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所要达到的高度应该是怎样的呢?我常常为此感到困惑。思忖良久觉得应该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所说的那样:世事洞明皆学问,情情练达即文章。到了这样的高度应该就是一个写手最漂亮的时候。
一个写者若是对周围极其普通的人或事都能作为基本的素材信手拈来,都能赋予其特殊的意义,都能将其写成精彩的文章,那么他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高,都在悄悄向曹雪芹先生所说的那个高度挺进。
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高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它需要我们在人生的经历中不断磨砺感悟,总结提炼,最终才有望到达那样的认识高度,才有可能用那种认识的高度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没有什么毛病,而且被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家所推崇。
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生活并不都是艺术。否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那我们每个人岂不都成了艺术家了吗?
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源头与活水的关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外在表现形式。
生活是粗糙的,艺术是精细的。生活只有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打磨和提炼,最终才会变成艺术。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每个人又不一定都能成为艺术家的道理之所在。
生活很美,这是公认的。但若是一个人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再精彩的生活,也不可能觉得它美。
因此,生活究竟能不能成为艺术的素材,主要看观察者的思想、心灵、眼界和拔高的能力。
有了生活这个艺术的活水源头,有了能够加工、提炼生活的艺术能力,再加上艺术家特有的孤独气质,一件艺术品就会变得呼之欲出。
写文章也是一门艺术,写文章是孤独者的专利。没有孤独,作者就不可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孤独地来,人最终离开这个世界,也要孤独地离开。正因为此,人们害怕孤独,千方百计逃避孤独,尽量让自己置身在热闹与喧嚣的尘世中,以此躲开孤独的影子。
有人选择喝酒抽烟来消遣孤独;有人选择打牌聊天来消遣孤独;有人选择疯狂工作来消遣孤独;有人选择在生意场上追名逐利来消遣孤独;有人选择在官场上追逐高官厚禄来消遣孤独;有人选择在文化艺术的领域潜心钻研来消遣孤独;有人选择了无牵挂地在野外随意漫步来消遣孤独……,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的消遣,都是害怕孤独与寂寞侵袭自己作出的反应。
要想写作,就要远离喧嚣的尘世,让自己孤独地呆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驰骋徜徉在精神的海洋里,才能随意书写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幻起伏,才有可能写出让人心仪的文章。
这方面的代表要数路遥先生为最。路遥先生的早晨常常从中午才开始,他的写作生活颠倒了人生的黑白,他白天睡觉,等到晚上夜深人静才开始静静地写作,一直写到天亮才肯罢休。
无独有偶,台湾著名作家三毛也曾表示自己常常整晚整晚地不睡觉来完成自己的写作。两位作家最终都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文章,都成为后人学习和顶礼膜拜的光辉典范。
每一个写手,一般都会自命不凡,都觉得凭自己的才气、智慧和能力,一定会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实现这样的梦想?唯有那些能发现生活美的人,那些能忍受孤独与寂寞的人,那些懂得自律与持之以恒的人,才有望实现自己的目标。
写作,虽然到达不了曹雪芹先生所说的那个世事洞明皆学问,世情炼达即文章的至高境界,但可以把写作当成一个喜欢的事情来做。
只要你心中有话要说,只要你头脑中有思想蠢蠢欲动地需要表达,只要你在生活中碰到了坎坎坷坷,像流水在河床上流淌时碰到了礁石般自然而然地发出了轰隆隆的的轰鸣声,你不去当一名写者都不行。
那一刻,你不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尽情表达出来,就会感到痛苦,感到彷徨,感到压抑,感到有什么东西堵塞在心间。而一旦你把这些堆积的情感像洪水般爆发出来,你就会感到莫名的轻松和自在,你就会感到情绪得到酣畅淋漓渲泄之后的快乐。
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像王小波所说的那样是一件特立独行的事情。它虽然辛苦,但却能让人感受到无比的欢乐,他虽然琐碎,但却能让人感受到思想和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后的欣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