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这首诗是对周武王、周成王能继承周朝“三王”功德的赞美。
第一节,“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后辈继承周人的传统,世世代代都有明君贤王。三位先王的英灵在天,武王遵循上天的意旨坐镇镐京。
第二节,“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武王遵循上天的意旨坐镇镐京,世代相传的德行正好顺应祖先。顺应上天的意旨,成王的统治令民众亲服。
第三节,“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成王的统治令民众亲服,正是值得效仿的榜样。孝顺静思祖先的恩泽,以对祖先的孝顺作为准则。
第四节,“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爱戴周天子这一个人,这都是因为武王的美德。孝顺静思祖先的恩泽,成王光明显耀的好后辈。
第五节,“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成王是光明显耀的好后辈,能够继承武王的美德。周朝的基业万年长,承受着上天的福禄。
第六节,“受天之祜,四方来贺。於万斯年,不遐有佐。”承受着上天的福禄,天下诸侯都来祝贺。这万年永固的基业,怎么会没有贤臣来辅佐。
下,后;武,继承;下武,在后继承。世,代。哲王,贤明智慧的君主。三后,周人的三位先祖,太王、王季、文王。后,君王。王,这里指武王。配,上应天命。求,通“逑”,匹配,这里指配合三王。命,天命。孚,使人信服。下土,下界土地,也就是人间。式,榜样,范式。孝思,孝顺先人之思,此系以孝代指所有的美德,举一以概之。王引之《经义述闻》:“孝者美德之通称,非谓孝弟之孝。”则:法则。此谓以先王为法则。媚:爱戴。
一人,指周天子。应侯,一说是顺应武王德运;一说应侯是武王之子,封地在应(今河南宝丰县西南)。昭,光耀。嗣服,后进,指成王。来许,同“后进”。绳,继承。武,足迹。祖武,指祖先的德业。於(wū),感叹词。斯,语助词。祜(hù),福。不遐,即‘遐不’之倒装。
全诗六节。第一节开篇点题,盛赞周朝三王,顺应天命。第二节,对武王、成王进行赞美。第三至六节,镜头切换到成王身上,对他能够效法先人,顺应天命的行为予以赞美。全诗采用了“赋 ”和顶针的方式,环环相扣,结构精妙,韵律自然,是“祝颂诗”中形式内容俱佳的上乘之作。
诗经专题第243篇,总第243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