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如愿以偿地带老妈去听了音乐会。舞台聚光灯下,12位技艺精湛的演奏者、12把音色绵柔的中提琴、12首感情动人的曲目,柔情的氛围恰到好处。
一首名为《遗忘》(Oblivión)的曲子,让我结识了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Piazzolla)。1921年,他诞生于阿根廷马德普拉塔的一个意大利裔家庭。13岁的时候,他便以探戈音乐方面的天赋,入选了阿根廷探戈音乐演奏团。但在那个时候,探戈音乐被人为地贴上了“社会底层、肮脏下流”的标签,不被主流社会认可。受到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皮亚佐拉从音乐学院毕业后,曾一度放弃了探戈音乐,甚至刻意隐瞒了自己曾经做为一名探戈音乐家活动的经历,认为那是一种耻辱。就在他打算一心研习古典音乐的时候,他的老师及时纠正了他错误的世俗念头。此后,他大胆地将其全部音乐才华投入到了探戈音乐的演奏创作其中,锻造出了一首首不朽的经典之作,被奉为了阿根廷文化艺术的瑰宝。
演奏者在蓝色的灯光下,深情地演奏着起伏的音节、忧郁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升升降降,眼前的一切也变得恍惚起来。思绪也因演奏者诠释曲目的一句话——“人生最想遗忘的,往往是我们无法忘记的部分”——被带到了遥远的过去,记忆深处的点点滴滴,也在这宛若夜空一般的蓝色氛围里,闪烁着星光。伴着岁月的流淌,我们一路走来,那些往日经历过的林林总总,深深浅浅的埋在了心窝里,悲伤与快乐、苦涩与甜蜜彼此交织,非但不依着我们的好恶择喜报忧,反而那些最想忘掉的悲伤与苦涩总在我们失意落魄的时候或迟疑不决的时候浮上心头。
就像皮亚佐拉一样,在音乐生涯的十字路口,他最想回避、遗忘的探戈音乐,恰恰是印刻在他骨子里,永远无法去掉的文化基因。
也许,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对与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吧。如此一想啊,悲伤、苦涩应与快乐、甜蜜共伴余生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