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 最难忘的是一段短暂的友谊,来的很快,也在短短一段时间里破碎了。想不起他的名字,就叫他男孩吧。
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感觉快要下雨,天色阴阴沉沉的。队伍走到校门口,老师用沙哑的声音说了解散,大家便一哄而散。我和男孩约定那天下午一起去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流口水”,就在解散后,挤过拥挤的人流,来到小卖部前。我俩一人买了一根“流口水”,那时一毛钱一根,因为没有零花钱,所以对我们来说一毛钱也来之不易。
买完后刚要分开,已经憋得阴阴沉沉的天便下起小雨来,我和男孩本来打算避避雨在走,却发现雨越下越大,我自己回家,男孩家远,要等妈妈来接,他妈妈却迟迟不来。眼看雨越下越大,我就对男孩说:“你和我一起回我家吧,去等等你妈妈。”男孩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却转瞬即逝,他说:“我想去,但,但是,我怕我妈妈找不到我。”我想了想,对男孩说:“没事,去我家给你妈妈打个电话。”男孩高兴的答应了,那是他第一次来我家。我们一路找屋檐,但还是被淋湿了。回到家,姥姥给我开了门,看到我们两个人湿淋淋的。我大声对姥姥说:“这是我同学。”姥姥便让我们进来,我们进了我的房间,我拿了两条浴巾,给我们俩披上,过了一会,姥姥给了我们一人一碗热牛奶,我们边喝边聊。喝完牛奶,男孩脸上闪过一种我一直不能忘记的表情,说:“我,我以后还能来吗?”我想都没想就说:“当然可以。”男孩咧开嘴笑了。于是我们的惯例形成了,每周五,他和我一起回家玩。那时最盼望的日子便是周五。
男孩第二次来我家已经是寒假回来天气变热的时候了。那时我家门口花坛里的茉莉花已经结了种子,就是一种黑色的圆圆的小豆,我跟男孩说,我管它叫小地雷,男孩觉得好玩,就跟着我一起叫。我们摘了几颗,回到家之后,我从柜子里翻出了好久以前的软陶,但是还可以用。我和男孩围在桌子旁边,男孩说我们来搭个大炮保护我们吧。于是我们用绿色软陶做成歪歪拧拧的炮筒,把黑色的小地雷放在炮筒里,用一根长长的小棍从后面捅,小地雷就会很快的飞出去,那时没有什么玩的,所以一个地雷大炮就能玩上一下午,还有两个熟悉的牛奶碗,在旁边,静静的。男孩走了,地雷大炮就会被我拆掉,等下周五男孩来的时候再做一个不一样的。
每次男孩来,都会伴着一个地雷大炮,和两碗热腾腾的牛奶。
后来到了二年级,作业虽然不是特别多,但相比一年级,也多了不少。周五因为连着周末,所以作业也就多一些。我和男孩有时想多玩一会,但因为时间原因,不得不离开,所以我们就以一起做作业为理由多在一起呆一会。听见家长在外面聊天的时候就把地雷大炮从桌子底下拿出来,放在中间,加这加那;一听到脚步声,就赶紧把地雷大炮放在桌子底下,开始埋头写起来。
夏天就悄悄的在我们的欢笑中度过了。秋天到了。
那又是一个周五。叶子已经有鲜嫩的绿色变为干枯的黄色,寒风凛凛,吹在树上,黄叶一片一片不情愿的掉落。那天我和男孩走回家的路上,他不像往常那样和我有说有笑,而是低着头,缓慢的走着。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想知道,也低着头。突然间,远方男孩子们用石子打鸟的声音传来“咔啦”,男孩拉起我的手,拼命的跑起来,不顾一切的,跑到我们家院子旁边的院子,男孩拉着我,跑到秋千旁边的灌木丛旁,蹲下。接着男孩把书包摘下来,打开,埋头拼命找起来,过了一会,他拿出一个皱皱巴巴的浅蓝的纸包,放在我手心上,紧紧握住。他脸上挂着一颗晶莹的泪珠。男孩的嘴张了张,说出一个我字,就低头哭起来。我不知所措,只是不停的摇晃着他,重复着:“你别哭,别哭啊。”后来,男孩结结巴巴的说出他要走了,要去美国,移民,不回来了。听到这,我也哭起来。夕阳下,两个孩子小小的身影蹲在灌木丛旁,掉着泪。我紧紧的握着那个纸包。男孩伸出双臂,抱住我,他抱的那么紧,用稚嫩的声音说:“等你攒够了钱,来美国看我,记着带小地雷来。”
后来不记得是怎么回的家,只记得在路上一路狂奔,后来又蹲在家门口放声哭着。。。打开了那个小包,里面是一小堆黑色的小地雷,和一团绿色的软陶。。。
不知男孩现在在哪,在做什么,怎么样。
只是想给他打一个电话,听听他的声音,再捡几个小地雷,做一个地雷大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