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在读一本书《金圣叹选批唐诗600首》为什么会选择一个这样子的书呢?因为前面我已经说过,我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书面语言不够丰富,描述性的词句平淡,所以就想读一些文字更加精巧的书,就选了这本书,这本书很有意思。
所入选的唐诗600首不是我们经常说的著名唐诗三百首,李白,杜甫,白居易,高适,岑参,王昌龄之类著名诗人的名句名篇,这本书选编了从初唐到唐末的近600首诗,都是七言律诗,作者大部分我都没有听过。但是从文字上能看出,初唐到唐末的诗篇,用词,风格还是有一些区别。据说唐诗三百首是清代一位教书先生孙洙编的,用来教小学生的,所以选编标准是,简单,易懂,其实错过了很多有趣的唐诗。
有意思的是金圣叹的批注,因为他是明末清初人,所以他不像我们现在讲诗句一样,把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意思弄清楚,然后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可能是因为时代特征,明清时的社会文化,语言和现在不一样。人们对于唐诗的认知解读能力也不同,他不讲具体词义句意,只讲哪一句话妙处,哪一个字用的好的原因,这种没有把诗细细肢解了的来注释,让人读完以后,诗仍然是一个整体,虽然有的时候很模糊,不知道某一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从而影响整句话的理解,但是整首诗大概的意境却更容易呈现出来,我觉得成人读诗,注解就不用那么详细了。反而这样子更容易记住诗句,往往我们小学教孩子学诗的时候,都是把一个词一个词的注解出来,孩子的注意力有时候会偏离诗本身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只是放在了诗每一个字的意思上,我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不好。也许孩子是需要这样子的基础的学习,让古文与今天的文字形成对应。但是有时候也会左右孩子对古文的学习方式,比如说我在读完了金圣叹的批文之后,我就觉得特别不习惯,我还想把每一个字的意思弄懂。我觉得我没学会这首诗。
但是学会的定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对于语言而言就是理解且可以在恰当的地方使用,我觉得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说,我又是学会了的。所以如果以这个标准而言,我觉得教学古诗的方式是应该让孩子多读,背记,感受意境,音韵之美之后,能说出大概描述的意思,能够恰当使用才是重点。有一段时间,我心血来潮学英语,和一位新东方的名师聊天儿,她问我在用什么教材,我说:《新概念》你给我推荐一些教材吧,她说;不用,《新概念》就挺好。但是一定要背,背了要用。是的,语言就是这样,就是用你储备的东西输出,那你储备的是什么?储备了有多少?直接影响表达,背诵是一个快速储备的方式。
他介绍作者的方式也很特别,不会像现在分流派,例如;山水田园派、边塞派、豪放派等等。他只说字,号,官位,例如:开元初进士及第,户部侍郎,著作等,也没有生卒年月,只有皇帝年号,看完还得查查唐朝皇帝年号。我猜也许在那个时候,流派的定义还没有产生吧,也没有公元纪年。人们写东西都是以自己的知识积累为依托,归类编排存储知识的。所以跨越时间去看前人评价唐诗也是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方式去学习。
网友评论