏法,好人总是好的那么雷同。
所以,这句在央视画面上出现的“后悔”,实在是殊为可贵。
也因此,但愿她们能够坚持,不管是善良的人们,哪怕你们会有后悔;还是客观的记者,哪怕类似的语句无法播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