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今天是2017年11月1日,新的一个月开始了。
离9月29号接受待录取通知已经过去一个月。
这两周没有课,课程设计也刚刚全部结束。
现在在家,码这些字。
大概是大三下学期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确定自己能保研。因为我的成绩是专业方向第一,竞赛加分也是最多的。
其实,对于保研这件事,我真的没有什么准备。不像我的同学,从大一大二就卯着劲儿搞这个事情。我之前一直一直想的是考研,毕竟只有考研才能去到我想去的那所学校。可是面对保研,我还是没有勇气拒绝,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
真的开始了解保研和准备保研是从4月初开始的,那时候上一届学长学姐给我们可能保研的人交流了下经验。也是从那时候我才知道要提前联系导师、夏令营、复试什么的。
先简单介绍下自己,我是学土木的,我们学校顶着个“建筑老八校”的帽子,感觉很厉害,其实是个双非(非 985、非 211),就是非著名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除非是圈里人,外人应该都没听过这所学校。可如果提一下其他的老七校,就能感觉我们学校能沾边还是挺厉害的——清华、同济、哈工大、重大……
4 月底就开始做简历、写个人陈述、联系老师写推荐信。联系老师写推荐信还是挺假的。一般学校都会要求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老师写推荐信,正好那时候教我们的是两位副教授,所以我就就近跟老师说:老师,您能不能给我写一份保研推荐信?老师面容严肃,看起来贼认真的说:唉呀,最近事很多啊,要不你自己写然后我签个名……所以老师的推荐信都是我自己写的。这样也好,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能少些虚话套话。
听完学长学姐的分享,才知道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这么个存在。当时对这个学校,莫名产生了一阵心跳。因为一个北方人,去深圳读研,感觉很有挑战;再说深圳这座城市也年轻、有活力而且充满创新和科技,当时感觉很喜欢。其实更现实的原因是,在学长学姐的描述里哈工大深圳我肯定能去。还有哈工大深圳的计算机很好,我想蹭着学学,指不定以后改行(当然不去那蹭,也可能改行,就是在那能认识些大牛老师,大牛同学)。基于以上原因,4、5 月份很想去哈深,想起来心就怦怦跳。
所以5月就率先给哈深的导师发了邮件,没想到老师第二天就回复了,因为是第一次收到老师的回复邮件,所以很激动。5月份也给湖南大学的老师发了邮件,当时想的是哥们儿在湖南,如果能参加湖大的夏令营,顺便找他玩一玩,那也是极好的。
6 月份的时候,很多学校都发出了自己的推免生夏令营通知。大部分夏令营都在7月份开始,天大、大工和我们一门考试冲突,所以天大没报(也是因为天大需要准备的材料很多,太繁琐),大工报了但是没过,人家貌似只要 985、211;哈深夏令营过了,但是和我们太白山道路实习冲突,去不了;湖大也是只要 985、211和全国重点学科,我们学院只有结构工程是全国重点学科,有位同学报名的时候专业填的结构工程,就过了,我们填土木工程的统统没过。但湖大的老师特别 nice,还专门跟我打电话说,你也特别优秀,只是我们是这么规定的,也欢迎你到预报名的时候报我们湖南大学。一个想学桥的人,怎么能不报西南交大,当时以为西南交大肯定没问题,可是名单挂出来,硬生生地就是没过,看名单好像还有一位陕西科技大学的同学过了,当时想自己肯定是特别差,咋就没干过人家陕科的呢;还有上交,因为六级成绩太低,也没有过,我们学校过了三个同学,貌似他们六级成绩挺高。
总结下来就是,7 月一个夏令营也参加不了。过了的去不了,关键是报名的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过。当时还写了篇文章,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现在想也挺心酸。
但是不得不说,满西安逛的桥梁实习还有太白山的道路实习,真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在太白山,晚上老师和我们玩游戏、喝酒,白天天擦边儿亮就上山,干 3、4 个小时然后等人送饭上来,这场景贼像小媳妇儿给地里干活儿的老爷们儿送饭。还有,那儿的包子味道很不错!但一个月的实习,黑了一层,到现在还没缓过来。
从太白山回来,已经 7 月底。西安实在是太热了,在宿舍一动不动汗都像自来水似的往外冒,天天感觉会脱水。所以就收拾收拾书,回家了。
Todo
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各个学校的预报名又报了一遍,天大、同济、哈深、湖大、浙大、华南、重大。西南交大没有自己的预报名系统,所以没报。
不得不说,回家来压力还是蛮大的,毕竟我的同学们基本都拿到夏令营的 offer 了,哈深、天大、上交……,而那时候自己还一个夏令营也没参加,说不慌是不可能的。
我是学路桥的,而别的学校的笔试大部分都是考工民建的混凝土、钢结构,貌似只有同济能完完全全分开。所以,回家来先看工民建的混凝土,前前后后大概看了 4 遍,同时也在看钢结构、土力学、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施工我们没学过,我们学的是桥梁施工。这几本书加起来绝对是一项大工程。
记得那天在我姨家跟妹妹聊天,突然看到同学发给我的消息:你同济夏令营过了。当时还有一些不相信,就立刻去官网下了名单,找到了自己,这才放心。同济夏令营在上一届的描述里,对于我们这种学校是很难进的。而且我们学校强在工民建的钢结构,桥梁简直就是闹着玩儿,所以之前从来没想过同济夏令营会过。看到名单还是有点儿小激动,毕竟自己还一个夏令营没参加过。但转念一想,夏令营考察内容很多,必须要好好准备。
买了车票,8 月 24 号就去上海了。刚出虹桥站,一股热浪袭来。不得不吐槽下,地铁虹桥站排队买票的人太多了。下午四点的时候,在地铁上收到一条短信,让我五点之前到土木楼签到。我回复:马上到。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将近五点,在门口,我拖着个箱子顶着大太阳问一位大哥:您知道土木楼在哪儿吗?大哥略带骄傲又有点不耐烦地说:不知道,你问下别人吧。之后问了保安大叔,知道了大概方向,就走啊走啊。走到我才发现,从正门进,要穿越整个校区才能到土木楼。
看见土木楼前“2017 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学校”的牌子,有如见到神迹。我提着箱子艰难地爬上一级级台阶,到门口时全身已经湿透。一进大厅就看见忙忙碌碌的工作人员。找到桥梁组—找到自己的名字—签到—交材料,但材料里少了一份网上导出的报名表,便问:请问这儿有没有打印店,我去印一下。负责我们这一组的小哥略带着急的说:我带你去。他说:你到了,咱们这一组就齐了,我也要赶回去复习,还有好多内容没看。我说:你们不复习应该也没问题吧,都是你们平时学的。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接着问:你是保研的吗?我说:是。他说:保研参加夏令营没什么用啊,我们这儿保研的都不参加夏令营……
弄完这些材料,我就去找宿舍了。宿舍在西南八楼,一进门,就看到同学,他们前一天就到了。但我和他们不住一个宿舍,我在隔壁间,舍友分别来自西工大、西南大学和西南交大。后来,西工大的来了同济直博,西南大学的和我一样是硕士,西南交大的保研到本校了。宿舍还可以,有空调(没有空调实在是没法呆),但床板上就一层凉席,还有一个枕头、一床床单。突然想起一个事,在来上海的动车上,我发现自己没有带手机充电线,因为手机是个性的“坚果pro”——type-C 接口,估计借不到充电线,就立刻从京东买了个 micro USB to type-C 的转换头。到学校的时候,快递已经送到了。但接上后发现转换头不适用坚果 pro,后来废了好大劲才充上电。
同济夏令营活动安排25号上午是夏令营的开幕式,就是老师们轮番讲话,竞相宣传自己专业。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院长、建工系系主任、教授发言一开始都是:欢迎各位同学来到同济,再次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让人觉得很亲切。下午的笔试考桥工,因为暑假的时候一直在看工民建的混凝土、钢结构、土力学和施工,桥工基本没看,所以考试前心里一直打鼓。还好题目挺开放,并不是书上的死知识。不过最后一题是英文问题,要用英文作答,问的是“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的优缺点”。还好之前看了下英文,不至于一点也写不出来。笔试结束,又陪同学回宿舍换了件衣服,当我赶到桥梁馆时,老师已经在介绍面试的考核方式了。那位老师长得很像张绍刚,说话也挺逗,后来知道是主管教学的副系主任。当时一位不起眼的中年大叔站在台下,当他发言时我才知道是桥梁系的系主任孙利民老师,发言也是以热烈欢迎各位同学开始,几分钟就结束了。
面试每三个人一组往里进,排序是按姓氏首字母排序,我姓陈,第二组进。开始前老师讲了面试的规则,进去之后先在纸盒里抽一道白色纸条和一道红色纸条问题,然后按照排序在 1、2、3 号座位上对号入座。首先是 132 的顺序进行英文自我介绍,时间一分钟;然后是 213 的顺序用中文回答红色纸条问题,时间一分钟;再之后是 312 的顺序,中文回答白色纸条问题,时间两分钟;最后是 123 的顺序,英文回答周围两位同学中任一位的白色纸条问题,时间两分钟。
我是跟在两位同学后面最后进去的,关好门,抬头一看,一排老师,得有 8、9 个人吧,黑压压的。跟他们一样抽了两张纸条,之前以为是在一个黑盒子里,团成球的纸条,没想到只是简单折了几下,放在一个敞口盒子里的纸条。拿到纸条后,我火速打开看了一眼,顿时就明白了,红色纸条上是开放性聊天式的问题,白色纸条是专业问题。
首先是一分钟英文自我介绍。暑假的时候,我想过要准备英文自我介绍,但是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也是因为网上那些自我介绍太矫情,不太真诚。因为提前没有准备,就只能临阵磨枪,趁着第一组在里面面试的功夫,我在外面打了个腹稿,多捋了几遍,基本通顺了。先说了我叫什么,来自哪所学校,然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以及我有什么爱好,最后表达了一下宏大理想。时间刚刚好在一分钟。进去之后,我是 2 号,左边 1 号的哥们儿先开始,突突突的开始背,时间明显过了一分钟还完全没有要停的意思,坐在中间的老师(一看就是我们这组的头儿),压低声音说:“注意时间啊,注意时间。”就这样,这哥们儿还继续说,非把自己的词说完才结束。到我的时候,是真紧张,我记得屁股只坐了椅子的 1/3,手老老实实放在腿上,眼睛直勾勾盯着老师,开始背我刚刚准备好的词,还是因为太紧张,中间卡壳了一下,还好硬挺着说到了结尾。
下面就是回答纸条上的问题,我的红色纸条问题是:为什么要来同济?我还记得当时是这么说的:首先因为同济大学有大师,李国豪~~先生,项海帆先生还有今天上午做报告的葛耀君先生;其次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而且上海也是许多新技术的先行者,就像卢浦大桥,是中国第一座~~中承式系杆拱桥(这是不对的)。“~~”的地方都是我停顿、面红耳赤说不下去的地方,当时说完李国豪,脑子里就不知道接啥了,因为平时都不跟后面的称谓,突然就想到个“先生”,就这么接下去了。卢浦大桥这儿也是,说完中国第一,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它是中国第一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第一座系杆拱桥,就犹豫要不要继续说,但是也不能停啊,只能硬着头皮说出来。面试结束后,我特意查了下,卢浦大桥是第一座完全采用焊接工艺连接的大型拱桥。
我的白色纸条专业问题是:预拱度怎么计算?预抛高怎么计算?当时我只回答了预拱度,预抛高完全没有听过,就直接说:老师,对不起,预抛高我们没有学过。到最后一趴,用英语回答另外两位同学的专业问题,真是硬着头皮上了,我答了右边 3 号同学的问题,桥梁有什么常用的施工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凭我脑子里仅记的几个单词,一点一点往外蹦,总算是说出来了。这儿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就是轮到 3 号同学的时候,他一开始用英文回答问题,到后来就直接飙中文,最后慌得不成样子,开始点评全场,说我的表现不太好,X 号同学表现挺好的巴拉巴拉。3 号同学可能是英语口语不太好,再加上太紧张,最后就失控似的乱说。
一出门,就看到后面同学热切又焦急的小眼神,跟他们说了下我们这组的题目,我就回宿舍了。因为是第二组,面试完时间还早,给发小打了电话,然后给之前联系的老师发了个短信,老师回说:5 点以后来桥梁馆 XXX 室找他。老师十分亲切,先问了下面试表现,我说不怎么样,老师还安慰说:没事,夏令营不录取,没事的。然后一直苦口婆心地说:复试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你回去一定要好好准备,一定要好好看桥工书,同济的书……但最后还是没录到这位老师,但还是满心感谢老师,没有他的教诲,我应该过不了复试。在这里,对老师说一声“谢谢”。
同济的猫第二天上午还是考试,考专业综合,力学、混凝土、钢结构、施工,都是工民建的,还好我之前看了工民建的混凝土、施工,不至于啥也不会。其实题目没有很困难,只是有些东西我们没学到,有些题目十分灵活,并不是考记忆的东西,而是考应用非常多,对概念的理解以及理论联系实际。下午,去了嘉定校区看了著名的、全世界只有这一个的、试验已经排到下一年的振动台!倒是对振动台没有太多印象,只是拍了几张照片,但对罩在振动台上的外壳也就是大跨的框架很感谢兴趣,印象中造型很好看,在外面看很美,完全看不出里面放着一个土不拉几的振动台。还有就是参观的时间远远小于花在路上的时间,嘉定校区是真远!
黄浦江两岸,我在这,你在哪?晚上我们宿舍几个人去了趟外滩,看了看繁华的陆家嘴。其实 09 年就来过上海,只是那时候为了迎接世博,外滩正在整修,不对外开放,只上了东方明珠,看了看夜景。那时候还没有妖娆的“上海中心”,我也不会想到多年后我会以这种方式再来到上海。其实夏令营那天,我依然对录取同济没有报什么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