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你害怕发生冲突吗?
在你看来,冲突的发生会影响你和对方之间的关系吗?
如果冲突没办法避免,你会选择逃避还是直面呢?
说到冲突,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不是出现在工作场景中与同事争论,就是出现在家庭生活中与另一半或者家人发生口角。这种感受当然不好,不是动怒肝火,就是会因为在冲突中太消耗彼此。
那面对不可避免出现的冲突,我们选择“逃”一定是好的解决方式?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深度影响》这本书里告诉我们,倘若我们拥有合作思维,当我们面临冲突时,应该挺身而出的面对它和解决它,而非逃避。因为逃避并没有真正解决冲突的问题,而只是暂时把它包裹起来放在了某个我们暂时看起来“比较安全”的地方。它就像地雷一样,某天不小心“踩”到它,不仅会爆炸,而且声势会比现在更大。
既然直面冲突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式,我们可以怎么做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化解冲突呢?那就是
1)对人不对事
2)对事不对人
说到对人不对事,是指当冲突发生时,我们应该先解决双方的情绪问题,再来处理事情。因为情绪不解决,一切皆为零。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容易出粗的点就是,一上来就对事不对人。
扭着你讲问题,摆道理,滔滔不绝,深怕TA自己漏说了哪一句话,而“输”掉了这一场“辩论”。
回看很多冲突从发生到愈演愈烈,冲突的双方大部分时候还是抱着非合作思维。想在冲突的过程中证明自己的想法有多正确,自己应该如何摆事实讲道理亮数据来压制对方,以取得这场口舌之战的胜利。但真正拥有合作思维的人,在冲突导火索点燃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预判到如果此时不先对人再对事,结果只能双方内耗,最后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让我想到我朋友的一个故事。那就是她之前入职的一份工作。当时试用期结束时,HR找她聊转正的事。但因为当时她刚做职业转型,加上2个月的试用期做下来的工作并不太确定对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走向是否有帮助,还是很犹豫是否要留在此家公司。于是她很坦诚的告诉对方自己还没有考虑好转正的事。
接下去,对方HR就开始在电话里说出一些对我朋友评判的话语,直接惹恼了她。然后对方还一直在电话里滔滔不绝。此时,我朋友已经被她恼得不像再继续沟通下去了,直接告诉她“我现在不想跟你沟通了”。哪想到,对方还不依不饶,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她自己已经给这场谈话制造了凝重的气氛,对方已经不想要继续沟通了,反而在电话那头质问我朋友“什么?你居然不想跟我聊了?“.......
听到这里,你的感受会是什么?有一点窒息吗?有一点HR太强势的味道吗?抑或者我朋友要是继续呆在这家公司,以后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猜测?
其实这个案例中,这位HR就犯了一上来就对事不对人,并且一直对事不对人的错误。在她看来,我是来跟你谈转正的事的,对于你的情绪感受变化,那不是我关心的。我就想把今天转正这事给谈下来,谈到我想要的结果。你想转正还是不想,其他的我都不要听。
但显而易见,这样是行不通的。毕竟我们深处这个社会,我们永远都摆脱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痴迷于只陷入对事不对人的状态,就代表着,你永远只关注事,而忽略了在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把对方当个有情感色彩的人来看待。当你忽略对方的情绪,感受时,就说明我们没有很好的共情能力,冲突自然很难解决,事情也很难办好。
而当我们对事不对人时,就是指冲突发生后,我们优先解决了人的情绪问题后,谈事就主要集中在事情上,就不要再去碰及对人的评判上,避免激起对方的逆反情绪。因为在《关键对话》这本书里有说到:“人们不会因为你表达的内容气愤,却会因为在对话中失去了安全感而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尽量营造让对方感觉安全的谈话氛围。
当冲突发生后,我们除了做到忍(忍一忍,先闭嘴),停(先停一下,平复自己的情绪),等(等对方先说完),还可以通过对比说明法——重塑安全对话氛围。
可以用“我不希望....,相反....(而是)希望...."的话语,一开始就打破对方的误解并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比如,我不希望你误会我提这个建议是要跟你作对,相反,我是希望这个项目最终能有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结果。所以,我希望能从xx部门那边暂时调几个人手过来
(当然,以上话术式是建立在对话双方真的只是因为事情发生了冲突,平时两人并没有什么“过节”,否则前半句可能会让对方听上去像是在找理由)
看到这里,你是否觉得冲突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可怕,甚至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以解决。只要我们时刻拥有合作思维,并且敢直面冲突,从谈事到觉察谈事的氛围,将对事不对人和对人不对事二者灵活的调度使用,任何冲突在我们看来都是小菜一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