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周末来荆州了。
先生住的地方,走出小区到马路对面,就有一个菜市场。与武汉这样的大城市里的菜市场只卖菜不同,这里不仅有卖菜的,还有很多早餐铺子。
早餐有粥、小笼包、炸油条、发糕、汤粉面……非常丰富,而且惊人地便宜。此外,还有很多卖水果的小摊子,也是便宜得出奇。举个例子,葡萄,武汉卖6.8元/斤,这里普遍2.5元-3元,很新鲜。
每次来荆州,我必要逛这个菜市场。用先生的话说,50元可以扫一条街。
今天早上,我们在常去的一家粥铺吃完早餐,我又像往常一样去扫街买水果。水果多得眼花缭乱,每个摊主都很热情,热情到你不好意思隔摊子太近,只好远远地看,看对眼了才上前去挑。
卖葡萄的特别多,大概因为是葡萄成熟的季节?站在路中间,不知该买哪家。这时,一位把葡萄摆在地上的摊主招手要我们过去,嘴里说着,“新鲜葡萄两块钱……”不知是葡萄的价格吸引了我,还是她急切的样子使我忍不住想要关照她的生意,总之我拉着先生往她那边去了。
见我们走过来,女人很急地给我们挑葡萄,她的动作和嘴里的念念有词让我心头略过一丝不祥的预感,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她从地上拿起顶大的一串准备过秤,我忽然想让她打开外面的纸看看有没有坏的,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打开了。幸好看了,纸包着的那部分几乎都是坏的,还没碰就脱了藤,或者原本就是脱的。
这样的情况,要是搁在其他摊主身上,我肯定就不要了,换一家。但这时我已经发现女人和常人不太一样了,于是要她给我们换一串。她低着头,从面前的若干串里又拿起一串,我又要她把坏的揪下来,最后我们就买了这串。
付款时,我们拿出手机,要她出示一下二维码,她喃喃自语似地说:“给现金我。”
我以为她没听清我们说什么,就再问她:“用支付宝还是微信收款?”
“用现金。”她说,而且也不看我们,一面低头巡视她的葡萄,又一面从框子里拿出新的。
“我们没有现金,可以微信吗?”我说。
“我没有手机。”她又自顾自地低语。
“你可以绑定你家小孩的手机号呀。”我说。
她不说话了。
空气凝固了几秒后,我们放下了葡萄,因为我们没带一毛钱现金。放下时,我表示很抱歉,她忙活了半天,我们却没有买她的葡萄。她也低语:“那买不成了。”
挨着她的是一个卖山竹的,山竹堆在小三轮上,我想买点山竹。老板是个收拾得非常利落的中年妇女,她一边给我装山竹,一边按低声音对我们说:“她蛮造业(可怜),就一个人。”然后皱起眉头,还用手点了点自己的脑袋—我明白她的意思了,那卖葡萄的女人大脑有问题。
那一刻,我的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悲凉。一个女人,孤苦无依,在全民使用移动支付的时代,她连个手机都没有。没有手机并没有什么,主要是她连收款码都没有,没人帮她弄——很多像她那个年龄的人,自己也不会弄,但是有子女帮忙弄啊。
没有二维码,会让她错失很多生意的,即便她的葡萄卖得最便宜,也即便遇到的是我这样的顾客,她依然无法成交——这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无声”者呢?
无戒写作90天训练营第48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