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就是小菜一碟

作者: 干国祥备课老干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19:50 被阅读5052次

    不少人疑惑:全人之美课程好像很重视阅读,但比较忽略写作?

    我的回答是:这个误解很离谱!我们确实没有推出和市面上流行的各种“作文秘笈”相似的东西,那是因为我们并不赞同绝大多数作文教学的思路!更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读写逻辑,并且早已经圆满解决了这个问题。

    又有人问:为什么有孩子读了许多书,却依然写不好作文?

    我的回答是:写作是一门技艺,所有技艺都需要专门练习,大量阅读仅仅提供了语言的素材,并不直接就是写作训练。所以,阅读有利于写作,但写作还得专门训练——尤其是作文,它是一种特别的、专业的写作,不是常态的写作,而是变态的写作,是专门写给阅卷老师的特别文体,需要特殊的训练——你可以叫做写作的应试练习。

    但是,如果把作文当成全部写作,从一开始就只训练学生写作文,那就坏了!如果从学生写文章之初就反复按照范文学写作文,很可能他一辈子都不会真正的写作了。因为一种狭隘的、机械的写作观念刻写了他,他提起笔,涌上心头的就是那些肤浅、平庸的套路,而真正的写作,他几乎从没有经历过!

    什么是真正的写作?

    真正的写作就是因自己而写、为生活而写的那些文字:微博、情书、朋友圈、用文字和人争辩……

    当然包括像一个专业的作家那样,写诗歌、小说和散文;也包括像一个学者那样,写思辨性文章和研究性论文。

    真正的写作必有明确的阅读对象,写作的目的就是打动这些阅读者,所有的修辞都是说服、打动的手段,只有达到目的才是合适与正确的。

    而作文写作的阅读对象是教师,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符合阅卷老师的期待,从而得一个高分。和真正的写作不一样的关键之处,是评价作文优劣的是文章形式,而不是内容本身——大多数写作内容其实已经被规定,作文就是考察学生在写作形式上的娴熟和精致。

    明白了这些,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南明教育重写作而轻作文,重写作而更先重阅读。

    当前写作教学的一大谬误是上面提到的把写作窄化为作文,另一个同样严重的谬误,就是认为写作是中高年级才可能进行的事,写作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先会认写大量的汉字,会写各种句子和段落,然后,才能够进行写作训练。

    打个比方,就是这些教练们认为,孩子们只能先学会了各种分解动作,然后才能上场踢球,参加比赛。而生活中的实际,恰恰是在漫长的上场竞技的过程中,球员们才学会了各种技巧——包括下场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某些技巧训练,专门训练是上场的延续和准备。

    写作,就是生活中的表达和表现,孩子从生命最初的时刻,就已经用哭声和笑声,向世界传达着他的意愿。

    全人之美课程框架中,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的读写绘课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写作课程,读写融合的课程。

    读,就是阅读绘本,聆听故事——听妈妈讲故事还更在看绘本之前,而看绘本,重要的是图画而非文字,那些文字只是给可能讲故事的大人留下的线索,对阅读绘本的孩子来说,并不重要。

    而写作,就同样是用这两种更原始的语言来进行故事创作:绘画语言和口头语言。写作的内容,可以是重新讲述故事——必然带来变形,可以是续写、仿写和改写,甚至受故事启发的全新创作。

    随着孩子能写的文字越来越多,绘画中的气泡框文字和旁白文字也就越来越多,最后,绘画已经成为插图,甚至完全多余。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始终在写着一般不少于一千字的完整的文章:日记体、游记体、童话体、寓言体……不必去文体分类,对孩子们而言,统统都是语言和文字的游戏,一切的核心是故事,是故事带来的意义感,而语言和文字是自由的,散漫的,临机的。

    到了三年级前后,随着孩子们的阅读由绘本、桥梁书升级为海量的童书阅读,随着识写汉字的能力的提升,他们的作品也就由三种语言混合,完全转化成文字——遇到不会写的字,我们的建议是画个圈,无论画多少个圈都不要在乎,毕竟此刻重要的不是汉字,而是文章。不会写的字,一年半载后就全会了,此刻的不会写,正是以后阅读时遇到它们时会关注、学习的动因。

    这个阶段,不少学生喜欢写小说连载,往往一写就是数万甚至数十万字。而一般的文章,也动辄在千字左右。所以我们的口号是“放胆写、自由写”,目标并不指向作文,而是练习自由地驾驭文字的能力。

    到了五年级及之后,随着阅读重点转变成了深度阅读、研究性阅读,写作与之相伴,也转变为以论述、研究为主要方式的专题写作。一篇以《三国志》《世说新语》为素材的研究性文字,往往需要好几千字,而写作的重点,就是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独特心得和新发现。

    当然还有随笔、日记或周记,依然是写作为了生活,而不是指向作文。

    与此同时,作文教学也可以正式启动,成为教学内容了。

    和前面的自由写作、专题写作所不同的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形式。写好一篇作文取决于两点:一是对命题的理解深度,二是对章法及其修辞的恰当运用。作文教学完成不了前一点——正如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名著《真理与方法》所揭示的那样,理解并无方法,理解即是存在的真理。作文教学最多能够指示如何去理解,但学生的理解力,完全有赖于平时生活的深度和阅读的深度。于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就主要集中在章法、修辞等技艺上了。

    于是,过去的大量阅读,过去的大量写作,就成了当前作文教学的丰厚背景。无论是章法还是修辞,教师都可以轻易从阅读过的书籍中找到很多样本,举一反三,举三反一,左右逢源。而学生则无意之中对各种写作技巧已经有过丰富的探索经验,现在只不过是把它从默会,转化为显性的知识而已。

    所以在全人之美课程中的作文,是写作中的一个特定分支,承担特定的任务。它和叙事理论、交际语境、传统的文章学和修辞学紧密关联,但份量却并不是很重——因为这种文章并不能够代表未来的思想与写作,它仅仅是一门应对中考和高考的必修技艺。

    作文本就是小菜一碟,而写作则是真正的大菜,阅读则是能量主要来源的主食!只写作文而遗忘写作、忽略阅读,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盲目的右手:一线老师也有难处,多观察,多读书,多练笔多……,这些美好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有时间有强烈爱好的基础上,相关人士的共识上。。。。。没有前提条件,教作文的老师也为难。
        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 潘璋荣:不错!
      • 云鲤锦舒:这个必须支持,很正的观念。
      • 梅心无影:“但是,如果把作文当成全部写作,从一开始就只训练学生写作文,那就坏了!”——让他们一开始就怕了🙂
      • 一笛声悠扬:文字对于指导孩子写作,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 张砷镓:想的清楚,方能写得明白。阅读(input)为源,思考(process)是因,写作(output)乃果。若不追因溯源,提升输入的数量和质量,改善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一味只追求写作输出,本末倒置必然没有好结果的。
      • 干国祥备课老干:常州工学院汪禄应老师:
        @干国祥 [玫瑰][玫瑰][玫瑰][强][强][强]将“写作”与“作文”做如此描述、定义与区隔,太精彩了!写作对应于人生,作文对应于考场;写作在于思辨,作文在于技艺;写作关乎一辈子的生活、工作与事业,作文瞄准那一刻的阅卷老师;写作工夫在生活的体察领悟,作文在于特别的文体套路。写作可能无师自通,作文要看作文教练的水平……
      • 干国祥备课老干:六年级老师说:
        《世说新语》读写亦是明证。
        唯一的指导是点评,找出来一两篇学生的好文,说说好在哪儿,哪个地方值得改进——不改进也无妨,孩子或许还不知道某种技巧的奥秘所在,不必急。这样的指点,仅仅一次。其余,就是——“写吧!”
        有意识的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试图寻找更合理的表达方式。还没有写作意识的,这也不妨碍他写出自己的认识。但内容都是丰富的。
        人物述评(无法文体归类,顶多说是论文)是最多的,散文笔法的也有,改编成小说的也有,歌词也有,尝试文言写作的也有……
        其实,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如何让写作成为一种表达方式?至少可以问问,如何让孩子不畏惧写作?
        不合适(时机,方式,内容)的作文训练都是伤害。
      • 干国祥备课老干:五年级老师留言说:
        有幸作为语文学科老师,每日有更多机会通过孩子们的文字,去向更深处倾听和理解一个生命的自我表达:喜、怒、哀、乐,深深的爱与困惑……这些都很好(✪▽✪)可是有一天,我改到一个经过几年“套路训练”的孩子的暮省,满篇好词好句好段,一时竟然不知从哪里开始对话。[呲牙]好在自由写作一段时日了,孩子天性的“表达语言”正在复苏,哪怕还带着浓重的“作文痕迹”~

        本周孩子们关于理想自我的主题写作细批中,生发出了许多深刻而宏大的探讨命题:1.孩童的自我认定培养与发展;2.困于童年“母性之爱”的缺失,显露出的追求上的倾向;3.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审辩式思维;4.在即将到来的青春期,如何把握契机进行更好的自我确定。5.未来通过与生命中重要他人(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的磨合、成长,进行自我修正,甚至有意识培养出强大的第二本能,让自己内心和周身世界更加幸福完整。
        一点灯:后半部分,昨晚俩人唠叨了俩小时……

      本文标题:作文本就是小菜一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ek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