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拳击课程连载的系列文章,本次是第14次课程记录。
这次课程内容是踢腿训练以及立体式训练。
课程一开始教练就让我先练习弹腿的分解动作,为的是进一步深化腿部动作的肌肉记忆。提膝-转胯-弹腿踢出,左边二十个,右边二十个。刚开始练习时还比较僵硬,需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去做,可是当练习到第十个的时候,好像开启了自动连接功能一样,动作突然就变得标准而连贯流畅了。结束分解动作以后,我站在沙袋面前,思考都消失了,自然而然地提膝转胯踢腿,脚背踢出打在沙袋上一声沉闷的声音,像是把力气通过我传输到了沙袋里面,一分都没有浪费掉,那感觉奇妙极了。我是突然就懂了怎么踢腿吗,这种由陌生到熟练是突然发生的吗。我想应该是在每个动作分解练习以及不断重复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吧,可是究竟是哪个瞬间呢。我不知道,也许那个瞬间也不那么重要,它在一系列变化发生的过程中不过是普通的又一次小小的进步罢了,可是这一连串发生的变化最终就让我从摇摇晃晃无法发力到突然就“懂”了怎么去踢,确切的说也不是我懂了,而是我的身体懂了。我们喜欢说“感觉到了”,“感觉不对”,在我提膝转胯小腿踢出,对侧脚自动旋转,将作用力真真切切地传递给沙袋的那一瞬间,是不是就是这种所谓的“感觉”呢,我看到教练听到沙袋的声音之后略有些欣慰和兴奋地微笑,是不是就是这种感觉呢。当然当然,小小的欣喜之后伴随着的必然是更深入地训练。
接下来就是常规的立体式训练。看靶出动作,教练引靶,我相应地出拳,训练的是快速反应。直拳、摆拳、勾拳、摇闪、躲闪,踢腿,大体动作仍然是这些,不过是反复训练。
每个动作都没有浪费,每次重复都有意义,每次训练都会有进步。这就是我在练习过程中抱有的信念吧。
愿每一天都有新发现。
2019年5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