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灵感来自之前一篇《北京零点后》。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大四生,对于文章说的零点后的北京,忙忙碌碌,每一种职业每一种人生背后都是一条独特的个人轨迹,每个人都不同,生活赋予给人的职能和责任,可以看作是无奈,也可以看作是精彩。
所以那时便定了毕业后来北京,不为别的,就想体验与小城市成长到另一个小城市念书这一阶段所没有的轨迹人生。
一开始,联系到一位早先在北京实习工作的同学,受她照顾,一个月后我终于找到工作,租房,然后入职上班。被黑中介威胁,忐忐忑忑拉着一个胆儿大的朋友陪我去房屋中介公司补交拖欠的房租和罚款。工作平平淡淡,领导同事大都是外地人,湖南、山西、河北、河南、贵州……不同地界说着相同的普通话,每天到点上班到点下班,所幸有几位前后差不多入职又都是刚毕业的同事,聊得来,也愿意玩,吃饭唱歌喝酒聚会玩游戏,坐在一起抱怨工资少吃不饱,又畅想未来挣大钱做大事的自己和彼此。
后来,几个人相继辞职,逐渐断了联系。但那段时光和每个人的形象都留在记忆深处,每每回忆还是觉得幸运。
从上一家公司辞职,我就一直做着现在这份工作,已满两年。身边的同事和领导跟以前的都不同,以前的同事是一群未婚单身小年轻,能玩能疯,如今的同事是有家有娃有车有阅历,相同的还都是外地人,安徽、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不同地界说着相同的普通话,每天依然到点上班到点下班,每个人都自己的事情和家庭,能聚在一起瞎聊瞎吃的人不多。我常想,如果辞职了,大概不能像上次一样有圆满回忆了吧。
来北京前,很多朋友劝我,“不要去啊!”因为大家对新闻里不厌其烦说到的“交通拥堵”、“雾霾严重”、“沙尘暴”已经形成刻板印象,但我来到这儿时是欣喜的。夏天,高高的天空,丝丝淡淡的云,虽然不像青海、西藏、阿尔山的天空那么蓝,白云又那么低那么大团,但总归是清爽的。北京人也没那么难相处,虽然平时遇到很少,但但凡在胡同里、大街上问路,大爷大妈都很热心操着爽快硬朗的话语给你指路。
有一年元宵节,公司每个人发了一袋汤圆。跟前同事约好去后海玩,这大过节的回家呆着多可惜,于是我俩拎着两袋汤圆逛后海,途中饿了,找了一家人没那么多的店,俩人点了一碗卤煮,据说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没敢点两碗。旁边一桌大叔在喝酒聊天,好不热闹,每个人还替对方给对方的老婆打电话,说“他跟我一起喝酒呢,别瞎想,没事哈。”我俩静静吃,静静听。店老板是老北京人,看我们两个女生吃饭,就开始唠起家常,中途说让我们一起吃汤圆,我俩一拍桌子,“我们带了呀。”
老板就让店伙计帮忙煮,然后继续跟我们唠嗑。当汤圆出来的时候,我们和店老板相看无语,惊了,那明明是一锅粥吧。原来伙计没煮过汤圆,直接凉水煮,自己又给搅了搅。店老板很无奈,幸亏我们带了两袋,老板亲自去煮第二袋,最终我们终于吃上碗热汤圆。心里一直记得,很感谢那位老板和伙计。
回忆跟人有关,总是格外温暖。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能遇到的、有关联、产生回忆的还是少数,大部分时光是在办公室里,在公交车和地铁上,在人来车往的大马路上,在人流穿梭的商场里,每天擦肩而过上百人,却连点头之交都没有。到底还是孤零零一个人。是我不努力吗,没有冲破固有的生活圈?是我太宅了,不愿意去参加聚会去社交?是我自身等级限制,遇不到有趣的人和事?
我是不努力,也不愿去社交。所谓联谊所谓社交聚会,说是去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人的生活,美其名曰帮助自己成长,可是向我说这些的人,明明是一副恨嫁和缺男人的表情啊,我怎么升起好感?听着转述来的聚会上的事,男女开些不痛不痒的黄色笑话,做些说些稍微突破尺度刺激又过火的大冒险和真心话,这哪里是社交哪里突破固有生活圈了?
大多数情况,我还是看自己的书,试各种方法学自己的英语,听一些感兴趣的课,逛一逛小众打折的书店,慢悠悠学着吉他和画画,偶尔练练空中瑜伽突破一下身体极限,遛遛狗,为每月房租和每月多出的各种账单忙活。朋友说,你不觉得孤单吗,不想找男朋友吗?当然想啊,我又不是铁人,可是没有遇到啊,就算遇到靠谱的但是不喜欢啊。于是,始终一个人,做着一些琐碎事。
2014年毕业来北京,已经三年多了。新闻上有关雾霾的消息还是不少,马上要冬天了,等暖气烧起来,各种红色橙色雾霾预警估计又是新一轮轮回了。微博上还是各种北京新鲜事,微信北京好吃的好玩的各种推荐,想一件件去尝试,但总得有同好的人一起才好玩。依然每天擦肩而过很多人,依然记不住一张面孔。身边朋友还是那几个。工作还是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同事间聊聊周末做了啥,一起吃吃小零食,在“我要减肥”的感人励志下浮浮沉沉。
本来想写北京的丰富生活的,怎么越写越丧?!我始终奉行“开心就好”,朋友抹不开的奇葩相亲对象,离了婚不适应的单身生活,以及我的越来越平淡的人生轨迹,我都想“开心就是”,人活着,一辈子,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喜欢帅哥就去喜欢,努力工作的就去努力工作,喜欢码文就一篇篇去码,想吃的就去吃,但是吃完回来一定要运动,开心重要,健康和美也很重要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