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哲思想法
《爆裂》读书笔记总结

《爆裂》读书笔记总结

作者: 创造快活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23:16 被阅读50次

    又是一本提升认知好书,非常值得一看。

    《爆裂》读书笔记总结

    《爆裂》是中文翻译,英文原书名是:whiplash ,翻译为用鞭子抽打,反方向抽打,意思就是:像鞭子抽打在一个东西上一样,炸裂,向前。我们再来看一下本书的作者:伊藤穰一,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负责人,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奇性人物,他在世界最顶级的大学担任最有影响的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但他自己却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没有读完大学。他最初是在塔夫茨大学学习计算机,但是,他觉得课程太死板,就退学了。

    后来,他又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学着学着,又对课程的设置不满意,再次退学。他当过夜店的DJ,开过书店,投资过著名的公司,是多家著名刊物的专栏作者,是当今世界对未来思考最深入的人之一。

    从伊藤穰一的经历,我们就能发现,他是一个不拘一格的行动派人物。麻省理工学院任用他做著名的媒体实验室主任,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实验室本身的包容性——可以由一个没有大学毕业证的人当负责人,同时,也是借用伊藤穰一在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声望。

    伊藤穰一指出,目前我们这个时代,技术的变化速度,已经逐渐且越来越快地超过人类的适应速度,他把这个时代,称之为:指数时代。

    阅览全书,总结概要,只要记住九个原则就够了:涌现优于权威、拉力优于推力、指南针优于地图、风险优于安全、违抗优于服从、实践优于理论、多样性优于能力、韧性优于力量、系统优于个体。

    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原则是涌现优于权威。

    简单点说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甚至成为另一个事物。用互联网语境来说,是每个崛起的个体,最后形成了大于某一个权威的力量。比如维基百科是网络上各行各业的人集体编纂的,但是其权威性已经获得了一致的认可,大家有需要查询的资料,会第一时间去查维基百科,而不是大英百科全书,当然也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不同的载体导致的使用效率不同,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在几年前大英百科全书就已经电子化了,但大家的使用习惯依然是在维基百科。

    这个世界的秩序,并不是由一个权威,自上而下地设计出来的,而是自下而上涌现出来的。

    第一次接触“涌现”这个概念,是在凯文·凯利的《失控》那本书中:涌现,就是当一堆事物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当达到一定规模,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事物、现象。

    《失控》中给我们举例:蜜蜂、蚂蚁,每一只蜜蜂、蚂蚁的智商都不高,但是,它们一旦组成了一个群体,就能体现出极高的智能水平——这就是涌现。

    要注意的是:涌现,并不是简单的1+1=2,比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了,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变成了两个人,那么,婚姻出了问题,也不可能是一个人改变,就能解决问题。甚至两个人各自改变,都不能解决婚姻中出现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两个人结合到一起,新涌现出了很多宏观的问题。

    作者提出的第二个原则是拉力优于推力。

    打个比方,原本要生产一样东西,资金是很大的制约因素,所以很多人会选择找投资人,而在现在,往往都是借助各种众筹平台来完成项目,只要项目足够吸引人,就可以产生拉动力,吸引更多的资源过来。这就是传统的推力(找投资人)和现在的拉力(众筹)的区别。

    作者提出的第三个原则是指南针优于地图。

    就如同人生规划一样,有的人觉得人生规划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了,谁也无法保证下个月的状态。但这并没有否定规划的作用,其实规划就如同旅游时候的指南针一样,它指向了一个最终的方向,但是去往目标的路上,需要经历哪些关卡,知识属于地图干的活,指南针是不负责的,同时也没必要负责。而指南针所有者可以通过方位来不断靠近目标,至于路上的困难,那完全可以随机应变。

    当今时代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无人区,没有地图,咋办?只能用指南针辨识方向,自己找路。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困境,也是我们最本质的迷茫——过去,会有前辈、经验为我们做指导,所以,各个企业喜欢用“老司机”、“老会计”。而现在呢,哪一个岗位,都会逐渐走到“创业”的模式——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人知道该怎么办。那么,就需要你自己知道,你要去哪里,然后在辨识方向的点,自己找路,怎么好走,怎么走更好,就怎么走——如果走错了,那么就靠指南针,给自己纠正。

    作者提出的第四个原则是风险优于安全。

    对于未来世界,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确定性,换言之也就是风险。其实风险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在互联网社会,风险被赤裸裸的展现在更多人面前,但风险不见得就是不可控的,只要做好风险把控,是可以规避风险从而赢取最大利益。

    所以我们要明白:规避、防范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肯于主动承受小风险。因为小风险不至于送命,而且会让你不断地扩根管(免疫系统),提升你的抵抗力、抗挫能力。

    作者提出的第五个原则是违抗优于服从。

    不同人在不同阶段,往往对同一件事物有着不同理解,比如周鸿祎在方正时期打算做电邮,但当时的领导并不认可,而周鸿祎做的事情就是反抗,他很快的辞职,用自己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作者提出的第六个观点原则是实践优于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如现在的app往往一个月能更新两三次,原因在于可以通过不断的迭代产品。来找出最优的产品,而什么是最优产品,在结果出来前是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的。

    每一种具体的情境,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优势、判断来做,就是最合适的——会比一个更有能力的人,按照制式、传统、统一的方法去操作,效果更好。

    作者提出的第七个原则是多样性优于能力。

    生物要保持自己的生存,需要的是不断的进化,如果自我进化,需要约2000年,这时候就需要引入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物种结合后,新的产品诞生了,所拥有的基因将是父母各占一般,这就一下子缩短了几千年的时间。当各种不同的情境,我们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优势,做出多样性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更有柔韧性。

    作者提出的第八个原则是韧性优于力量。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

    伊藤穰一说:当飓风袭来,芦苇比橡树更强壮。——飓风,就是我们遇到的种种困难,橡树,就像大公司,在面对重大危机时候,往往是无法灵活应变。

    芦苇在风中左摇右摆,不管怎么弯曲,都能很快重新竖立起来。——小企业,不断地修正做法。

    老子有言“柔弱胜刚强”以及“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滴石穿”说的都是这一道理。

    作者提出的第九个原则是系统优于个体。

    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很好说明了系统和个体的区别,只有大的平台才能或缺更多的资源,让自身价值最大化。即便是罗胖提出的U盘化生存、自带流量,那么在前期获取流量阶段,也依然是在大平台有更多机会选择。

    不要从个体的角度看这个世界,这个指数时代——万物互联,我们应该找到看起来互相之间没有联系的事物——背后那个联系,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个体的发展。

    教育学家詹姆斯·吉说:“到最后,我们会有两套教学系统,一套属于富人,一套属于穷人。” 穷人的教学系统教学生如何应试,保证获得基本知识,进而胜任服务工作。

    富人的教学系统强调解决问题、创新和探索新知的能力。因此,争取平等的新的战场,已经不再是就业机会的平等,“而是代数”。

    这就是在帮我们建立不同的系统——一个是服务系统,一个是解决问题系统(统治系统)。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努力到死,都不会改变命运的——因为你父母、老师、社会为你建立的那套系统,是底层服务阶层的。

    而有的人,学习成绩没你好,没你那么拼命,没你工作时间长,人家过得很滋润——因为人家的父母、环境,为他们建立的是一套统治别人的系统

    既然我们明白了,这个时代变了——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为孩子搭建一套相对更好的系统。

    以上就是《爆裂》这本书的9大原则,搞懂这些原则就基本读懂这本书了。

      文/快活人    2019.7.1  于广州

    《爆裂》读书笔记总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爆裂》读书笔记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uo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