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随感而写,灵感来了就写,突然回忆起过往的哪些经历就写,没有太多的文笔构思也没有任何的粉饰装潢,一切从心灵出发,这也是为了写出最真实的感受和经历。

前一篇文章我有写到我是一个成长很慢的人,目前对自己而言也是个失败者,其实成长慢无所谓目前暂时是没成功也无所谓,记得曾国藩当年写给咸丰皇帝的一封奏折把屡战屡败改了一下改成屡败屡战,所以说人得有一颗屡败屡战的心而不是屡战屡败的心,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就不该放弃。到目前为止,我唯一庆幸的是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去图书馆看书,逃课去看晚自习去看放假也去看,我也是因为看书多了才慢慢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有了真正独立的人格,相反我也是书看多了影响了我后来毕业找工作时难以接受社会的现实。
大学的时候看最多的书首先是市场营销一类的书,其次是思维逻辑哲学,最后是历史。那时候一直有个追求毕业后我在公司要做到营销总监这个位置,因为看了很多那些大师或者是在某一领域小有成的人写的市场营销的书,看到他们在商场上如何披荆斩棘如何拿下整个区域市场,如何把一个产品从还没生产时就开始调研、定位、包装、布局渠道、制定促销方法,看得是热血澎湃,羡慕不已,然而这样写又往往会害了很多像当年我那样的年轻人,因为很多真实的经历他们没写很多困难挫折他们没写,很多细枝末叶要警示年轻人的东西没写,写的多是他怎样成功的怎样一下子升到管理层的。直到我毕业后去找工作,开始从事市场这行工作的时候才发现现实跟书本的落差感很大很大,大到我难以接受,毕业第一年就换了四五份工作,那时候的迷茫现在回想仍然历历在目,直到后来慢慢开始步向现实在一家公司做到市场主管,再到后来我放弃了要成为一个市场总监的追求,不是觉得实现不了而是慢慢的我已经觉得没那个必要了,可能这也是很多人三分钟热度的通病。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看书要立脚现实切忌理想主义,很多作者写的东西自己要带着批判的心态去看,哪怕他写的都是真的,但是放在自己这个阅历这个背景这个年龄是否适合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记得当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去到一家公司上班半天自己就偷偷走了,不敢跟公司那边说,公司来电话也不敢接,一路留着眼泪一路责怪自己为什么要放弃?为什么不好好做?已经是第三份放弃的工作了!狠狠的一拳头打在树上。逃避现实,逃避自己,连面对自己的勇气都没有。我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是个无法快速适应这个社会的人,一直自责,问心有愧。
这样的经历持续了一年,那时候常常跑到山顶大声呐喊:我要改变自己,我要成功!几年后我才看到周星驰的那部经典电影《喜剧之王》,周星驰面对大海大声呐喊:努力!奋斗!让我顿时落泪。
所有的迷茫都会让你更加坚强,所有的挫折都会让你成长,慢一点无所谓,但我希望年轻人能快那是最好的,因为时光不等人,当你多年后回首的时候你还是以前的你,你会更加沮丧,你会更加怀疑自己。
我也庆幸那时候看了很多书,它让我明白很多道理,懂得调节自我,懂得深入分析自我。慢一点无所谓,但是前提是自己必须具备自我深刻反省的思想,慢慢改过的行动。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意识,不仅仅是慢的问题而是原地踏步。

我读大学的时候骨子里总有一股傲气,因为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具备系统思维逻辑分析思维,在同学面前总是一副天下唯我思想最深的姿态,后来我回头才发现其实那是自卑心在作祟。我是自卑的,因为同学们家庭几乎都比我好,我只有不断看书学习才能有那么一点点不心虚。所以,人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那样做?出于什么心理才有那样的行为?知道了之后,要改要进步。
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