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里健身,被显示屏上《最强大脑》的一个片段吸引了。
节目正在放参赛女孩的VCR,看完后,留在脑海里只有三个字“得第一”。她说起自己最遗憾的事是:“有一次考试差两分没得第一”。她妈妈会问她:“你不得第一怎么办呢?”
看得我有些唏嘘,不禁想问:“教育的目标中如果‘赢’的成份过重,那是不是一种悲哀?”
我们心理咨询室曾接待过一个初中生,这个孩子刚刚凭借优异的成绩从一个地级市考进了万人瞩目的省重点初中。据说,他们学校只有他一人考上。
可是在重点中学的“竞争”中,他不再是第一,只是个中等生。他很焦虑,主动让妈妈帮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
当咨询师问他:“你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呢?”
他说:“因为我想提高我的智商!”。
“为什么要提高智商?”
“因为我现在成绩不好,我觉得是智商不够高。”他回答的很笃定……
后来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又了解到他看不起在学校里那些追剧、玩游戏、看漫画的同学,觉得很幼稚,可是自己有时候也忍不住,会偷偷地看……
我们看到一个有些人格分裂的孩子,在意识中他被那些“玩物丧志”“一定要学习好”等信念绑架,他不允许自己玩;但在潜意识中,他有这样的需求,他需要放松。当行为和信念产生矛盾时,他深深的厌恶自己,这自然也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学习。他仍希望自己还是第一,带着“压抑”拼命努力,却又焦虑无比,于是以为“提高智商”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看着这样的孩子,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痛。
很多父母认同“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成材路径,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孩子都不得不去争取“赢”。现在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低龄化,也越来越严重,持续上升的“自杀率” 已经足以引起注意。我们的教育导向出了问题,教育怎么可能是为了赢呢?
有人会问,难道我们不应该激励孩子去“赢”吗?并不是,只是人生的输赢并非外在一时的成绩 或成就能够代表的。
我想,如果我们能多问自己几次“为什么一定要赢?”,也许就会多些从容的面对竞争和输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