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欣赏、赞美甚至羡慕过这样的人?
他们出生在殷实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一套完整的教育。
他们在中小学中就开始展现“学霸”潜质,学习勤奋,成绩优秀。
他们一举考入一流名校,从此开始发光的青春。
他们在大学里不知疲倦地学习,每天都能看见“凌晨四点钟的”图书馆。
他们在大学获得全A成绩,修得双学位,还培养了至少一门过人的艺术或体育才能。
他们在社交中总是能在各个话题中侃侃而谈,一看就是博览群书。
他们毕业后,或继续在一流名校深造,或直接进入金融、法律、医疗等高薪行业任职。
他们工作后业绩突出,深受赏识,短时间内就升职加薪。
他们年纪轻轻,就一跃进入了社会的中产阶级,并开始向富人阶级进军。
不错,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两个这样的人,这样优秀而上进的年轻人,我们往往叫他们精英,或者现在网络上的鸡汤文中更喜欢称他们为“比你优秀却还比你更努力的人”。
然后,另一个问题,你是否见过这样的人?
他们出生在体面的家庭,从小就被灌输“你一定要是班上第一名”的观念。
他们在中小学就开始比同龄人更拼了命的学习,原因就是害怕“被超越的恐惧”。
他们在高考中,无法随自己的心意选择心仪的学校,因为他的家庭和他所受的教育已经一千一万次的告诉他必须选择哪些常春藤名校。
他们在大学里不知疲倦地学习,整天都泡在图书馆,却还觉得时间不够用,更别说谈一场走心的恋爱。
他们为了获得全A成绩,不敢选择自己感兴趣却没有把握获得优秀成绩的科目。
他们为了自己的简历做得漂亮,必须去学习一门艺术或体育的才能,不管自己喜不喜欢。
他们为了在社交中谈笑风生,总是大量地阅读书籍,却只是读完开头结尾和梗概后就放在一边,靠自己优秀的表达去在朋友中制造自己“博览群书”的假象。
他们毕业后,必须进入金融法律、医疗等高薪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名利回馈最快,才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看起来“成功”。
他们终于如愿以偿亦或是如自己的家庭所愿一般未到而立之年便在中产阶级中立足,开始向富人阶级进军。
不错,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两个这样的人。他们优秀吗?他们当之无愧的优秀。他们努力吗?他们绝对比你努力,好吧,至少比我努力。
如你所见,前两段话描述的,其实是同一类人,他们是生活和社会中的精英,往往是人们赞美和艳羡的对象。不过,在看了上面的第二段描述后,你的心里会否有少许的不安呢?如果我再告诉你,这些人心理障碍的普遍性是同龄人的2到5倍,你又会是什么感受呢?
威廉·德雷谢维奇,这位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教授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的美国人,给这一类人群取了一个相当贴切的名字——优秀的绵羊。他对这一类人群的额描绘是这样的:
“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我感觉当前的美国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都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瞧,这就是“比你优秀却还比你更努力的人”背后的沉重真相,一群优秀的绵羊。事实上,威廉作为第一批看到所谓“精英教育”的缺陷和危机的智者,在经过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后,就以“优秀的绵羊”为名,写了一书,并在美国掀起了讨论和反思的热潮。
虽然这本书,是从所谓“精英教育”的问题切入,但是我觉得作者更多讨论的,就把标签抹去后“教育”的问题。教育,不仅仅是上学读书识字,本质上更加是社会表达和传递价值观的一种方式。虽然我们书中探讨的,大多是一些陷入困境的年轻人,但是作者真正的笔锋,直至这些孩子们的家长和家庭。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常春藤名校是如何一步步站上了教育食物链的顶端,并经营出一套自己独特的运行模式的,也谈及了“精英教育”的学生和所有的学子,在大学中应该把持怎样正确的自我认知。说到当今教育的现状的时候,作者强调了人文教育如今在大学中的特殊地位,也帮我们重新正视大学里教师的本职和学生最核心的能力。最后,也是全书我个人认为最精彩的一个部分:作者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分析了“精英教育”在社会阶级结构中和特权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轻描淡写却又雷霆万钧地揭示了“精英教育”的利益真相,让人深思。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书中感触最深的三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大学生之于大学。听父辈们曾经谈及他们那个时候,大学真的就是一座神圣而充满活力的学堂,学子们通过千军万马之中的独木桥来到大学,尽情地吸收自己想要的知识,一点点蜕变一点点成长,重新塑造自己崭新的人生。而现在我们对大学的看待,或者更多地是我们的家长对大学的看待,变成了一种类似于“投资与回报”的机械关系。我曾经看着身边的朋友们,高考完后,更加紧张的是他们的父母——他们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招生材料,在网上各处百度各种专业的就业前景,逢人便问你家孩子学的那啥啥专业后来工作怎么样啊,可就是不过问孩子的意见。他们并不关心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专业,也无心带领孩子去了解一些准备报考的专业,即使有的孩子表达了自己有兴趣的专业方向后,也很可能被他们以“不好就业”为理由否决。在大学专业选择的这件事情中,他们不关心孩子的个性更加适合哪些专业,而只关心就业前景或者“钱景”更好。这样对大学的选择,往往会导致孩子最后在浑浑噩噩地读完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后,更加迷迷糊糊地入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最后在工作的压力和自身对外的排斥中失去平衡,几近崩溃。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其实不论男女都怕这个。我想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是屡屡可见的吧?大学对一个人最大意义,就是让他有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来使自己人生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如果看作是一场为了就业的单向投资,恐怕是最愚蠢的本末倒置了。
第二个让我感同身受的,老师之于大学。作者描写了大学教育中教师职能的严重失衡:美国在二战后与苏联的太空竞赛中,源源不断地往科研中投入国家经费,因此使得国内一流大学全部将重心转向了学术研究。40年间,美国政府拨发给高校研究经费翻了4倍,而教授的教学时间却减少了一半。这是美国上世纪90年代凸显出来的问题,却就活生生地像我们中国的现在一样。如今国内的高校,在教授圈子里有这样一种共识:要么发论文,要么接项目,要么饿死。只有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才是被认可的。因此,教授们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更多放在自己或自己的博硕士学生的研究课题上,频繁地参加领域学术会议和向学术刊物投稿,唯独本科生的教学不在大学教授的视线之内。越来越多的教授,让自己的学生去代课,而真正认真钻研授课技巧的老师,却都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下游。我们的大学生们很可能有一天会发现,他们最喜欢的任课老师竟然未能取得一个教授的职称,进而恍然大悟,原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早已不是大学的首要考虑重点。
最后一个,也是书中最精彩的一个部分,作者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揭示“精英教育”的真相: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精英家庭的孩子能够通过教育自己也成为精英,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付出的比别人多,而是他们拥有的本来也比别人要多!30年间,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差距扩大了50%!我们真的要继续人为地让教育资源处于不平衡状态,让我们的孩子为了有限的空间厮杀而陷入绝望和恐惧吗?我们真的要让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吗?我们真的要成为一个阶级划线而分的社会,每个人都只顾自己,坐看整个社会慢慢毁灭吗?我们真的谈论的只是美国的问题吗?想想前两年那篇风靡网络的《寒门难再出贵子》?
可喜的是,作者的这本《优秀的绵羊》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各个阶层的反思,精英教育“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内核终于暴露在公众眼前。越来越多的美国中上层阶级的人价值观被颠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注重培养自己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张又一张全A的成绩单。
这些年网上的鸡汤文不停地向我们发问“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奋斗呢?”那么这里,我又要问了——
比你优秀的人都开始反思了,你还在纠结努不努力吗?!
网友评论
文章只是在yy精英教育者的痛苦,然而事情都有正反面,利益和代价是相伴而生的。优秀的人为了保持优秀缺失要付出很多代价,包括文中所说的各种痛苦。然而这并不代表不保持优秀,就不用付出代价。
不努力的人生也要付出别的代价,比如受穷,尊严缺失,找不到自我价值等等。
抛开利益谈代价,不公平。如果过都要付出代价,那么精英者获得的东西还是比非精英要多的。
今天看了这个观点,也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被这样的优秀激励,其实多少也会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一直在强调“成功”二字,而且对于什么是“成功”并没有很好的指导和定义。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成功就是有足够的金钱,或者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我们认为,只有在这些条件都做好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自由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必然导致我们要在物质方面做更多的追求,所以也必然以那些社会的精英为榜样。
作者最终的落脚点在教育问题,我深感认同,我们的思想塑造过程,就是我们受教育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只限于大学教育,应该是从小就应该去重视去反思的。
感谢@Enjolras影武者的分享。以上仅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
如果不能,知道了有什么用?
清醒的看着自己往火坑里跳,清醒的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在错误的路上。你把我们叫醒了,你伟大,你可敬,我醒了,我痛苦,我挣扎,我跟着你一起呐喊。某种意义上你对我们跟残忍,因为你只能说出现状,无力改变,某种意义上我对我自己也很残忍,因为我让自己清醒的去送死。但醒着去死也是一种改变,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铁房子”一样,等喊叫声把越来越多的人惊醒,或许我们能一起把这座铁房子推倒,逃出去。
可是逃出去有用么?逃到哪儿呢?一座铁房子推倒了还会有更多的铁房子在远处等着你呢,若把我们有限的人生放到无尽的时间无尽的空间中,生,或死,或挣扎,或彷徨,或呐喊,这一切似乎都没有了意义,想到这一点还真让人感到绝望。
不过,还好我们都会死。在这有限的生命中有无数种可能,而这无数种可能,都由我们创造,所以此刻那些挣扎,彷徨和呐喊都有了意义:为了那一种更为美好的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
我们活着,痛苦着,挣扎着,彷徨着,呐喊着,为了那一种更为美好的可能。
麻木的死与清醒着,挣扎着,痛苦着为了那种更为美好的可能去争求生或者也是死,我情愿选择后者。
所以,即使我们无力改变现状还是要呐喊,为了更多人的清醒,为了把“铁房子”推倒的那一天,为了一个更为美好的可能。
经常有第二种人意淫第一种人是绵羊是高分低能什么的,后来才发现能做好一件事的人通常能做好更多事儿。
别担心人家绵不绵了,人家就算比你还绵也能有足够资源比你混得好。
阶级自诞生以来还未被消除过,就算有那一天我等恐怕也无福消受了。
对于个体来讲,重点不是概率是努力,不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